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和煤息息相关。
据史料记载: 自宋代起,随着国家经济重心的南移,关中逐渐失去了往日辉煌地位。清末民初,东北、华北、华中、华东相继进入铁路交通时代,而关中与外界的商贸交往只能靠人扛马拉,发展近乎停滞。民国二十年(1931年)十二月,陕西省境内始有铁路(唐山——胥各庄铁路)整50年。
陇海铁路关中段的修建与营运,彻底打破了关中地区发展长期停滞的状态,给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关中经济开始有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时代。
陇海铁路横贯甘肃(简称陇)、陕西(简称秦)、河南(简称豫)江苏海州(今连云港)4省,原名陇秦豫海铁路。1931年11月完成潼(关)西(安)段,1936年完成西(安)宝(鸡)段,这是得近代陕西第一次有了铁路。陇海铁路横穿关中平原,途经渭南。西安、咸阳等地,所经各地均为关中最繁华之地。由于陇海铁路与平汉、津浦铁路分别交汇于郑州、徐州分达北京、武汉及天津、南京,进而可经胶济、京沪、沪杭甬、粤汉等铁路到达青岛、上海、杭州、宁波、广州等地。关中地区立刻被纳入全国范围的铁路运输网络与市场网络中,与华北、华东、华南各省区的联系大为便利。
1936年7月,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赴上海与建设银行公司商洽,向上海各银行商贷600万元,募集官商股份200万元,以兴筑陇海铁路咸铜支线,同时开办同官煤矿。所借之贷,以陕西省盐税及烟酒税担保,限期9年偿清。
1936年8月22日,天津《大公报》载:“陕西煤矿蕴藏甚丰,惟多用土法开采,加之交通不便,运费过重,稍远即不能运销。现在西安市上所用之煤,多系陇海路自晋豫两省运来,煤价每吨常在16~17元上下,价格昂贵,若陇海路一旦发生阻碍,陕省必立感煤荒。陕省政当局有鉴于此,故拟决定兴筑咸同铁路(咸阳至同官),开采同官煤矿,同时并进”。
1937年,山西、河南两省相继沦陷,陇海铁路潼关以东停运,西安煤炭供应开始紧张。
说起铜川煤矿,就不能不提及高冠杰啊!
高冠杰(1897—1944)字伟伯,铜川煤矿第一任矿长,米脂西街人。先在西安三秦公学留日预科就读,1924年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采矿冶金系。1928年回国,在焦作李河煤矿任工程科长,平易近人,注重矿井安全,关心矿工疾苦。1937年,闲居北京的高冠杰回陕西省作省建设厅技正。次年开始参与同官(今铜川)煤矿的勘探设计与筹建工作。1939年9月30日受聘为同官国营煤矿第一任矿长。满怀“实业救国”的理想,四处奔走,为新建煤井购置锅炉、发电机、绞车等先进机械设备。在开新井的同时,接收、恢复、改造原有私营小煤窑,使三里墩、五里铺、七里铺、史家河、小河沟、灰堆坡等处迅速兴旺起来。他广招人才,先后从焦作、登封煤矿和陇海铁路局聘请了胡备三、孙冠英等一批工程技术骨干。发现出校不久的孙肃灿颇有才干,即委托技术重任。后来,孙因人事纠葛打算离矿,他又再三挽留。同官煤矿1940年产煤仅2万余吨,1944年已达17万吨。他为人正直,简朴廉洁,对上不阿谀逢迎,对下不拿架子。同官绅士、小煤窑主寇聪僧等人提议在西安赠送他一处宅院,被婉言谢绝;始终把家安在妻家。他经常亲自下矿检查安全设施。52岁时因积劳成疾,病逝西安。遵照他的遗愿,灵柩运回同官,出殡时工人停立路旁,含泪送葬,场面悲壮,后工人自发集资在矿部公路边建亭立碑纪念他。
1938年3月,陇海铁路东段被日军占领,陇海铁路管理局由郑州迁至西安,局长钱宗泽再次吁请倡建同官煤矿。
1939年1月,陕西各大工厂及陇海铁路煤源断绝。钱宗泽会同国民党陕西省主席蒋鼎文,积极奔走,筹办同官煤矿,并谋划建筑咸(阳)—同(官)铁路。经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蒋介石电准,省路双方商定实施大纲。
1939年5月,咸阳——同官铁路工程处成立,由三家投资——同官煤炭管理局,陕西省政府,陇海铁路管理局修建咸(阳)至同(官)的139公里铁路。
1939年6月,陇海铁路咸同支线动工修建。
1941年1月,咸同铁路修达耀县。
1941年5月,富平火车站试烧同官成福煤厂的煤,作机车燃料实验获得成功,又经陕西省工业实验所及中央研究院化验,证明同官煤适合火车使用,后为陇海铁路全线采用。
1941年7月,咸同铁路修黄堡镇。
1942年1月,咸(阳)同(官)铁路全线竣工,火车直通五里铺矿场。
咸同线共有桥梁18座,隧道2个,涵洞49个。铜川车站原名矿场车站,建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是当时陇海铁路咸同支线的终点站。站场建于五里铺。车站原有7条线,砖土结构站舍7间,一座长200米的石砌边沿站台,居三等站。从建站起,真到1958年前无客运服务设施,只有一个售票窗口。1958年冬,建成一座700平方米的正式票房,在票房外修建广场。1989年,车站服务设施有:一座342平方米的候车厅,一座61平方米软席候车室。行李房办公室181平方米,售票室3间,3个售票口,问询处1间,广播室1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