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重读《漩涡》李明 任致中先生的获奖文集《漩涡与海岸》摆在我字台的一角业已半年了,早想写点评论文字,可惜忙于一些商业性写作,竟把老领导的新书搁置一旁,一直无暇顾及。这几天,终于有空捧读这本集子。集子属于“辉煌七十年——乌兰察布获奖文学作品丛书”之一。书名《漩涡与海岸》近旁竖排的三行小字为“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这意味着,在乌兰察布市建国70年后编辑的这部获奖丛书中,致中先生的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三个系列均有获奖,而且根据丛书“编辑出版说明”之规定,均属于自治区及以上党政部门设立的正统且高规格奖项。果然,他的名作——中篇小说《漩涡》早在1989年3月即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改革题材文学作品二等奖”,1990年12月,又荣获众所周知的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最高奖——“索龙嘎”奖;他为商都县十八顷乡敬老院院长翁英兰这个小人物采写的报告文学《爱火,在晚霞中燃烧》,1991年5月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报告文学二等奖”;他的文学评论集《岸在海尽头》1998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00年再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而本文要重点谈论的只是他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最高奖——“索龙嘎”奖的中篇小说《漩涡》。任致中先生的中篇小说《漩涡》最初发表于1987年《救勒川》第4期上。用今天文艺理论界惯常的说法,似乎应该归于“官场小说”或曰“反腐败小说”之列。而言及“官场”和“反腐”这些话题,就自然而然想到“党的宗旨”这个无可回避的命题。有一个逻辑推断永远是那么简洁明快一一我们共产党的立党宗旨是什么?这还用问吗,当然是扫除中国乃至世界上一切人压迫人、人剥削人、人愚弄人的腐朽制度和腐败现象,建立一个平等、民主、自由、文明、共同富裕的新社会、新国家、新世界。然而,当革命成功,我们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之后,党和政府的机体内却逐渐滋生出与党的宗旨相违背的“病毒”和歪风。风自何方来?风起于青萍之末。这些“病毒”的蛛丝马迹最早是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悄悄地”滋生、蔓延、流布开来的,这就叫“腐败”。而敏锐地及时地发现它,遏止它,根除它,就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一项重要任务。作家的任务,就是要大睁批判现实主义的锐目,用艺术的显微镜去深掘和描摹出这些“病毒”的形貌特征,把它们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引起党和人民的重视。
作者简介:
李明,男,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内蒙古作协会员,乌兰察布市作协原副主席,乌兰察布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前乌兰察布广播电视台文艺部副主任。退休后历任《内蒙古人力资源》杂志副主编、人社部所属《职业》杂志浙江编辑部编审、杭州宜甲文化影视公司文学编辑兼创作员。
迄今在各级各类文学园地发表散文、诗歌、小说、杂文、报告文学、文艺评论等约250万字。2018年,在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40万字长篇纪实文学《给世界一个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