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感悟•仰山慕水幸福伴】
李萍/原创
山,因巍峨挺拔而受人敬仰;水,因柔美绵延而让人思慕。敬仰山,思慕水,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从小就有的由内而外产生的纯朴真实的心灵反射。
敬仰山的情感犹如对父母的那份爱,思慕水的热情如同见到久别重逢的儿女。但是,要说真正地达到从灵魂深处看懂山,读懂水,那还得细细品读《池莉:人生三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人家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但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事情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许多人到了这个境界,就抱恨终生,到了人生的终点。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比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而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
大千世界,万事万物,芸芸众生,皆有不易。山虽高大伟岸,但也要饱受风雨洗礼;水虽柔软绵延,但也会因曲折而迂回。山水如此,人生更不必说,从童年无知可爱、少年天真烂漫、青年懵懂单纯、中年命运多舛、老年看破红尘,这一路走来,其中经历的酸甜苦涩,只有自己隐忍吞咽。回首往事,奋力拼搏赢得的如意工作被人占有,本该幸福的生活被人无故抢夺,青春的梦想渐成泡影,原有的激情瞬间全无,心中的苦闷堵在胸中难以说出口,佯装镇定的做着自己不愿意干的工作只为养家糊口,看着无理由给自己添堵的烦人烂事,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默默地鼓励自己必须变强大,身似青山之静美,心如柔水之优雅。
倘若达到如此之境界,幸福便会来敲门。那么,幸福是什么呢?
幸福,不是你有多大的房子,再大的房子你只能夜宿一床。
幸福,不是你有多贵的豪车,再贵的车子它也是代步工具。
幸福,不是你有多高的官职,再高的职位也有退休的那天。
幸福,不是你有多少的钱财,再多的钱财买不来健康和幸福。
所以,幸福不是日常呈现在眼前的表面现象,而是仰山慕水之后在心里产生的内在感受,由此散发出的一种愉悦心情和美好心态。
一言以蔽之,要想幸福,必须用一个美好的心态来驾驭自己所有的欲望。在生活上,不与别人比住房大小、穿戴贵贱、吃饭好坏、车子豪简;在工作中,不与别人比权力大小、职务高低、工资多少、资历新旧……只有这样,才能活得洒脱,活得明白,活得自我,才能真正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如若感觉还不幸福,就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去仰山慕水最幸福。

(2023年3月1日凌晨于金城绿杨书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