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世而生
当下或忘,淡出视野;看不见更多,只看见想看的;见亦不见,不见亦见;世界的构图惟成于一念:一念至真,余念化无。此即为空相之:以无归空,便得大有。
世间最重之物,自我也;最难置于空,放下尤难;而以万物之盛,目下之杂陈,观之,则乱;念之,则重;若以空转为忘,则忘世忘己之空,为彻空,纯空,真空也;于此,大无将尽,实有即生;实之有,心之一念,一念观天下,一念忘天下,忘人,忘事,忘己;或可观,可评,或无观无评,终至空生,便获一心存焉。
海德格尔既要”向死而生”,又要“林中行”至”诗意的栖居”,前句是对必然顺从下的生命无奈的努力;后句沿生命方向,寻找生命的趣味。莫如忘世而生,不再寻求文化阐释,不再寻求自我的意义;以此刻感受为终极;忘记目标,不纠葛于语言的局限意义;如米兰·昆德拉般”庆祝无意义”,于忘世,忘己中走完人生的行程。
不再定义什么。一切化无,一切归空;既不归入空门以解世,也不归入无门而虚无化己;只一路缓缓行来,见所见,忘所忘,己所己。
2023-2-24 17:05
古城行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