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洛阳市嵩县奔赴千里之外的杭州市举办嵩县劳务品牌暨文化旅游推介会。会上,洛阳市嵩县人民政府与浙江省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式签订了劳务合作协议,未来两地将进一步推进劳务协作,充分发挥两地优势,实现合作共赢。


根据协议内容,两地将建立人力资源机构、对口协作和供求信息对接及网络招聘机制,由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搜集辖区优质企业招聘信息,定期向洛阳市嵩县推送,嵩县将为杭州市的企业发布招聘信息提供支持,并精准对接务工人员求职信息,两地还将推动辖区内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并建立人力资源信息互通制度和工作联系互访机制,协调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此外,双方还将开展组织化劳务协作工作,杭州市将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相关工作,嵩县指导协调做好务工人员出行相关工作,同时协助做好杭州市企业赴嵩县的专场招聘活动。

近日,来自嵩县的党润娜乘坐专车来到千里之外的杭州市,进入杭州马丽亚家庭服务管理有限公司上班,1个月试用期后,她每个月最低能拿到5000元工资。党润娜说:“我在家看到这边的招工信息,觉得养老护理的岗位很适合我,就参加了技能培训,主要想着这里环境很美,各方面待遇也不错,还能赚钱。”

据洛阳市嵩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何兴旺介绍,自2月4日,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一行参加洛阳市2023年春风行动嵩县专场招聘会后,双方就搭建了企业用工劳动力供需对接平台,根据杭州市这边提供的岗位需求情况,嵩县开展了相应地技能培训,并邀请杭州市的企业上门开展面试,这次该县首批招募了近百名劳务人员走进‘长三角’,来到杭州从事医院陪护、机构养老等服务,这对山区老百姓外出务工致富增收和政府组织劳务输出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河南省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其中嵩县每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务工14万人,累计向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输送劳务近2万人次,年创劳务收入60亿元。”据嵩县副县长申雨斌介绍,嵩县围绕群众增收,聚焦“三工六农九服务”,始终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举措,打造出“嵩州家政”“嵩州焊工”“嵩州建工”等多个劳务品牌,培养出一大批“技能农民”“嵩州工匠”。
近年来,洛阳市嵩县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就业规模在不断扩大,而杭州市这些年产业发展迅速,企业订单火爆,人力资源市场空间巨大,急需一大批有效劳动力来杭州就业,因而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动与嵩县人社局对接,通过多次沟通,最终达成劳务合作意向。

“通过这次签约仪式,我们跟嵩县建立一个长期的劳务合作关系,我们杭州帮嵩县老百姓提供岗位,让他们也能够赚到钱,对我们企业来说也能够满足用工需求。”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刘志勇说,针对洛阳嵩县的劳动力主要是基本劳动力,技能劳动力相对较少的情况,两地人社部门协议共同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杭州市用工企业和洛阳嵩县职业教育学院提供交流与沟通的条件,通过定向培养、校外实训等方式,促进产教融合,建立长期技能人才培养和输出协作关系。
今年,杭州@洛阳嵩县牵手合作,通过两地千里结“亲戚”,实现乡村振兴和城市提质“齐飞”,富民增收和企业发展共振。为了增进两地深厚情谊,本次推介会嵩县不仅带来了高素质的劳务人员,更从“老家”“打包”带来了独具豫西风情的民俗文化旅游的“家乡菜”,与杭州居民和企业共享。
嵩县地处古都洛阳的南部生态涵养区和伏牛山生态旅游核心区,是中国旅游强县,首批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作为华夏文明发源地——伊洛河文明的主要区域,有古文化遗址39处,拥有中国最美的地方——5A级景区白云山、世界地质公园等A级景区14个,分布着伊尹伺、陆浑故城、云岩寺等众多历史文化景观,两程故里被誉为“宋明理学的千年祖庭”。全县森林覆盖率71.1%,年均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2379个,是“中国天然氧吧”。
为了诚邀杭州居民和企业到嵩县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嵩县在签约仪式上宣布,对招用家政服务员的家庭每户赠送一张全家共享的免费旅游卡;对招用焊工、建筑工的用人单位,每招用5人赠送一张免费旅游卡;对劳务协作单位、劳务公司按照招用人员数量赠送,持卡游览嵩县所有景区可享受终身免门票政策。
“嵩县的优势在生态和人力资源,杭州的优势在于有广阔的市场,资源各具特色,双方优势互补性较强,合作空间广阔。”嵩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辛俊峰表示,嵩县下一步要抢抓发展机遇,加强多方位的对接洽谈,加大多领域的深度交流,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合作、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空间,巩固与杭州结下了深厚的缘分,把两地建立的感情永续下去,结出更多硕果,实现有“服”共享、两地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