黄河,不老的绝唱
文/彭云舫
在那九天苍穹,
传来远古沉重的鼓响,
庆贺一条血脉的喷薄与源长。
放眼横看,
她是滚滚黄河三千里;
仰首纵观,
她是巍巍中华五千年。
一条金色的河流,
赋予中华儿女特有的肤色,
化作赵钱孙李澎湃的血浆……
黄河,从雪山走来,
将先人粗糙的石器掩埋,
把炎黄悲怆的呐喊覆盖,
汇成惊天动地的雷鸣,
将生命的疆域扩张。
前进,前进,前进,
骇浪涛天,九曲十八弯,
奏响天地间最雄浑的交响。
这是不可违背的预约,
这是不可抗拒的力量。
奔涌的浪花,
记载着永恒的逝去;
弯曲的笔触,
绽放着夺目的光芒。
一路向东,
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携来黎民苍生,
携来王公贵族。
用雄浑,用坚韧,
铸就一个民族的脊梁。
黄河不止,
我们的民族前进不已。
孔子上游黄河,
用睿智的钥匙,
开启子子孙孙心灵的重门;
庄子仰望鲲鹏,
用深邃的哲理,
教导世世代代守望心灵的月亮。
百家争鸣,
是黄河儿女杰出的大合唱。
这绝妙的天籁之音,
驱散愚昧的阴霾。
在世界尚为愚昧的时候,
托起民族智慧的朝阳。
黄河不休,
我们的民族辉煌长流。
那千回百转,
是我们民族的史诗荡气回肠。
赵州桥,跨过岁月的沟壑;
都江堰,滋润天府的希望;
地动仪,旋转春夏秋冬;
指南针,分辨四面八方;
纺线车,摇荡日月的光辉;
丝绸之路,引领开放的航船。
《农政全书》,
让五谷丰登的愿景,
化作喜庆的美酒;
《本草纲目》,
使枯萎的生命,
焕发盎然的生机。
《清明上河图》,
一枚浓缩历史的活化石;
唐诗宋词,
一座世界文学的奇峰峻岭。
黄河不息,
我们的民族坚強不屈。
多曲折,多痛苦,
多黑暗,多惨烈,
只要黄河在,
中华民族就不会消亡。
当鸦片的炮火摧毁国门,
当联军的铁蹄践踏华夏,
当日寇的刺刀戳杀无辜……
黄河,我伟大的母亲,
咆哮,翻滚,
卷起愤怒的排天巨浪。
那震耳欲聋的咆哮,
是冲锋陷阵的号角;
那排山倒海的怒涛,
是英勇抗争的力量源泉。
在黄河母亲的感召下,
我们中华儿女,
不畏強暴,蹈火赴汤。
三元里人民浴血抗英,
前仆后继,浩气贯长虹;
义和团勇士血战廊坊,
舍生忘死,誓与阵地共存亡。
红军不怕远征难,
雪山草地只等闲。
用燃烧的血,用灿灿的生命,
丈量美好的向往。
国军挥戈台儿庄,
出生入死神威扬;
百团大战华北中,
披荆斩棘铸辉煌。
解放战争烈火旺,
滚滚铁流似大江。
“江声”豪迈,回肠荡气,
摧枯拉朽易沧桑。
在太阳和月亮的期待里,
扶起倒在血泊中的山河,
点燃大地世代的渴望。
点燃渴望的火种,
奏响复兴的进行曲。
用惊天的胆略,
鼓起民族奋进的风帆。
用抗美援朝的神奇,
重振汉唐雄风。
两弹一星、国产航母,
终结甲午之殇,
昂起中华民族的头颅。
神舟飞天,嫦娥奔月,
东方智慧还原古老的神话。
国魂叩响苍穹,
江河奔流九天。
将宇宙与人类和谐共生的黄钟,
敲响在地球的东方。
“一带一路”的巨笔,
画出一道山海相接的弧度。
海纳百川的橄榄树,
撑起世界绿色的向往。
一路风景,有你也有我,
告别战马嘶鸣、残阳喋血。
绿色崛起的版面,
正书写跨时代的鸿章。
不同的网络,同一个指令,
铁路、公路和水路的神经,
律动着祖国强大的心脏,
托起中国梦的辉煌与荣光。
黄河滚滚流,
风劲正扬帆。
我们追逐今天的梦想,
梦想在黄河的臂弯里成长;
黄河托举未来的绮梦,
我们拥抱又一轮辉煌的太阳。
【作者简介】
彭云舫,笔名野荷,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仙桃日报特约记、春华杂志副总编。热爱文学,把文学当作精神管道,宣泄情怀,描绘人生,用生命的激情锻造篇章,著述颇丰。作品散见于《中国文学》《作家报》《戏剧之家》《星星》《绿风》《心潮诗词》等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