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成套老人,1971年3月,作为下乡知青招工参加铁路工作,先后辗转陕西多个铁路工地,最终落脚到铜川车站。40多年来的铁路工作,使老人留下了无法割舍的铁路情结。2019年白露时节,王师傅退休后又一次来到了铜川车站。在重游“故地”时,老人对我说,今天来到铜川车站,一定要去看看那个“铁匣子”。
王师傅说,这个“铁匣子”已有60多年的历史了,你们这一代人也许根本不知道它是啥?更不知道这个“铁匣子”是干啥用的?但我可以告诉你们一点,这个“铁匣子”的故事非常多啊。
听了王师傅的话,我笑着说,我虽然不知道它叫啥,但我知道它是干啥用的啊!
我今年也快60岁了, 我的许许多多的小伙伴儿就是在铜川车站这儿玩大的长大的。小伙伴们在这里捡过炮线、拾过雷管,在火车道上压过钉子、在站台广场过台球、在铁路上扒过火车,在这里吃过夜市、打过游戏、看过录像、上过网吧,还喊过“喇叭”啊。当时火车站里面有好几个桩子,桩子上都安个小黑铁匣子,按下按钮上的白色按钮,对那黑窟窿大声一喊,车站上的大喇叭就能发出声来。喊完以后得赶紧快跑啊。跑慢了,让扳道员叔叔抓住了,那可简直就是一顿“饱”打啊。当时年龄小,知识面狭窄,怎么也搞不懂,在黑匣子跟前喊话,远在五六十米以外的大喇叭咋能发出声来?简直是太神奇了。
王师傅告诉我,这个“铁匣子”就叫回话柱,是车站值班员与调车员相互联系用的。回话柱通过喇叭传达调度信息,保证了调车的顺利,也保证了铁路运输的安全。在当时,仅铜川车站和宜古村车站使用回话柱,其他车站还没有哪。回话柱的用途可以说功不可没啊!
说起铁路工作,王师傅如数家珍。王师傅说,说到铁路,真是纪律严明啊,工作时标准用语、标准姿势、一点都不能出错,出错就要受到批评。工作时有录音录像传回总调度室。上班时有领导提醒,下班时要按照工作程序进行检查,严禁穿高跟鞋上班,更不能酗酒,假若被领导发现了,后果就严重了。
在游览中,王师傅给我讲了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降级使用”。说起降级使用,有点像战争年代护送“首长”通过“敌占区”的情景,属于特殊出行。如1958年成都会议,中央首长要坐火车到成都开会,沿线必须保障绝对安全。 1983年,一位中央首长坐专列从韩城到铜川视察工作,沿途所有车站的人员工都“降级”使用。所谓“降级”使用,也就是在“非常时期”工作职务下降一级使用,就是机务段长亲自驾驶火车机车,机车司机当司炉添煤。站长亲自坐镇调度室执行接车业务,其他主要站段领导及路局负责人则亲自登上站台迎接护送,直至专列安全驶过自己辖区后方可离去。而主要线路桥梁、隧道及路口处则更是派遣专人值守,一点都不能松懈啊。王师傅当时也参加了这次行动,工作任务就是坐镇车站的值班室电话机旁,严防电话发生故障影响行车安全啊。说的这里,王师傅不由自主哈哈地笑了起来。
对了,忘说了,王师傅当年在铁路上的工作就是维修车站电话、扩音喇叭、及回话柱等通讯设备的。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