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著名书法家王鲲
本网陕西讯(记者 赵建平 孔绪牢)王鲲先生自幼爱好书法,常年笔耕不辍,几十载如一日,习作不懈。然而他为人低调,很少接受媒体采访,这或许与他皈依道教全真华山派的信仰有关,虽佳作频仍,而网上却鲜有报道,其情至诚,其志可嘉!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只有深刻理解中国文字的内涵,把内心的情感倾注笔尖,才能称之为书法。王鲲先生就是怀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信仰,以特有的书艺方式,提升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他先后抄录道家、佛家经典共六千余卷,作品被中国台湾省以及韩国、马来西亚等国知名人士收藏,并受邀为《功夫小镇》、《功夫青春》、《极速追击》等电影题写片名。

王鲲先生擅楷书,专注于行楷与魏楷两种笔法,平日书写魏楷较多。其书法字体雄厚,苍劲有力,遵循传统书法笔势,完美继承了中国古代书法的恢宏气势。从他创作的书法作品中能够看到王鲲先生对书法严谨认真的态度,更能感受到他对书法创作的虔诚之心,字里行间精气神十足,深厚功底显露无遗,其大家风范,令人叹为观止。
莫道书山空寂寞,闲敲古瓦作罄声。王鲲先生是传统文化的坚守者和捍卫者。对于当今书界出现的以“丑、怪、奇”为美的现象,他淡然笑之。其魏楷书法创作严格继承了传统书法精髓,通过扎实的笔法,将中国汉字的魅力跃然纸端。多年坚定执著孜孜不倦,玩墨创作,现今已然功底深厚,造诣步入佳境,为这个时代留下一笔厚重的历史文化财富。

王鲲先生在坚守传统文化的同时,更是高举薪火相传的接力棒,为未曾谋面的青年作家王晨百的长篇小说《洗河》欣然题字,激励青年作家的创作信心,让青年一代文艺工作者感受到老一辈艺术家的人文关怀,更是一种文艺精神的薪火相传!
身外名利何足道,胸有德才无须言。我们相信,炉火纯青的书写技艺和开阔似海的胸襟,必然让王鲲先生迎来更加精彩的艺术人生!
编辑: 孔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