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文明,智慧无穷》(三)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正气存身 邪道难侵)
寒蓉无意枯湖浅,柳岸蓬松依翩跹。
飞泉淋漓泽池畔,人文自然绘景观。
五色斑斓映清影,水兑风云尚鸟欢。
松竹四季惟长翠,晨钟暮鼓靖民安!

人类社会人文教育之目的到底是什么?此之答案天下纷纭,婆公各理,然而最终不突过三类即觅道、事业、解惑矣!觅道教育就是明理教育,中国古典教育皆以如此。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而“明德”又是什么?“德”是“道”的化身,我们明“明德”其实就是明白高尚无比“道”理所在!人生正确的道路就是道法自然,即遵循自然规律而行、而为、而学,由之而言世界文化及其教化教育方式多种多样,但真正的教育是始自幼年的健全人格培养,是对宇宙人生道理的普及性阐释,因为健全人格是通向未来正确道路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基础之基础!
人们之追求是梦想成功,成功由自信与努力两个基本因素构成,自信是意志因素,属于内因范畴,努力是实践因素,属于外因之列。我们成功处事的自信动力来源于对“道理”认识的圆融无碍,功成名就之人所散发出的气韵形态及感染力等形象表达,来自于其内生神情、胆略、魄力、意志等精气神的饱满与旺盛,而这些正是我们五脏所藏五神即心神、肝魂、肺魄、脾志、肾意的综合外显。小致人由内到外,大致事物由个体到宇宙,其实就是一个相互影响、互相联系且密不可分的整体,没有孤立存在的东西,事物的联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人生有多种存在表现状态,由于我们认识水平和人生境界的差异,其人生意义就有不同的解读与追求,这就是悟性与智慧的差距,在一个纷繁芜杂的灿烂世界,既有烈日皓月,又有万家灯火,还有飞萤流野的星星点点。我们都有其独特的成长历程,人与人之间只有类似没有雷同,所以他人的成功我们很难复制,别人的教训我们也很难汲取,这就是人类历史总是重蹈覆辙且惊人相似的主要原因。若要超越人类现象的恶性循环,必须掌握事物的运动规律,也即明《大学》之理,行《中庸》之道,衡《太极》之气,平《天下》之心。可见“明理”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我们心中有“道”,则会临危无惧,春风化雨,心中有“德”,则处事有章,井然有序。一个人为什么会徬徨不安?一个人为什么会胆怯畏惧?一个人又为什么在落子之前总会举棋不定?这是因为对未来事业的发展规律没有把握,故生怯意。古今战略大家为什么在驰骋纵横千军万马之中淡然自如指挥若定呢?因为他们掌握战争规律,因为他们与兵道同行,战略上成竹在胸,用兵上才游刃有余。

昔读《说苑》中记载几则故事。“晋,夏侯玄,字,太初,倚柱读书,暴风雨忽至,霹雳破所依柱,玄衣服焦烂,神色无变,读书自如”,大意是,晋朝时期,有一学士叫夏侯玄,身靠着柱子读书,忽然暴风骤雨,雷霆将柱子击坏,夏侯玄的衣服被雷火烧焦,而他本人却神色不变,读书自如。叧外两则故事大意是说:一则韩褐子过洛河,津人告之,祭拜河伯,褐子说不祭,舟到河中央,浪大般摇,津人埋怨其不祭河伯,韩褐子说,吾不因为人恶我而改我志,不为我之将死而改我义。另则说:西汉后期杨雄,为王莽篡位时大夫,后其学生刘棻出事,罪涉及杨雄,当官史缉拿他时,杨雄正在天禄阁上校书,恐不能免罪,乃自从阁上投下。对于三则故事的主人公夏侯玄、韩褐子和杨雄,后人评价说,“夫见理既明者,容不为霹雳而变,志不为舟运而移;见理不明者,使者来便恐中投阁。于此急遽之际,乃见各人所学,性理雅量之不同也”。由之而观那些明白事理之人镇定自若,神色不会因霹雳而改变,志向不会因舟险而转移,而不明事理的人,犯罪之后看见官使到来,也就慌然无措跳阁自杀。所以一人是否明理,只到危机关头,其思想器度方得显现,与众不同之处皆因存道心。

人生许多问题若想迎刃而解,必从明理开始,放下小我,崇尚大我。天下现象万千,道理只有一个,这就是东方阴阳太极之律,其变化于而阴阳冲和之气,此气便是天地间浩然正气。昔时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善养的就是阴阳和合之气,而阴阳和合之气就是正气。气,随心而变,心正则气正,气正则人和,人和则道通,反之心歪则气邪,气邪则多怨,怨积则道塞。气本无正邪,随人心而变,犹如工具本无善恶所示,不同人用之则会有截然不同的社会效果。明理之人自然一身正气,正气十足便底气浩荡,胆略、意志及气定神闲由此而生。故要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必先明理而道正。道理是知识累积中的升化,是智慧运用中的结晶,是能力源泉的体现,人只有明白了世间的道理,才从唯利是图走向互利共嬴,才从知识储备变成文化天下,才从人人利我变至成己达人,才从飞萤点火变成日月皞天!

第十八届“三木秉凤”杯网络征文再次开启新程,我们依然期待着天下正能正见正义的文化作品百川归海,我们期待着才子佳人再显风采,共同扛起用文化作品为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增砖添瓦的历史责任!为了使本次活动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征文内容做出部分调整,现将征文事宜公告如下: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5. 戏剧作品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限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八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3年1月1日起至 2023年5月底截稿。
五、征文与评审流程:
1. 主办单位组织成立征文及评审委员会,负责征文与评审。
2. 初选入围作品要求:
(1)文质优秀,思想健康,正能正量,坚决杜绝三俗文化作品入选。
(2)阅读量300以上者可入围三等奖以上等级,阅读量500以上即可入围二等奖、一等奖,特等奖范围。
(3)文章评审以文章质量为主,同时参照文章点击量量、尾评、打赏、阅读反馈等各种综合因素作出评定。
(4)征文的目的是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社会正能正义正道正见之文化作品,坚决拒绝三俗文化作品以及国内外各种负能文化作品列入候选。
(5)涉嫌购买阅读量点击量者,欢迎群众举报,我们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且永远不得参与本平台的赛事!
(6)特等奖由评审委员会以投票形式,从各位主编推荐出点击量高,且质量好的文章中优中选优。征文评审结果将在网络中公示七天!公示内容包括获奖作品序号、作品名称、作者笔名三个部分。
(7)为了鼓励广大作者书写出优秀文化作品,弘道承德,我们特别设立了优秀奖、鼓励奖各二百名,从阅读量未满三百但已满一百的优秀文化作品中择优挑选。
六、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5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200名:奖金50元。
优秀奖200名:奖金20元。
鼓励奖200名:奖金10元。

投稿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能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