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
创意写作
本期上榜诗人:
李兴民 沙叶 马万东 大山 李成山 杨秀琴 伏君 何学海 土东戈 马正虎 王晓云 马鹰
土豆,及其另外两个名字
李兴民
1
土地上长出来的粮食豆豆
有着地球的圆,憨蛋蛋的纯朴
命里的土气带在身上
普天之下,老百姓为王
百姓王土上
养命土豆,超凡土豆
伏首的贵族
遍野匍匐名门土司
2
土豆,另外还叫
洋芋,自带一个“洋”字
有着海外背景
准确说是来自南美洲大陆
经三百余年
彻底中国化本土化
就像心仪的你
中年之后,铅华褪尽
总透散着骨子里的
母性光芒
3
念出:
土豆,洋芋,马铃薯
不由想接着念出:
孔子,名丘,字仲尼
或者像在某个时刻,深情地
将关于你的所有称谓
一股脑唤出
沙叶
以土豆的方式生存,我们一辈辈
活了下来。
三边两沟低洼,豁岘突兀,不毛
之地,震裂断层:
那棵什么柳也没活到最后,连同
帝国一起,腐朽成土
土豆可被剥皮,清蒸,爆炒
油炸,火烤。
史书可被伪造,歌颂,凸显十全
武功。
土豆的后人们说:
“你还是那么大的一个洋芋!”
土豆讨厌被恶念围困,聚焦
火湿润过,水燃烧过,背影渐行
渐远。光收缩在心中。
你带不来。他带不走。春风吹来
只不过是让马铃薯,一次次花开
马万东
深夜,反反复复切开一粒洋芋,一把旧日子
翻开宁夏南部的地图
半卷沟壑,半卷泪滴
干旱的地理,坚硬的土地
雨水珍贵,汗水廉价
堆起的云,总被风擦掉
麦苗脸色蜡黄,豌豆爬着生活
唯有土豆,一坡坡、一洼洼
在风尘日蚀中
举着墨绿的手掌
想拾起一滴清晨的露水
父亲躬着腰
举起的锄头落下
落下又抡起
反反复复
是西海固洋芋地里一幅与命运抗争的油彩画
土豆、洋芋,马铃薯
这群患难的父老乡亲
在西海固大山深处
描摹半壁破烂的山河
洋芋宴
大山
洋芋宴是咱老百姓的上席
故乡人用它款待老丈人
如果被春花文学社人的巧手捧着
还能上北京、赴四川、下海南
碗大的洋芋像莲花
煮着、烤着、炒着皆是媒妁之言
救命蛋蛋续烟火
金蛋蛋惹媳妇也换小康
七碟子八碗的西海固人
烫手、丰满、憨厚、大方
一曲土豆谣漫过滥泥河
在青山绿水间
招蜂引蝶
也惹的麦尔燕翩翩起舞
穆家营,我的爹娘、我的庄子
一锅馓洋芋、一碟腌黄菜、一碗炖粉条、一盘凉拌三丝
祖上传下的过命之交
李成山
把自己种植在西海固
长出西海固的样儿
拼命创造自己的营地
养活了贫瘠的岁月
养活了一辈一辈走过的日子
于是,负着安身立命的荣誉
奔波于黄土地
吼响时代的心声
像西海固汉子
闯一片自己的领空
打出鲜亮的品牌
满山遍野都是
马铃薯之乡的标识
迈起谋富的步伐
行走大江南北
洋芋之情
杨秀琴
洋芋,是我们的福分
既能当做粮食吃饱
又能解馋
做成各种各样的菜肴
放进火炉烧或在炒锅炒
那份醇香沁人心脾
洋芋是黄土地给我们的恩泽
是我们生存的保障
是地垄上最嫩绿的诗韵
是山坡上最动听的花儿
是身后最美的画卷
洋芋
伏君
一个古老的传说
在黄土高原扎下根
生生不息
一直走向辉煌
一缸腌黄菜,一锅煮洋芋
一家人嚼碎了苦日子
救济了一年又一年
养活了一辈又一辈
不管是烝、炒、煮或磨土豆粉
一生的平凡
幸福着黄土地上的人家
何学海
有一年,麦子因干旱枯萎
没了指望
父亲一脸愁容
母亲说愁啥,除了死方子全是活方子
想办法买几百斤洋芋种子
翻了枯死的麦地种上洋芋
煤油灯下
父母加班切种子
白天忙着出工
下工了忙着种洋芋
洋芋出苗不久
等来了一场透雨
长势喜人
收获了一窖洋芋
那一年的冬天
下了几场雪
雪积很厚
一日两餐不离洋芋
偶尔有限量的糜面馍
就着咸菜
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
从此,对黄土地我心怀敬畏
对百吃不厌的洋芋
我充满感激
吃洋芋
土东戈
那一年,洋芋成了主食
父亲把母亲从洋芋窖里捡出来的半筐子洋芋
一个一个用推耙放进炕眼里
父亲说焐得好好的,洋芋才能熟透
就像母亲煮甜醅子那样怕跑气那样焐洋芋
等时间差不多了
一家子人围着炕眼儿,父亲又猫着腰掏
母亲拿一个小笤帚一个一个地扫
熟透的洋芋浑身散发出香味
咬一口黄澄澄亮晶晶的烤洋芋
欢声笑语在院子里飞扬
一顿洋芋,就是一顿饭啊
每个人把所有注意力放在吃洋芋上
那是一个特别神圣的时刻
我的记忆里
一直存着这个画面
马正虎
泥土的性格
泥土的脾气
长成
土里刨食的庄稼
土得掉渣的植物
有个阳春白雪的名字
——洋芋
你跟庄稼汉一样
总那么接地气
有时候是主食
有时候是蔬菜
蒸煮烹炸烧烤煎炒……
百吃不厌
我是土豆
王晓云
地膜覆盖的黄土地
将我的块茎埋入泥土里
等待发芽开花结果
推开西吉的大门
马铃薯之乡映入眼帘
我的名字就是招牌
掀开秋天的土地
挖出来的是金蛋蛋
养活了几代人
贫穷时,我是人们餐桌上的主食
富裕了,我热腾腾咧着嘴
变成幸福的笑脸
时代在进步
不管到哪里
我都保持着淳朴本色
土豆花窃窃私语
马鹰
田地苏醒,活力在犁沟跳跃
耕牛甩着尾巴,翻新的泥土扬起一波又一波的芳香
土豆种块在泥土里启航远行,诗意地栖居
一畦畦躬耕欢歌一路陪伴种子奔赴远方
春意婆娑,绿色渐趋浓烈
占领光秃的垄畔
春风一退再退,收紧阵线
转移的风景线在初夏的边沿,渐次沦陷
茎叶以旁逸之势迅猛扩展
锄头壅起的土垄
在葱茏的茎叶举起的花朵中
渐次迷眼,隐入尘埃
光阴雕刻的标记被逐渐变大的云朵反复临摹
蜂蝶流连忘返,不计前嫌
与土豆花缠缠绵绵,窃窃私语
蚯蚓避之不及,感到肉麻,向泥土钻了又钻
新生的茎块在漆黑中一直求索
身子伸了再伸,撑破泥土
阳光猝不及防,在裂缝滑倒
毛毛虫一个趔趄,洒落一腔子的烦恼
日月在茎叶上甩开一条弧线
热烈的夏天被甩到了天边
成熟的土豆探头探脑,终于从泥土的罅隙见到了青天
听见人们收获的声线滑过活泼泼的田园
本期审校:马鹰
本期编辑:杜敏
本栏目投稿邮箱:553513268@qq.com
西部新乡土文学
XIBUXINXIANGTUWENXUE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