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志昂,1952年生、汉族、江苏省苏州人,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书法艺术。沈志昂先生的作品师古不泥,挥酒自如,飘逸舒展,点画劲挺,和谐呼应,浑然一体,妙趣无穷,美不胜收。作品在国际和国家级大赛中多次夺冠。博得有关领导和艺术界的高度关注。在书法艺术界取得了杰出成就,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作品在世界最高艺术殿堂法国卢浮宫,美国纽约,日本,韩国,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地展出和收藏,被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收藏机构收藏。
荣获“十大军民艺术家”,“国宝艺术家”,“中国书画百杰”,“盛世中国书画名家”“中国德艺双馨书画名家”,“感动中华杰出功勋书画家”《诺贝尔国际艺术奖》《国际艺术巅峰人物》《人民书画家》等荣誉称号。

下了好几天雨,阴冷的天气终于见到阳光,气温在逐渐上升,有点春天的感觉了!南风潮湿,盼望春暖花开的季节,桃红柳绿,春光明媚,色彩斑斓,沐浴着春天的暖阳,闻着芬芳的花香,让生活充滿阳光,人想也在时光里靜靜的流芳,让生命跟花开一样,使在这溫柔多情的季节里,平凡的靜靜绽放,你有你的绚丽,我有我的色彩,春夏秋冬,花开花落,充盈了我们的阅历,唯美了我们的人生。春天是充滿生命的季节,更是一个美丽,神奇,充滿希望的季节,我真想用最溫婉之笔,饱蘸春光的深情,书写生命中的痕跡,把幸福写在花间,把美好写在岁月里,让每一处风烟漫过的地方,都留下人生最美的足跡!祝亲们生活天天如意,身体永远健康!

古人总把成败归结于三点:天时、地利、人和,而天时往往居于首位。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往往是一个心存远方的人,他之所以能够耐得住一时的沉寂,主要是他深信某个恰到好处的时机总会给予他一个璀璨的前景。
元人金仁杰在散曲《追韩信》第二折中写道:
时运未来君休笑
太公也作钓鱼人。
其中望江垂钓以待时运的正是后来的开国功臣姜太公。只可惜,时来运转并非一蹴而就,绝大多数人往往在漫长的等待中丢失了内心的韧劲,变得患得患失,畏首畏尾。《论语·子罕》中孔子有一句著名的话:「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其言在于告诫世人:往往正是最艰难的岁月,耐心熬过后便可知孰是强者。内心强大的根源在于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当然也离不开卧薪尝胆般以待时运的耐性。

孔子曾与弟子谈及这世间的制胜之勇,他说:「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为圣人之勇也』。在孔子看来几句话道尽,一个人的战无不胜取决于他的内心,而内心的强大则源于能养成愿待时运的耐性,并最终去修得心静如水的淡然。内心的强大,归根结底就是敢于直面现实,能做到遇事全力以赴,但又因识得天命而有所节制。
《论语·尧日》一章有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天命」——无论是主张出世的道家亦或是强调入世的儒家,都不约而同的将其奉为至高绝学。孔子常言“五十而知天命”意为年及半百,尝遍世间苦楚悲欢后,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劝诫众人知天命而行事,不可冒险强求。「君子属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中庸·十四章》说的就是能成大事的君子,大都选择安心的处于平易的地位,等候天命的到来;而小人却是冒险去妄求非份的利益,最后一无所获。人面对困境之所以会有畏惧之心,主要在于仍旧有所奢求同时害怕失去,而孔子为众人开出的治心良方就在于学会“尽人事听天命”。虽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虽发奋忘食,但早已看淡荣辱,悟到时势使然之妙。

孔子讲作人处世的道理,讲侍于君子有三愆,如部下对长官,后輩对前辈,臣子对皇帝,都可以说是侍于君子,事实上朋友之间也同此理。孔子说这中间有三个大毛病,第一是为了表现自己,爱出风头,往往在不同场所高谈阔论.还沒有轮到你说话的时候就争说话,这是躁,修养不夠。第二是应该讲话的时候,怕负责而不讲,这种人太阴私,叫做稳,也不好。还有,讲话的时候,对团体而言要观察环境,地域政治敏感性.对个人要观察态度,对方正在烦恼痛苦的时候,而去和他讲得意的事,或是去讨论重大问题,一定得不到好結果,这叫做瞽,时机不当!

我们经常阅读许多佛教的书.有很浅显的道理。但佛教教诲做人很苦,却否定了我们人类很多时间在苦楚中度过,安逸享受还是占了人生大部分时间。即便是恶疾缠身的很多人,依然对生命充满炙热之爱,搏命与死神顽强拼斗而不是放下认命随缘,佛教一直教导众徒要脱离苦海!我们中国哲学从最早的神话与寓言开始,既展现中国人不屈不饶精神。当西方人把神灵捧得高高在上之时,咱们中国人还是以人为本,而且人定胜天--咱们不惜与天斗,“天”指神灵也指大自然。太阳太多太热了可以射下来,河水泛滥可以治理,高山挡路可以移平,天顶爆开可以缝起来, 即使天神阻扰也依然不忘却谈恋爱,一个弱女子可以哭倒长城---总之,中国人就是不会低头认命,不向“天”叩头。

其实道家对于生死的哲学,看得那么宽广,非常达观,「可以生而生,天福也」,可以活就活着,活着不錯,幸福;「可以死而死,天福也」,到该死的時候就死,死也不錯,也是幸福。一个人死得其所,就非常有价值。结果到现在老了,又如兄弟般.三攴大鱼大肉.一斤茅台二包中华.都应无上享福.如果你此时此刻还要人照顾,走路还拿枝拐棍,眼睛又看不清,耳朵又朦聋.不要说上网作文.就连说话都困难.虽然活得很长寿百岁,可是並非幸福。一般人到了老年都很怕死,但是死多好啊!都是个幸福.生命中一个了结,是上帝给我们很难得的机会!

做人是渐渐的学习和进修,生理、心理起各种的变化,才可以达到一定的境界。多阅读.参加各种形式进修班.这样,初步的修养就有基礎了。不管你学佛不学佛,有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一个人想做到隨時安然而住是非常困难的。中文有一句俗语:「隨遇而安」,安与住一样,但人不能做到隨遇而安,因为人不滿足自己、不滿足現实,永远不滿足,永远在追求一个莫名其妙的東西。有官职.有权.有钱又要追求生活上的享乐.理由可以讲很多,追求事业是当然,甚至于有些人生是为了追求人生,追求哲学.追求真理。看你生于何处?有些地方无理可追!佛引导我们要做到心念隨時空,禅宗祖師教我们修行要「无心于事,无事无心」。心中不求什么事。

悲天悯人,同情弱小是人性的良根善种。她赋予人一种母爱父慈之天性,故尔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境界、一种选择,带给社会一种安宁、一种和谐。全社会经常或一直开展的慈善事业,诸如赈灾济困、扶弱助残、公共避难、救助鳏寡孤独、各种公益捐赠义演、还有多种多样的基金专门为妇女、婴幼、老人、儿童、失学者、先天疾病者、等等社会弱势群体专设,包括一些救急通道、应急专线、法律援助等等社会特殊资源。这些都体现了人类的这种“天性”,这是一种大爱,也是大慈善、大悲悯。然而,这也是社会败类、人渣、犯罪分子或团伙最容易利用的地方,这在道德上叫“丧尽天良”。这还是“谋略学”中的一种知识,在《诡孤术》中叫《怜术》,为“第七诡”。具有悲悯之“天性”是自然;良好使用这种“天性”是“天理”;利用这种“天理”是“丧尽天良”;使用这种手段犯罪的既是“伤天害理”,更是“天理难容”!善良的人们一定要警惕国内境外某些“舆论大V”、大嘴巴、写手、推手的《怜术》进攻,保持冷静、镇定、理智,不被坏人利用、不为坏人传谣、不给社会添乱就是在做善事,就是在行“天道”!
勤奋,成就生活之美!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所特有的气场,这就是人们所谓的能量场.这些都是互通的意思,所谓气场,大约就是人有的光。所以,不管多着急,多烦恼,多暴躁,都要保持好自己的气场,因为所有的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保持最好的自我,最利益的就是自己,绝不能让自己的清明堕入负面里。
人这一生运有高有低,如果见低,不见得是坏事,说明肯定会反弹的,没人会一直在低谷里,何况还要结合大环境来看,同样,人也都会有运高的时候,运势来了的时候,挡都挡不住。以前就说过,只要运气来了,你当初吹的牛都能实现。所有的挫折,对人生、自我、生活,都是无声的考验与经验,灵性会收获的更多,沉淀的更多。

安然岁月,云淡无痕,回眸处,那份清涼依然浅笑,拈一抹春日的芬芳,攜一缕风淡云轻的优雅,感动着每一份的情怀,心灵已深深凝聚沉澱。而记忆深处的清涼,早已在字里行间飘香盎然,時光伴隨着指尖轻轻的盈动,在心海里靜靜开花蔓延,昔日驻足心田的画面,也已融入一盏墨香里,轻柔细活,傳遞着清涼熏香的安然!
早上好!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管何事都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要轻鬆和自由,就要懂得断舍离,学会为生活减法。別太把自己当回事,各自表述.沒有你地球照转.成年人的世界,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根本沒时间去关注其他人的点点滴滴。世间最冷,莫过于人心,不要高估自己在別人心中的位置。戒骄戒躁,不卑不亢,才是人生最好的活法。

一个内心有光的人,一定是个纯真的人。内心的光是干净的,是对得失的坦然。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世事纷乱,本心不能丢。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心里有光的人,容得下万物,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缠于物。在人生旅途上,一边温暖,一边照亮。

谁是人民的儿子
含苞待放的花蕾是花枝的儿子,每个男儿都是父母的儿子,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唯独国家人民的儿子很难确认。
我曾听到有人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这样的话,猛一听,感觉有点道理,但仔细琢磨,又觉不妥,哪能自封自己是谁儿子的?即使是人民认可你是他们的儿子,那请问,你有管年老体弱多病的父母吃饭穿衣就医住房了吗?如果做到了,你真的是人民的儿子,而且是个好儿子。但一个想成为人民儿子的人,就必须当大任,就必须吃大苦,就必须受大累,就必须让你的人民绝大多数满意你,让众多人不受穷,让所有人不受安全威胁,否则,人民怎么会认你是儿子呢?
忍辱负重,吃苦在前,舍得一切为人民,心里装的是人民,自己不用说,你一定是人民的儿子。在我国,上至将一生奉献给国家的政治家,下至普通人中脱颖而出雷锋、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他们为普通人给予了精神上的良好影响,应该都是人民的好儿子。你觉得呢?

“最艰难的时候,别老想着太远的将来,只要鼓励自己过好今天就好。
这世间有太多的猝不及防,有些东西,根本不配占有你的情绪。
人生就是一场体验,请你尽兴!”
一个人真正炫耀的东西,是善良,是教养,是包容,是见过世面的涵养,向阳而生,做一个温暖的人,不卑不亢、清澈善良。

人的表现而认识其本质,庄子从忠诚、敬慎、能力、智识、信誉、廉洁、节操、仪态、人际等九个标准,提出一种遴选人才的办法-「九征」。
「九征」即九种征验,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而观其色.远使之而观其忠诚,从古至今都是为官之人必备的品质之一。在中国古代社会,「忠」指尽忠于自己的上司、君王。而庄子的「远使之而观其忠」,是指权力中心有意疏远、冷落考察对象,看他是否依旧忠心耿耿,会不会立马牢骚满腹,由此观察他的忠诚度。近使之而观其敬与「远使之」相对,庄子还有一个「近使之」的考察策略,即与考察对象近距离接触,建立私交,观察他是否还能保持应有的礼仪与尊敬,是否就由「对事负责制」变为「对人负责制」.,是否会进一步发展为恃宠而骄、得意忘形。

天下事没有不变的,一定会变。人与事、宇宙万物、物理与心理,都隨时在变,隨地在变,不变就不叫宇宙现象了。所以没有一个境界是会永存而不变的。一般人不明白这个理,想把一个境界守住不变,那就叫作愚痴。中国易经叫「变」,佛法叫作「无常」,意思是一样的。无常是对它的结论现状而言,世界上一切現状没有永恒存在的,所以叫无常.故后人领悟待人处事有一种谦和.礼让.不存在和私心偏见.一颗公正的心来对待每一个人.相信每个人都会喜欢你.亲友都能夠感到这份谦和.虛心!聪明好文才是用于帮助、引导.教育別人!

走过七十岁有感:
走进70岁,直攀八十.再越九十.要学会求新求变.学会自己给自己找乐,生活才不会单调、枯燥。生命可能老迈,心灵一定要青春,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永不言休!花甲难得,值得欢乐,古稀至珍,更该庆贺。
走进入70后正武裝轻身登八十,荣辱成败,得失取捨.都已是过眼烟云,
豁达最好,宽容最真。人生事,聪明难,糊塗更难。眼朦胧、耳朵聋.有些事听不清、看不明更加有益身心!
走进70岁,生命入冬天,对于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可不必斤斤计较.不妨糊塗一点点,省却是非口舌之爭。人间多少不平事,难得忘却心坦然。
走入70岁能轻身而过八十看你的造化.人生难免苍顏,快乐不分年龄;年轮无法阻挡,美丽青春可以追求。要认真领悟人生真谛.对生活要充滿信心和追求。登山难.下山更难.夕阳西下.豁然开朗!
八十岁的光阴,已是超越人生七十古來稀。回想起自己一生的经历和坎坷,无论你富贵与贫穷、总会忍不住感叹!回忆这一生,有快乐也有忧伤,有成续也有过失,然而,无论如何,时光已去不会再回來。过好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的口号是:
七十岁一个不少,
八十岁尽量不少,
九十岁越多越好!
这篇文章,值得所有7O岁及以上的朋友认真品读,肯定会得到很多啟发。

我们总会在经历中懂得,在坎坷中展望,在独处中得到昇华。煮一壺云水禅心,参一道似水流年,以明媚为底色,晨起看朝霞,落日赏馀晖,用清水洗塵,淡菊养神,妥帖着一份安然,靜赏繁华,素笺心语,只做自己。盈一份豁达于时光深处,便是心灵的风景,只有打开心窗,生命方能如诗如画。

安然岁月,云淡无痕,回眸处,那份清涼依然浅笑,拈一抹春日的芬芳,攜一缕风淡云轻的优雅,感动着每一份的情怀,心灵已深深凝聚沉澱。而记忆深处的清涼,早已在字里行间飘香盎然,時光伴隨着指尖轻轻的盈动,在心海里靜靜开花蔓延,昔日驻足心田的画面,也已融入一盏墨香里,轻柔细活,傳遞着清涼熏香的安然!

生活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如果心底间始终存有善良和温暖,一步步走下去,看到的风景仍然是美丽无瑕的。人与人的差距,归根结底是思维和认知的差距。能快速抓到问题核心的人,总是更能抓住机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最好的能力。人的最高情商不是心机,而是替别人着想的善意 。世界上所有的惊喜和好运,都是你累积的人品和善良的结果。你只管努力,功到自然成。也许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有过付出,却不见收获。

有段非常励志的话,作为座右铭来激励孩子。“学习很苦,坚持很酷。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学习的自己”!有句话说的非常好:“自己不努力,谁都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告诉孩子,今天的你,每一分每一秒的努力和耕耘,都将成为未来闪光的基石。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每一天,虽然每一分努力和耕耘不一定都会有收获,但是不去努力不去耕耘一定是一无所获。告诉孩子,一定要多读书,学会边读边思考。读书可以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的增长见识,不断的了悟,不断的探索未知,不断的解构现有的认知,不断的用思辨的眼光去审视外物。这世上,有一种力量叫坚持,有一种努力叫靠自己。人生路上,有很多的独角戏,没有人帮扶,没有人陪伴,没有人安慰,没有人鼓掌,有的只是自己一腔不服输的志气。告诉孩子,生活是一场自知冷暖的旅行,不管如何选择,面对什么,都要明白,人生的路,靠自己的脚才能一步一步走出方向,走出结果,自己的人生,从来都是靠自己成全的。你不努力,谁帮你也没用。只有自己才能给你最好的未来,做一个爱学习而努力的人!不埋怨谁,不嘲笑谁,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活出自己的人生。

中国古人的老话,“富能富人者,欲贫不可得”等几句,乍看之下,好像不可能,但从经验中体会事实就是如此。有钱的人,在他富有的时候,还能夠帮助別人也富有,这种广结善缘,得道多助,香港富豪李嘉诚可以见到.自己想穷都做不到一点。一般人想,钱越多越好,有谁会希望自己穷的,这就要看个人的人生经验了。人到了有钱、有地位时,若想下來一点,却做不到。有些人运气好,追隨到一个了不起的人,一步步富贵上去,想下來做一个老百姓却不可得,能夠帮忙別人发达,提拔別人的人,自己想退休不干,也小不到。所以梅福.汉朝人,后來成了神仙,宁波四明山,就是他归隐成仙的地方。说帮忙人家,结果还是帮忙了自己,阻別人路的人,最后还是把自己的路塞了。

孔夫子哲学。他所讲的一切道义皆是可以应用在人身上,即现实又现世,那是典型的人文主义,丝毫不理会人死后去哪里?不知生,焉知死?你这辈子做人假若都没有好好做该做的事,却一味的想死后成仙成佛.这是否有点不靠谱! 因而中国儒家哲学最实在也完全摒除一切怪力乱神迷信和超自然之幻象。孔子死后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孔庙不是没有孔子塑像,但后人拿香祭拜的依然是纪念他这个人(犹如祭拜祖先)而没有把他神化与神话之。
谈到修炼或修行.其实一个人长期的静坐闭目养神抑或躲在寺庙里面过活的人,他们的生活才苦呢?做人之所以甜是因为咱们的种种欲望得到满足之时。自由自在.晨曦上山頂观日出.晚上海边望夕阳.有兄弟抽中华饮红酒.可假若没有了这些欲望,你也就没有了情趣.做人无意义。我们做人当然要学着如何克制节制,谈到清心寡欲才是最高境界.一直想追求成仙成佛, 而把人生看成是苦.做人不好好做,拒绝一切享受,把自己活生生丢入苦海.却说这是脱离苦海.这是否对人生意义本末倒置了呢?

书写自己是一种和自我情感取得情感联击的方式,它是一种自我探索,曾有人问我:喜欢看那一类的书籍?其实,自己並沒有特別针对那一类,完全是憑着自己当下的感觉走,也就是自己常说的:憑心而走.我喜欢上图书馆.可惜沒有空闲上图书馆阅读书籍.就是很单纯的享受当下的宁靜。看许多种类不同的书籍,就坐下來靜靜的翻阅,完全的沉醉在当下,许多书都觸动人心,正能量的书是人生的鼓点,不同的律动则会给自己帶來不一样的人生。生活的一切都是历练,笔直平坦,曲折坎坷,得來驚喜,失去惶恐,若自己能用不同的心來丈量,相信结果也会不一样。因为,自己在买回來阅读书籍時,喜欢用萤光笔划上笔记,每次阅完后,会在回看自己所做的笔记,然后,再藉由自己的所思所想,融会貫通后分享,也希望让一些好的文章看了之后,不僅能夠从中去領悟一些人生啟示。更能增长自我內心的力量,破除生活中的困境与无常,以无畏的勇气去面对日常生活。

子曰:「有求皆苦,无慾则刚。」
如果你说什么都不求,只想成聖人、成佛、成仙,所以有求就苦,人到无求品自高,要到一切无欲才真能刚正,才可以作頂天立地的人。无欲则刚。意思是指千仞峭壁之所以能巍然屹立,是因为它沒有世俗的欲望。人只有做到沒有世俗的欲望,才能达到大义凜然的境界。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沒有什么欲望的话,他就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必怕了。 「欲」,实际就是一种生活目标,一种人生理想。 古人常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对山河雄伟的赞美,说明海的大,山的挺拔。也可比喻人的胸怀宽广、大度,即要有宽容的性格,又要为人要正直,不要有任何的私欲,要大公无私,方可站得稳,行得正,无私則无畏。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真不容易。我们每个人就像在大海上航行的小船,现在的海面是波涛汹涌,浪头不断来袭,选择安逸的人,一定会被巨浪掀翻。春在路上,花在枝上,末来肯定有着美好的等待,努力过好自己的日子,偶尔慌乱,偶尔平稳,都各有滋味。怀着诚恳,好好努力,好好生活,闲事勿虑,别让零碎的破事,耗尽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活就是鲜花和荆棘并存,我们带着诚意慢慢来,只要在变好的路上,慢一点又何妨。看一下这个社会吧,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长存的;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没有一种资产是稳固的。无论你是一个多么牛的人,总有一种革新针对你。比如机器人要取代蓝领、人工智能要取代白领。所以,我们必须随时做好各种准备和防范,静观其变。奋斗,才是一生恒定不变的主题。别想太多,好好生活,也许日子过着过着就会有答案,努力走着走着就会有温柔的着落。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陌生人的相助 。生命中的贵人 ,不一定是最好的朋友 ,而是具有正能量阳光的人 。他也许只给你一个全新的信息 ,一个善意的指引 ,就可能改写了你人生的轨迹 。天地虽大 ,不润无根之草 ;佛法虽广,不渡无缘之人 。任何的机会都是从相信开始的 ,德行天下 ,才能厚德载物!每天进步一点点!越努力越幸运。吉祥美好的每一天都从微笑和感恩开始。

静思有我一个,分享在于切磋。天难随人愿,愿莫贪欲过。人生的福既不是来自于不断的奋斗,也不是贪图享乐,而是出于拥有一颗思进取不玩命、弃懒惰而践行人的社会属性的心。活人难,难在对待进与退、名与利、责任与义务等关系处理上的能否平衡把握。人生苦,苦来自于对待生活中遇到的一切事物的矛盾态度。乐观积极的态度能让众人眼里的苦变成福,悲观消沉的态度可让众人眼里的福变成祸。福兮祸所伏,祸祸兮福所倚的道理,更是矛盾转化与人心理转化相时应的结果。放眼看世界,纵情看人生。

忠为体而恕为用也!中心为忠.如心为恕.如人之心也!己立立人之义.其在斯乎?人心无橫逆之来.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动,受人之辱,不动于色,察人之过,不扬于众,察人之作,不愤于言,水深不语,人稳不言,明者見危于无形,智者見祸于未生,谋大事者藏于心,行于事。春风得意時佈好局,方能四面楚歌时有进退。做人要心中有佛,手里有刀,既能上马杀敌,也能下马念经,菩薩心肠对人,金刚手段做事。走心时不留余地!

《九江文学社》微刊编委会成员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特邀顾问:杨成贵 丘新梅 余斯文 傅塘根 沈志昂 许峰 丘国华 陈新良 李延录 倪金茂 张晓元 刘长江(通辽) 丘昭骏 李小燕 郭仁炳 徐和勇 张善廷 余际宏(法律)
顾问:刘长江(四平),易顺天 张升 马艳峰 吴生泉 王述成 王勤 王长顺 徐明 郭洪森 王楼 叶新华 王立田 萧海玉 杨成宝 尹连荣
微刊主编:洪新爱
微刊副主编:郭景刚 朱少华 杨柳风 张冰剑 杨学是 逢春来
微刊编委:洪新爱 郭景刚 朱少华 杨柳风 吴生泉 肖海玉 张冰剑 杨学是 逢春来 胡杨 徐明 尹连荣 张丽贤 朱德天 张安敏 石慧
组稿:放飞 石慧
编辑制作:杨柳风 一束暖阳
《九江文学社》平台主播(排名不分先后)
六妹 姜军良 刘俊韬 上善若水 云丽 星辰 凤凰之歌 紫薇 慧贤 叶子 传奇 杨成宝 鸿雁 溢彩轩 闻声飞扬 董琦 郭俞君 玉兰 曹钧 扬帆起航 虹霞 阳光 楚楚 虹 小丫 紫翠 紫叶 开心岁月 吾心如水
九江文学社
微刊编辑委员会
2022 年 3月执行
于2022 年9月6日更新
组稿:放飞 石慧
编辑制作:一束暖阳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侵权告之即删除!部分图片和书法作品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