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路再长靠自己走过,事再艰得自己克服,功再高需自己建立,怀着一颗对党对人民的赤诚之心,立于己,行于干,建于功,他们就是榜样……
一一题记
其七、人民音乐家吕其明
父亲的一句话
“让孩子们
到革命的大熔炉中锻炼”
十岁的你走进革命队伍
成为新四军里红色小演员
党的培养
让你一路茁壮成长
启蒙老师种下音乐种子
“受人民群众欢迎
让群众听得懂易于接受”
首先染色
“人民”由此奠定了你音乐的基因
群众的保护
让你死里逃生
有了群众的坚强后盾
你立下为人民作曲初心
拿起“音乐武器”
为党为国为人民
扎根报恩心中
音乐的殿堂
有了你曲的呐喊
将毕生精力
献给人民音乐事业
五线谱上
留下你为人民谱曲心声
“接地气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
成了终身追求
党的宏图与事业
祖国的命运与未来
人民的思想与感情
成了你曲中灵魂
歌颂党
歌颂祖国
歌颂人民
成为你曲中主旋律
从《红旗颂》的管弦乐
到《使命》的交响组曲
从《手拉手一中华大家园》
到《白求恩在晋察晋》
再到《铁道游击队》
二百余部作品
垒起一座座音乐丰碑
终身成就奖
特别贡献奖
最佳创作奖
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表彰……
一路留下的是
“我在党的怀抱里成长
红旗指引我前进的道路”
你用毕生音乐生涯证得
“文艺创作
从来不是单纯的个人表达
更不是用来孤芳自赏的
而是要赢得人民大众的喜爱”
八十余年的音乐风雨历程
你始终将人民置于最高位
无愧于“人民音乐家”称号
九十余岁高龄
走进人民大会堂受勋
“没有党的培养
没有人民群众的保护
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
让“七一勋章”更加闪亮
注:吕其明,安徽无为人,1940年5月生,10岁随父参加新四军,15岁父亲为革命牺牲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庆“七一勋章”获得者。他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首批交响乐作曲家,电影音乐作曲家,获中国电影音乐终身成就奖、“上海之春”国际音乐特别贡献奖、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第六届“上海文学艺奖”终身成就奖、第十届中国唱片最佳创作奖等。
2022.10.21
其八、草原之子廷•巴特尔
从“将军之子”到“草原之子”
从繁华城市到扎根牧区
是什么让你改变人生轨迹
这一令人不解之为
却让草原牧民
彻底脱了贫走上致富路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火热的心
让你接受命运的挑战
一九七四年
你来到了内蒙古偏远的牧区
谁能想得到一时之念
“让牧民过上好日子”
就让你扎根草原一辈子
四十八年啊
你是如何走过的
没有公路
没有通电
没有通信
多少个没有啊
一部收音机
也能吸引来全嘎查的牧民
哪个难啊
哪个穷啊
不是一言能够表达的
贫穷是挑战
愚昧更是挑战
可你硬是迎难而上
坚定地留在了草原
多少次回城之诱
被你坚拒
多少次亲人呼唤
被你说服
“草原太需要建设了
我留下能为草原做更多的事”
从此初心如磐
你开始了改变草原的艰难跋涉
在养殖上做文章
进行改变牧民命运之争
从减羊增牛的“蹄腿理论”
到“打草不拉草”的生产方式
一条保护开发的路子
在你脚下踩出
从“流动扶贫羊群”的立项
到“扶贫公司”的创办
一张脱贫致富的蓝图
在你手中做实
你知道牧民最缺的是什么
思想观念的落后
就是致贫的根子
授人以鱼不与授人以渔
一座牧民培训基地诞生
“利润最高点、成本最低点
生态最佳点、劳力最优点”
四点平衡理念由此传出
让牧民眼界大开、脑门洞开
你坚信
“草原上头脑灵活
懂经营的牧民多了
草原也就变得更美了
乡封也就振兴了”
这一天终于等来
一个新的牧区让人惊叹
无人机放牧
远程遥控自动提水
机械化打草
一切的一切
天翻地覆
就发生在眼前
日新月异不再是传说
“根在草原,情在牧区”
让你当之无愧
走进人民大会堂受勋
“七一勋章”为你作伴
“永远留守故乡
守护美丽的大草原
让草原更美丽
让牧民生活更富裕”
注:廷•巴特尔,1955年6月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开国少将之子,曾任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先后获得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员,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人物,全国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百年党庆“七一勋章”获得者,十七、十八、二十大党代表,第十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4年下乡到偏远的牧区,凭着“让牧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扎根草原近五十年,成为牧民的致富带头人,探索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增收路子,让当地牧民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2022.10.21
其九、形象大使刘贵今
什么是非洲情节
你用毕生的奉献作了诠释
“不是我选择了非洲
是非洲的工作岗位选择了我”
一个山东乡下的农民孩子
当初是不会想到若干年后
能代表国家踏上非洲大陆的
也许是阴差阳错
让你敲开了上海外国语学院大门
繁华的大上海
第一次上街的你
竟坐反了公交车
笨拙而带有浓重乡音的你
硬是靠着笨鸟先飞
跨进了共和国的外交部
自觉、虚心、刻苦
成了你终生受用的不竭财富
外交官令人羡慕
可有谁知
西服、领带、鲜花、美酒的背后
是“国宴常有,家宴难聚”的奉献
你从入职踏上非洲充当信使一刻
便开始逐渐读懂
“家书抵万金”的个中滋味
有了外交官爱别离苦的切身感悟
从此立下初心
“外交官要有奉献精神”
信使岗位上
你一干就是九年
几乎将非洲跑遍
“非洲情节”
这才落地生根发芽长大
让你对非工作不离不弃
心中烙上了
“我爱上了这个大陆
我爱上了这片沃土
我爱上了非洲”
这个爱呀
刻骨铭心
对非工作四十年
奉献追求一生情
中非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你就是那
亲历者见证者推动者
爱别离苦
不能迁移你的初心
落贫落后
不能阻挡你的担当
兵荒马乱
不能动摇你的热恋
一把把“伞”撑起海外保护
一座座“桥”连起中非友谊
你用自己毕生行动作答
“中国外交人员承载的是使命
人生的关键是忠诚”
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让你在应“享清福”之年
再次听从召唤
担起非洲事务特别代表之任
“让世界看到中国代表的身影
听到中国政府的声音
了解中国外交的立场”
成了中国外交的形象大使
你以拳拳之心
化解一次又一次危机
一年之中就有二十次访问苏丹
你用无私奉献
推动着中非关系的不断向前
为中非合作论坛落地生根
你将自己累进医院
“七一勋章”挂在你的胸前
就是党给你最高的荣耀
注:刘贵今,1945年8月生于山东郓城,资深外交官,外交部原正司级大使,首位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百年党庆“七一勋章”获得者。他从事对非工作四十年,一生追求贡献,积极推动中非合作论坛落地,在传承中非友谊、深化中非合作中,担当作为,倾情奉献,坚定捍卫我国在非洲利益和国家形象,为促进中非关系作出了突出贡献。
2022.10.22
【作者简介】
朱双顶,网名东香人,安徽省直机关退休人员,在家以读书为乐,近年内重拾旧时雅好,不时写点扎记、散文、随笔、诗歌等,先后在多家微信公众平台上发表三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