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奖感言:认知与感受

人是有认知和感受能力的高级动物。可是,当你的有限认知在搜肠刮肚、抑或不停地刷屏也无法得到答案,当你的困难被不断地碰壁、遇阻,并且无法得到解决的时候,你会发现人的个体认知总是很肤浅,自身感受也会显得很苍白。
几年前,因为身患恶性肿瘤,我被一次又一次的手术拖累到心无任何它念,只想快刀斩乱麻,却被周而复始的各种治疗搅得疲惫不堪,心生恐惧和绝望,焦虑和失眠伴随而至,甚至认知事物受到局限,记忆力断崖式下降,尽管外表强作欢颜,内心感受却很煎熬,在那个极其悲催黑暗的时候,幸而遇到了一个医生,也是我在《大医如水》中写到的南部战区总医院著名中医沈鹰。因为他,我坚持每半个月一次去他那里复诊,看到他静静地给病人拿脉观象,轻轻地询问饮食起居,认认真真地笔录处方、病程,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他在诊室,始终给人神情自若,不受任何干扰的模样。久而久之,因为他,我慢慢地变得安心、放心,也从此开始淡定、豁达,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出现生命、责任、医者本色等字样,并且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认识和思考其中的意义和内涵,也是在这几年的经历过后,更加深刻地感受医与病、人与人,心与境等情感体验,感觉人所应具备的特别珍贵的品质、格局与善良。我想,或许置之死地而后生才会让我有如此的认知和感受吧。
这种认知和感受,原本只是悄悄地在心底滋生、发芽,让脆弱的心灵得到抚慰。最终,让我走出阴霾、得到纾解的是参与“红色日记征文大赛”,这个已经由广东省文化学会主办四届的征文大赛,“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民族精神”的主旨把我打动,“记录所见所闻所感”的要求吸引了我,在写作中我的认知和感受真正得到清晰和明了——我们多么需要追溯初心,多么需要找寻自己的精神基因与根脉传承!她让你不再颓废、胆小,进而得以包容与追随。这种认知和感受假如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必能如水滴般无声地浸润着无数的生命,并汇聚成引领时代正量的河流、大海,朝着阳光灿烂的方向汹涌澎湃,一往无前。
感谢人体的认知与感受,感谢“红色日记征文”激发和传递更多的认知与感受。



杨建华,原广州军区战士报社高级编辑,毕业于武汉大学作家班。1976年入伍,在46年军旅生涯中,先后六次荣立三等功,上百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报纸副刊年赛奖、全军优秀作品奖、全军及军区军兵种好新闻奖等,2005年获广东新闻人物最高奖金枪奖。著有小说散文集《我的绿色我的秋》,报告文学集《追逐着你的追逐》,人物传记《李向群》《抗洪勇士李长志》等作品两百余万字。

来源丨广东省文化学会
图片丨受访者提供、现场图何媒工作室提供
联合发布丨何媒工作室、何媒矩阵、《时代中国》杂志
责编丨何金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