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周总理在河北邯郸的一处铁矿场时的一张珍贵留影。

照片中的周总理右手叉腰,左手端着一个白色的搪瓷茶缸,脸上呈现着微笑。看那个茶缸的手柄,漆都掉完了。从这个细节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总理有多么的接地气了。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周总理等贵为国家的领导人,他们哪个人身上没有带补丁的衣服?全都穿在里边,全都在家里用。时至今日我们为什么还会怀念他们?因为他们的人格高尚,天下为公,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一生没有子女、没有房产
没有墓地,两袖清风、鞠躬尽瘁
他年少奋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他挥斥方遒,为中华之明日而革命
他日理万机,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而奔走
他鞠躬尽瘁,为中国能有今日死而后已
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我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因病在北京逝世。由于他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

1964年4月
您第一次提出“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他的逝世受到极广泛的悼念。由于他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1976年4月清明节前后,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大批党员、工人、学生、干部甚至士兵和农民,为了纪念他,也为反对当时还当权的“四人帮”,举行自发的集会,被称为“天安门事件”。

周恩来 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他的逝世受到极广泛的悼念。由于他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他的主要著作收入《周恩来选集》。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周恩来同志一生心底无私、天下为公的高尚人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德的集中写照,永远为后世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