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苑小说散文专刊
姜诗专读(17)

作者简介
姜诗,网名桃花源中人,四川省广安人。中文本科学历,曾任职中江龙台中学副校长,省干部函授学院副院长,德阳市委讲师团副团长、市委党校副教授。中国散文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辞赋社社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出版八部散文辞赋集。多件作品分别荣获中宣部、省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广播金奖,巴蜀文艺奖,四川省散文奖,《中国作家》金秋征文一等奖,三星堆文学奖。

旌城夜色美
姜 诗
旌城夜色美,
彩灯璀灿闪银辉。
文庙广场舞翩翩,
旌湖两岸歌声飞。
舒心的事儿谁不爱呀,
日子越过越有味。
旌城夜色美,
桃花灼灼柳丝垂。
晚风轻拂花荫动,
缕缕清香沁脾胃。
湖畔风光美如画,
十里长廊展芳菲。
旌城夜色美,
情侣对对踏月归。
老伴湖畔手牵手,
车上婴儿笑微微。
良辰美景乐不够,
甜蜜生活令人醉。
2016年金秋

十里画廊游人醉
——德阳滨湖景观览胜
姜诗
人们常说:“山水怡养人文,人文丰富山水”。城市的特色在文化,城市的价值在文化,魅力要靠文化来提升,韵味要用文化来展观,城市建设同文化息息相关,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德阳是一座辉耀着现代工业文明之光的重装基地,又是一座风光绝佳、极富魅力的山水园林城市。美丽的旌湖(原绵远河靠德阳城区这一段)像一条绿色飘带镶嵌在城中央。德阳最突出的空间特征是“水在城中”,湖水悠悠穿城而过,绿树红墙倒映水中。绵远河穿越德阳城区14公里,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在旌湖上修建了东桥、彩虹桥、岷江路大桥、珠江路大桥、黄河路大桥等五座连接东西两岸的桥梁,青衣江路大桥正在修建中。
为了进一步增加德阳的文化厚度,突出德阳的文化品位,充分展现德阳的亮丽风采,市委、市府领导高瞻远瞩,不失时机地提出精心打造滨湖景观的决策。他们要求把精美绝伦的石刻艺术扩展到旌湖两岸,使艺术墙同旌湖景观融为一体。把德阳的历史文化注入湖光山色之中,从而卓有成效地提升滨湖景观的文化内涵,使德阳更富魅力。这个决策充分体现了市领导的文化情怀和他们对广大市民的人文关怀。城建人闻风而动,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现已在旌湖东西两岸初步完成了八公里的景观打造工程。建成了多姿多彩、风光各异的六段文化长廊。这六段如绣如锦、风光无限的长廊,每一段都有着各不相同的韵味和主题。它们分别是:地处旌湖东岸的旌湖滨水景观标准段(从岷江路大桥到彩虹桥)、孔子文化长廊(从彩虹桥到东桥)、德阳历史名人文化长廊(即名人园)(从东桥到黄河路大桥),旌湖西岸有石刻艺术长廊(从黄河路大桥道东桥)、老子文化长廊(从东桥到彩虹桥)、体育文化长廊(从彩虹桥到岷江路大桥),等到青衣江路大桥同嘉陵江路大桥建成通车以后,城建人将在旌湖的七座桥上总共打造十二个令人心驰神往的长廊,到那时这十二个供市民游憩、供外地观光的文化艺术长廊将形成总长度为12.6公里的一个环湖带状公园。到那时,旌湖的风光将更加引人入胜。
2006年3月24日,市东方文学创作学会在临水咖啡举办“旌湖之春笔会”,笔会主办方代表钟晓先生安排与会者坐观光车绕湖一周,尽情观赏旌湖两岸的旖旎风光。坐在观光车上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心灵的愉悦;既有诗意的陶冶,又有文化的思考;真是思绪万千,感慨良多。现在就让我把观赏各段印象同感受追述一下吧!
首先从旌湖滨水景观标准段说起,这一段时景观改造的起点工程,按设计师的意图,这一段是休闲聚会景观段,突出花草野趣,达到使游客赏心悦目的目的。为此,城建人在这一段种植了很多银杏、桂花、紫薇、海棠、腊梅等名贵花木,要求“四季有景,月月有花”。漫步标准段,给游客最深的印象是绿荫滴翠,花光耀眼,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这一段最受公众欢迎的除小桥流水、喷泉之外,是那三座伸进旌湖之上的亲水观景台,这三座富有特色的观景台最受市民青睐,是大家做健身操、打太极拳、跳交谊舞的绝佳去处。
标准段建有四组李调元、杨锐等人的雕塑,可惜体量太小,同周边的景观不很协调,因而审美效果不很显著。
孔子文化长廊紧接着标准段,她构思巧妙,立意新颖,是一个融历史传统与现代风貌为一体的精美艺术长廊。城建人用长藤结瓜的形式把乐水广场、仁德广场、中庸广场、明哲花溪、大同广场、风雅广场等五个小广场同一个山水园林串连在一起,用乐水、仁德、中庸、大同来展示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漫步孔子文化长廊,瞻仰孔子头像同水幕论语墙,观赏大同广场周围的六艺柱,深情缅怀孔子那“德昭日月,功盖天地”的辉煌业绩,追思他那“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高尚情操,和他渴求“天下大同”的宽广胸怀。透过他那和蔼可亲的面容,你仿佛能听到他正用富有启发性的话语指导三千弟子,启迪七二贤才。漫步孔子文化长廊,你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
过了孔子文化长廊,再往前走,就是历史名人文化长廊(名人园)。这一段积淀着厚重的德阳历史文化,汇聚着德阳历史上众多的文化名人。德阳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主要有“铜山三苏”、“绵竹二张”,还有享有“一门四进士,兄弟三翰林”美誉的“罗江四李”、广汉李龙,以及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杨锐,这里是滨湖两岸石刻艺术最集中的地段,也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的最佳场所。名人园的石刻艺术使得这一段景观更加富有吸引力,每天来这里观赏的人络绎不绝,真可谓游人如织,游人流连忘返。
名人园的石刻艺术群比起标准段的雕塑来,体量更大,气势更够,但可惜造型不够精美,人物缺少神采,没有应有的视觉冲击力同心灵震撼力。
同历史名人文化长廊遥遥相对的是石刻艺术长廊,它紧靠石刻公园,重在展现德阳人文、突出德阳民俗。从黄河路大桥下来,映入游人眼帘时尚未完工的雕塑群“蚕马神桑”的故事。我国是一个盛产丝绸的大国,在古代有很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其中就有马头娘的故事,这里把它命名为“蚕马神桑”。据说在德阳天元和什邡交界地方,曾有一座历史上唯一考察到的“马头娘庙”。
在石刻艺术长廊中,雕刻工艺最精湛、最有艺术吸引力的是用黑色花岗石雕刻成的绵竹年画精品,清版《迎春图》,这是一组珍贵无比的民俗风情画卷,由迎春、报春、游春、打春四幅图组合而成。《迎春图》的背后,雕刻着杜甫、李调元、朱敦彝、李锡命、李芳谷等人赞颂绵竹的诗。值得一提的是《迎春图》的两侧还镌刻着由市文联主席詹仕华撰稿、省书协主席何应辉书写的楹联。
从《迎春图》往南走就到了祥和广场,广场中间巍然耸立着德政罇,罇的正面刻着祥光普照四个大字,罇的周围立着六根以狮、蝠、龟、凤、龙、鹤命名的吉祥柱,寓意吉祥如意、健康长寿。与此相配合的是城建人还在湖边步行石板上选刻了部分雕刻精美、别有情趣、让你看来舒心的小块绵竹年画,其代表作有一路富贵、过年有余、龙凤双喜、万代长春等。如果你边走边欣赏这些绵竹年画,它定能给你难得的视觉享受。
另外还有广汉民俗拉保保的雕塑,但由于雕塑得不精美,引不起游人太多的兴趣。
由于这一段绿化带较窄,城建人采用拆墙透绿的办法,把石刻公园同石刻艺术长廊融合在一起,从而增大绿化空间,改善视觉效果。
这一段最南端是一座气势恢宏的石牌坊,倒也别有情致同韵味。
穿过石牌坊,很快就来到了老子文化长廊,它同孔子文化长廊两相对峙,遥相呼应。这一段以老子命名,老子姓李名耳,是道教的开山始祖,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源远而流长,有极深厚的民众基础。鲁迅先生曾说:“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以此读史,多种问题可迎刃而解,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为展示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城建人在这一段着重搞了两组大型石雕。其中最突出的是南边那一组,它像一本展开的书卷,右侧刻着老子骑青牛过函谷;中间是刻在六十块黑色花岗石上的道教传世经典《道德经》,《道德经》的左侧有老子、孔子、庄子的头像。面对老子的头像和开启心智的《道德经》,你会猛然警醒,你会悟出静思默想也是一种境界,你会发现读老庄的书,将会使你活得更达观、过得更潇洒,老庄的书有一种清心、悟性、益智的教化作用。
过了老子文化长廊,再往前走,就来到了体育文化长廊。这一段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生命广场”。广场中心高高屹立着生命柱,生命柱象征着蓬勃的生命力,象征着人所具有的青春活力。生命广场体现了我市人民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它启示我们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应该过得更有意义。它启示我们健康是福,平安是福,生命在于运动,所以在生命广场的南端安置了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为市民提供了优雅舒适的健身环境,每天都有很多人在这里锻炼。值得着重指出的是在生命广场的周围,陈列了德阳本土人士撰写的四篇《德阳赋》,作者分别是詹仕华、张帆、丁大、文鸿。从这里再次表明城市建设应该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这样城市才会魅力无限。
上面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给读者逐段介绍了滨湖的动人景观。我爱滨湖奇丽的景观,更爱城建人那晶莹透明的心,是他们把旌湖装扮得赏心悦目。最后请让我用四句诗来统领全篇,诗曰:
滨湖景观段段美,
万树千花迎春晖;
湖光山色看不尽,
十里画廊游人醉。
2006年4月14日清晨
此文曾入选《中国当代散文精选》第九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