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峰峰山水名片!
《滏之源》出版发行座谈会召开
2023年2月24日上午,峰峰矿区政协在泉头办公区会议楼三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滏之源》出版发行座谈会。区政协副主席吴耀章出席会议,座谈会由区政协副主席张建平主持。
2022年,区政协在全区各乡镇、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广泛收集资料和多次实地考察,编撰了以滏阳河文化为主线,全面介绍滏阳河源头水文地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发展变迁和治理成效的文史书籍——《滏之源》。2022年底,《滏之源》出版发行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为进一步总结经验,多角度探讨《滏之源》编撰的意义和价值,更好地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同时也为了查找不足,促进以后编撰工作的提升,区政协组织了这次座谈会。
参加座谈会的有王新民、杜良盛、韩吉祥、杨宇峰、李春社、高保兴、郭文生、牛骁鹏、李俊峰、张彬昌、秦卫等《滏之源》作者代表,区政协宣教委、区水利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党史区志中心、区融媒体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特邀邯郸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王承俊、邯郸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报告文学艺委会主任高影新参加。
座谈会上,首先由区政协二级主任科员,《滏之源》执行主编王健方介绍了本书编撰的过程和体会。随后,各位作者、评论家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相继发言、各抒己见,畅谈了对滏阳河的深厚感情,回顾了编撰工作的艰辛,重点从不同角度评价和论述了编撰《滏之源》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大家一致认为,《滏之源》选题准确、立意深远、顺应时势,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展示区委、区政府持之以恒推进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治理成效,实现市委、市政府把滏阳河沿岸打造成“绿色生态带、璀璨文化带、缤纷旅游带和高质量发展带”目标的一项文化典籍工程,为今后研究滏阳河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为河流治理提供了峰峰方案,必将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作用。《滏之源》记录了滏阳河源头的前世和今生,探析了滏河源头水文地理的历史变迁,赓续了滏阳河两岸厚重的文脉和乡愁,反映了滏河源头生态修复成效,内容全面、文字生动、图文并茂、装帧精美,融科学性、史料性、文学性、艺术性、可读性为一体,是峰峰历史上第一部全面反映滏河源历史文化和发展变迁的百科全书,填补了全区乃至全市全省河流文化研究的空白,就峰峰文化发展史来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滏之源》用生动的语言和精美的图片讲述了峰峰故事,这本书让峰峰人对滏之源的历史和现在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会更加认识家乡、热爱峰峰。让滏阳河流域两岸的人们对母亲河的源头有一种好奇感和神秘感,吸引更多的外地人到峰峰旅游探源、休闲康养、投资置业,对促进全区文化旅游业和经济发展必将起到文化赋能、推动转型的重要作用。大家共同建议,要把滏河源文化重点宣传和推介,叫响擦亮“滏源山水甲华北”的响亮名片,让国内外更多的人了解滏河源,爱上峰峰城。
吴耀章和张建平副主席对各位作者、相关部门和评论家参加座谈会和给与《滏之源》的高度评价表示衷心感谢并指出,正是有社会各界诸多关注峰峰建设,关心滏阳河的峰峰儿女带着对母亲河深深的眷恋之情写下的炙热文字,如串串珍珠,才编织起了《滏之源》这条美丽的项链,这充分体现了峰峰作家学者和相关部门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这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文史工作,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文史资料的社会作用,广泛凝聚共识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峰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两个“历史性”的背后有很多值得记录和讴歌的伟大实践和感人事迹。一代人写一代事是政协文史工作的基本特征,《滏之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这充分说明,新时代政协文史工作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希望大家今后一如既往的支持政协文史资料编撰工作,共同编写出更多的精品佳作。
《滏之源》出版发行座谈会结束后,随之召开了2023年区政协《峰之峦》编撰工作研讨会。《峰之峦》是《滏之源》的姊妹篇,《滏之源》写“绿水”,《峰之峦》写“青山”,是对峰峰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全面阐述和反映。(王健方)
制作:都市头条编辑刘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