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首发式讲稿
文/周天明
各位文友:
首先感谢永康诗词学会的领导为我和朱礼卓老师的新作举办今天的首发仪式,感谢各位文友不辞辛劳拨冗捧场。
2021年春季,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浙江作家协会副会长,浙江散文学会会长陆春祥老师发起风起江南第二季散文集出版征稿活动,应者如云,经过筛选,有23位作者入选,永康有礼卓和我入列。因疫情耽搁,到2022年12月,作品才正式送达我们手中。诗词学会领导张泽宏叶提勇先生闻讯,便积极动议并筹划首发活动,同样因疫情反复而延期到今天。万物复苏好时节,枝头又绽绿芽萌,迎着扑面的春风,踏着欢愉的脚步,迈入古稀之年的我心潮澎湃,抚今追昔,别有一番感慨。
一是,感慨时代的恩赐。我生在红旗下,长在建设期,拼在改革日,休在复兴际,每个时代虽各有特点,但都给了我生命的营养,文化的滋润。经过反复品格锻造和精神陶冶,有形无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互碰撞,虽然时时左右着人的内心世界,影响着人的行为选择,但我坚持万变不离其宗,用坚定执着的意志力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不致迷失方向,坚守着澹泊明志的底色。
二是,感慨生活的实践。哲人说过,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文学艺术的源头。我本不是文化人,却热衷凑文化事,就是基于对生活积累有一种表达的冲动。我从事过多种职业,生活旅途也充满戏剧性,这成为我写作的基本素材,从1998年至今,虽已出版多部作品,但均限于个人所闻所见所研所得,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忠于实践,贴近生活,反映民声,为基层代言。李固说阳春白雪和者盖寡,而我热衷于下里巴人孤芳自赏。陆春祥老师对我作出的评语是:“将身子匍匐于地,故园山水动植物及所有人与事,皆掘地三尺,人性练达,世事洞明,真知灼见频现于字里行间,诚挚感情亦满溢于纸上。”这个评价对我是恰如其分的。
三是,感慨消费的困惑。这是一个鼓励消费的时代,消费钱财,消费资源,消费名人,消费文字,到处充满商业气息。文化本是精神高地,承担布道化人的使命,却也误入充满铜臭味的怪圈,在世界大变局的背景下越来越内卷。如同万众创业一样,理想虽丰满,现实却骨感,文字要像工农业产品一样变现商品且赚到钱更不容易,除了劳心劳力,还必须进入销售渠道,闯没完没了的关,办没完没了的证。我天资愚钝,没有商业意识,也没有精品意识,率性而为,还染上些老庄气味,讲究道法自然,量体裁衣,斦以永远停留在粗放经营的地摊经济,选择走低端消费的躺平路线,不求大福大贵,只求自娱自乐罢了。
四是,感慨榜样的力量。我喜欢文字,起源于读伟人诗词,萌发于学写诗句,参与过建社,玩博,拜师,入群,虽然各种文体都写,但视诗词为本宗,现因体力视力下降基本搁笔,但独对诗词保持余温,这主要是诗词群体有共同兴趣爱好,有同气相求的亲和感。想当年参与永康诗界建社时仅有王朝阳等小数同志精通格律,现如今格律已小菜一碟,诗词联赋大伽云集,在省坛国坛上叱咤风云,使我辈望尘莫及,被拍在了沙滩上。使我感动的还有像朱礼卓老师,她的敬业精神无与伦比,一个担任毕业班语文教学任务的班主任老师,在身体条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不仅出色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参与了大量的诗教,采风,写稿,编辑,朗诵,参赛等各个文学群体的活动,几年下来硕果累累,这次她的散文集《在桃花源看太阳》受到金华作协主席李英的隆重推荐,好评如潮。见贤思齐,榜样的力量摧人奋进,觉得自已有时也会产生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感染。
关于我的这本散文集《六夫随笔录》,收录我近5年来的散文随笔记录共计57篇约20万字,编为山川足迹,人间观照,碧海犁花,情愫萦怀四个卷目,分别赞美山川风物,评论人间冷暖,耕读书海浪花,感悟生命所托,用我写的一首自贺诗叫:
山川足迹忆芳华,碧海犁花友谊家。
情愫萦怀人已老,人间观照路无涯。
六夫随笔文章浅,立雪程门润泽嘉。
忝列江南风起处,自娱多抹一层霞。
希望大家给我多多批评指正,一路同行。再次谢谢诸位。
2023年2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