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写在《儿女婚事》连载完之后
文/刘玉伟
我写得中篇小说《儿女婚事》,自2022年7月19日起在书香文学传承社.哈尔滨头条上连载后,历时七个多月,断断续续地在2023年2月25日连载完了。此时此刻,我又想到了我们经常说的这句话,“有情人终成眷属”。从秋志强、赵文芳到魏东、秋香,只要他们真心相爱,就一定能走到一起。他们如此,人世间所有真心相爱的人们,也一样可以这样。因为,从古到今,有情人终成眷属!
《儿女婚事》终于连载完了,我忐忑不安的心依然没有放下。还是这句老话“丑媳妇不怕见公婆”,《儿女婚事》好也罢坏也罢,以后只有留给大家来评说了。
我一直都很欣赏《红印文学》总编董宽印老师的“用心为文,坚持以文会友,坚持文学依然神圣!”的理念,他的这几句话也让我受益匪浅,也坚定了我坚持文学创作的决心。书香文学传承社更是我们喜爱的文学园地之一,也为我们提供了发表作品的最好平台。因此,我把《儿女婚事》交给书香文学传承社来连载,就是最好的选择。因此,我再一次感谢书香文学传承社!感谢刘永占老师!感谢书香文学传承社的编辑老师们!有你们的辛勤付出,有广大文友们的努力,书香文学传承社一定能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越办越好!
我1970年8月招工来到铁路上后,在养路工区里待了14年,我2010年正式退休后,42年的工龄里在工务段就有40年,因此,我对铁路有着很深的感情。我2000年内退,2001年回到西安,2002年住到铁路小区。当时,老伴还在上班,女儿也在上大学,我一个人待在家里无所事事,除了看电视就是出去闲逛。
我从小就喜欢文学,从上中学到下乡,到参加工作一直都是笔耕不辍。我1985年到工务段机关后,一直从事的都是宣传工作,也可以说我一生都在和文字打交道,对文学创作更是情有独钟。我从2003年开始,就先后写了《儿女婚事》、《工区故事》、《机关闲事》、《家属碎事》、《男女那事》等五部中篇小说。2003年4月,我把誊写好的《儿女婚事》送到《华商报》,从此石沉大海,杳无音讯。直到2007年7月,《华商报》开展自查自纠的活动,我就《儿女婚事》的稿件一事,写了一封信又送到华商报社。当天下午华商报社就派记者卿荣波来小区对我进行了采访,第二天《华商报》用了大半个版面发表了我的信,还有记者对我的采访和他拍得几张照片。
我们喜爱写作的人都知道,不论以前还是现在,写稿容易但在报刊上发表真的很难。因此,我们要感恩和感谢今天的好时代,当各个网络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的呈现出来以后,我们这些喜爱文学写作的人就有了可以发表自己作品的园地。就是一分钱稿费都没有,我们依然是乐此不疲,依然会把各种稿件不断地发给各个网络平台。不为别的,因为爱好,所以坚持,因为爱好,所有的付出也都心甘情愿!

《儿女婚事》和同期在红印文学社上发表的《工区故事》等中篇小说写得都是铁路上的人和事,讲得也都是我自己和身边亲朋好友们的故事,因此每一部小说中的人物都会有重复和叠加。这一次在书香文学传承社上连载,可以说是我把这部中篇小说又重新写了一遍。
我现在翻看以前写的这几部中篇小说,里面问题不但很多,文字和内容写得也不好,里面有些东西也不适合现在发表。现在59篇六万多字的中篇小说《儿女婚事》,都是我在手机上又重新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的,我已年过古稀,老眼昏花,事后再仔细看看发表过的篇章,里面也有许多错的地方,文友们就是不说,我心里也很清楚。
在《儿女婚事》连载结束时,我要再一次感谢文友们的支持和鼓励!《儿女婚事》第一篇刊发后,李德高(高远)老师就留言说:“又见刘老师小说,佳作连连,拜读学习!”他以后几乎每一篇都会留言点赞,他认为我的小说在说一个时代的故事,让我们“重回70年代,文笔真好!刻画人物生动,点赞!”
书香文学传承社微信群里的朱龙洪老师也多次留言说:我是“实力派作家,为你的好作品点赞!”裴龙兵老师也留言说:“欣赏点赞,期待它续!”还有我的好网友一粒米也鼓励我:“文笔流畅,线条清晰,期待后续。”
书香文学传承社微信群里的孙海燕老师也几乎是经常点赞留言,她对我的小说给予肯定和支持,说我的小说“内容亲切真实,文风朴实鲜活,真好,爱读!”但她也多次地指出我小说中存在的缺点,对有些情节,她说:“不写太细微也好,情爱虽是永恒的话题,还是再含蓄点好。”她还希望我“好地长好粮,除掉污邪草,引人走正路,坦荡迎阳光。”
书香文学传承社哈尔滨头条的编辑刘永占老师,是我自加入书香文学传承社微信群后,一直都很喜欢和尊敬的老师之一。他每一次在编发完我的小说后,总是第一个点赞留言。他多次称赞我“功底深厚,笔耕不辍。”称赞我的小说“人物刻画生动细腻。”
朱江萍老师和我素未谋面,但他除了经常为我的小说点赞留言外,他还多次慷慨解囊,为我的小说打赏,对我支持和鼓励。另外,从书香文学传承社的群主书香门第到编辑明月吟秋、李成忠、飞雪、雨露倾怀等老师,还有文友沈克法、周锦辉、崔国维、余礼节、正大光明、几度蔷薇花、向阳花开、秋月无霜、柳柳、常春藤等老师也是经常点赞留言。刘景颜老师还鼓励我说:“故事精彩,动人感人,若出一本书,一睹内容丰采更好。”
我除了有书香文学传承社的微信群外,还有好几个作协群和其它文学群。《一日三色》群里的老马识途老师也多次在群里为我的小说点赞留言,他在看了第二十八篇“赵巧凤不敢不去”后说:“可憎的赵宏强趁火打劫,横刀夺爱!”。他看了第三十篇“他们没有成为夫妻”后又说:“文中插图很具时代气息!”等等。未央区作协群里的武双喜老师也在群里说:“欣赏刘老师的美文,学习!点赞!”
我的小说转发在老同学群里后,老同学卜范勤、李道清、冯爱琴等人总是积极点赞,表示支持。老同学孙新冶还在群里留言说:“谢谢刘玉伟同学带有音乐的中篇小说《儿女婚事》,虽说是日常生活,但使人看了还想继续往下阅读,只觉太短,下次是否能连发两集。”在我的退休职工群里,赵南方、李珍和张耀琴等老伙计也经常对我的小说点赞和留言。
我还有几个家人和朋友群,李秀华、李宝翠和张秀玲等人是和我老伴经常早上在一起跳舞的好朋友,她们也经常为我的小说点赞。我的妻妹和家人也经常为我的小说点赞,我以为其他年轻一点的家人都不关注我的小说。今年春节家人们在一起聚会时,我老伴的外甥说他每一篇都会看,而且看得很仔细,还问我那几天怎么不见在群里发了。我告诉他们,春节平台放假了,春节过了会继续发的。我老伴的妹妹开玩笑说,看来你的粉丝还真不少,他们都是在默默地支持你!
我每一次看到编辑老师和文友们,还有我的亲朋好友们的留言后,内心真的很感动,这也是鞭策我继续写作的动力!我的《儿女婚事》虽说在书香文学传承社上连载完了,但儿女婚事一代一代还会继续下去。此时此刻,我心里感恩和感谢的话很多,再长的小说都会有结尾,但我们的文学创作永远没有终点。生命不息,写作不止,我会继续写下去,我会继续努力写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就像李德高(高远)老师鼓励我的那样“笔触平常百姓生活,文绘尘世烟火情感。”来报答所有我爱的和爱我的人的支持和鼓励!再一次谢谢大家!谢谢!
刘玉伟,2023年2月26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