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20年前,一个以“赓续雷锋精神、争做雷锋传人”为宗旨的志愿者团队——石家庄一家人志愿者协会在燕赵大地落地生根。团队成员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用20年的不懈努力,见证了河北乡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巨变,诠释着身为志愿者的信念、无私、奉献与爱。
石家庄一家人志愿者协会,这个响亮的名字是石家庄市文明办在2003年3月5日确立的。团队负责人是“中国好人”、“河北省劳动模范”温德军。温德军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个小山村,从小深受雷锋精神的感染,立志要像雷锋同志一样,做一颗用不生锈的螺丝钉。他从16岁时就不断地做好事,曾经从河里救起两名落水儿童;在运输公司跑班车的时候救起路边待产的孕妇;1983年,他将拾到的500元现金如数交公;非典时期,他不顾个人安危,为17名孤寡老人送药、买菜;并且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26年的时间里,坚持每年给平山县大吾乡西沿兴村的一位孤寡老人寄送生活费,数额达2万元,在那个年代这笔钱不是一个小数目;他还14年如一日地照顾石家庄市的孤寡老人底恩华,直到老人过世。雷锋在日记中写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种无私忘我的精神,始终像海岸线上的灯塔,指引着温德军人生的前进方向。也因此,温德军先后被授予2005年度石家庄市“感动省城十大人物”“河北省劳动模范”、“中国好人”、第六届石家庄市道德模范、石家庄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传承发扬雷锋精神,2003年,温德军成立了石家庄市一家人志愿者协会,从那一天起,他的身边多了这样“一家人”:他们以雷锋精神为指引,心怀大爱,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是主力军,在团队里是扶弱助残,扶危济困的重要社会力量。在石家庄市文明办的支持下,历经20年的发展壮大,目前志愿者已发展到1686人。
自从团队成立起,志愿者们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植根于心,大家每年探望26个乡镇贫困的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并给他们送去米面油和棉被等生活必需品。不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不停歇的扶危帮难,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老百姓的贫困现状,大家觉得给贫困家庭捐款再多,也有花完的那一天;慰问孤寡老人,困难户送去再多的米面油也总有吃完的时候,经过三个月的走访调查26个乡镇村庄,根据实际情况,协会召开骨干力量大会,大家一直思索如何才能彻底帮助乡亲们摆脱贫困,在帮扶上,大家一致同意改“输血”变“造血”,帮乡亲们在短时间里见到成效,真正过上好日子。那么,怎样才能激发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动力呢?团队决定因地制宜尝试扶贫他们发展林果经济和养殖业。
方向喵准了,可养什么,种什么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大家决定依托协会自身人才技术优势,结合山区的地形地貌及环境特点,帮助村民们种植核桃树、花椒树、苹果树、板栗树、桃树等,试点散养柴鸡。至于启动资金,有事业有成就的协会成员骨干力量共产党员:温德军、陈星秀、于进、司云龙、肖秋林、王凤爽、韩国友、范永强、李业伟、刘意等每人愿意各提供5万元的资金。从2008年开始至2022年,14年间协会为平山县、行唐县、赞皇县、井陉县、灵寿县等26个乡镇栽果树2600亩,树苗169000棵,开发山区闲置旱地、沙土地216亩,早地变水浇地138亩,使山区农民粮食增产高产。
一家人志愿者团队从2014年开始,帮扶行唐县贾木村农民马金粮到山东学习种植生姜经验,到现在不但马金粮每年种植生姜收入30多万元,整个龙州镇家家户户种植生姜副业每年收入超10万多元,为山区农民送雏鸡38000多只,用于农民散养,还在平山县寨北乡十里沟村打了三口水井,为平山县小觉镇宋家口村和王家平村修建了三个蓄水池,为平山县苏家庄乡,王家湾村购买了榨油机、炒干机、脱青皮核桃机、脱核桃硬壳机、脱板栗外壳机,还为农民购买了四台潜水泵,帮助农民灌溉。与此同时为平山县、宋家口村、段路崖村、卸甲河村、十里沟村、赞皇县许亭乡、倒马村、石嘴头等村按装265盏太阳能路灯,结束了偏远山区没有路灯的历史;帮助段路崖村修建水泥桥;投资68万余元建起了360多平方米的白求恩纪念馆,在卸甲河广场还制作了一尊3.8米高的房山汉白玉白求恩雕像。“一家人”王龙公益医疗服务队,帮助3500多个多家庭学会了中医理疗艾灸刮痧小病自治不用药,帮助1300多位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脱离了疼痛的折磨,免费发放艾草制品3万余元,中成药2.6万余元,开展各类免费医疗公益活动235场次……
在多年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团队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志愿者,司云龙、肖秋林、韩国友、李冬梅、焦伟……他们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奉献,每周参加团队的公益活动,一棒接力一棒地为助力乡村振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优秀志愿者范永强在2011年到2021年,先后资助11位困难学生,同时还帮扶孤寡老人、落实脱贫攻坚、积极参加石家庄市“178”寒门学子爱心行动。在资助贫困学生的同时,范永强也关心着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资助患糖尿病多年无钱医治的崔明叶,出资21000元购买生活用品帮助山区困难老人,出资28000元为石家庄市平山县木头沟村、窑上村、段路崖村、宋家口村、上卸甲河村、里西沟村80多位建档立卡脱贫户购买了丰富的暖冬物资;志愿者刘意为平山县宋家口孤寡老人韩桂锁修缮三间北房花费13000元,为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以“绿我荒山,关爱我家园,富我家乡”为使命,为贫困山区栽种核桃树、花椒树、桃树、打水井,修建蓄水池,安装太阳能路灯等,共捐款52600元。
经过20年持续不断的努力,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成了现在的绿水青山。如今,昔日的果树已经结果,柴鸡一年年在稳定产蛋,让一枚枚鸡蛋一斤斤核桃实打实地变成真金白银,真正改变了农民靠天吃饭的历史。赞皇县,石嘴头村、川房村、行唐县吴磁沟村、贾木村、平山县宋家口村都为了感谢“一家人”多年对他们的帮扶,特做牌匾“扎根农村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平山县王家湾村还在果树园修建了功德碑,记录着每一位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
20年来,在石家庄市文明办的支持下,一家人志愿者团队将雷锋精神撒播在燕赵大地,带动一批又一批的人无私奉献,加入到“助力乡村振兴”的行列。20年来,团队坚持帮扶困难病人和孤寡老人,抗战老兵,退役军人共6869人,帮扶困难学生2668人,资助失学儿童186人,帮助贫困大学生106人,就志愿者范永强资助困难学生达70多名,目前“一家人”向社会捐款捐物达1千多万元。
2011年,石家庄一家人志愿者团队被河北省省会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品牌”协会,2012年被河北省文明办评为“优秀志愿者组织”,同年10年被云南省昭通市评为“救灾模范”;2014年一家人志愿者被评为“感动河北”十大人物(群体);2017年被评为“桥西榜样”;同年被河北省青年团评为“先进青年优秀组织”;在2019年至2020年度被推选为“河北省志愿服务创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