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活着的不安
躬 耕

在301海南医院急诊室里,遇见一位正在输液的老太婆。老人无奈地说,“今年83岁了,死不了,给孩子添麻烦。″陪伴老人的儿媳妇说:"妈妈耳不聋,眼不花,化验各项指标都正常,有的项目比她儿子的还要好。″看得出,儿媳妇说这些话是夸赞和骄傲的口气,她对老人还是不错的。
然而,老人却并不认为这是好事,她认为自己活着是多余的,成了孩子们的累赘,为此,她苦恼,心里很不安。
我在一旁听着,看着,心里陷入了沉思。
人这一生,由小到老,真不容易啊!人都有小的时候,都是父母生的,才来到了世间;人都是靠父母含辛茹苦养的,才能长大成人成才。当然,这对父母来说,是他们的责任,不必炫耀,也不必歌颂成伟大、无私。正因为如此,人类才能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人类文明才能延续发展下去。
可是,我观察到一个现象,父母养孩子,不仅有法律规定,还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心甘情愿的。孩子在父母面前可以撒娇,可以提各种要求,父母也是尽力满足,生怕委屈了孩子;孩子从来不为父母的养育而感到他们给父母添了麻烦,更不会认为他(她)是父母的负担和累赘。因为孩子是新一代,是家庭的宝贝和希望,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人都有老的时候。人在青壮年时期,成家立业,奋力打拼,一生活得并不轻松。到老了,尤其是生活要靠儿女侍奉时,老人往往觉得自己活得没有底气,没有理由,没有用处,没有质量,成为儿女的累赘和负担,内心里很焦虑和不安。然而,人不能决定自己的生死,即就是不想活的老人,也不能轻生,怕坏了儿女的名声。

老年是人生的夕阳黄昏,预示看人生将要走向尽头,没有希望,少有辉煌,疾病和死亡,都是人生之苦,因此,乐观的耄耋老人不多。
难道老人就不能理直气壮地活下去吗?他们为什么总是活得内心不安、小心谨慎、理屈词穷,甚至活不好、死不了,尴尬屈辱呢?人老了,就该死吗?老而不死是为贼吗?
老人的问题,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个养老的问题。在50后60后逐渐加入退休老人大军之列,预示着80后90后这几代独生子女,将面临着侍奉赡养父母的沉重的负担,他们显然无精力、无能力、无财力负担的。养老的义务,应该是政府的义务,如今政府把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转嫁给了家庭晚辈,这就使得老人不忍心孩子苦累,对自己给孩子造成的负担,内心极为不安!

欲要老人活得安心,活得理直气壮,政府就必须把养老责任承担起来。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2023年2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