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不忘乡邻 热心公益事业
一一记绿盛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优秀党员程学华
作者/饶晓辉 .万里扬/江西

在陈桥村,在虎圩乡,甚至在东乡区,程学华都是个响当当的好人。好人之好,好就好在他自己富了不忘帮助众乡亲脱贫;好人之好,好就好在他富了不忘扶危济困,用大爱回报社会;好人之好,好就好在他有一颗挚热的爱心和乐施好善的爱意。

请跟随我们的笔,一起去探寻这位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翻阅程学华的人生过往,我们仿佛在捧读一本厚厚的道德丛书。1998年湖北等地特大洪灾;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2年青海玉树地震;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以及帮扶资助当地贫困村民发展生产等。以上总总,程学华共计无偿捐赠出高达三十余万元的财物。面对灾情,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那就是爱的奉献。
今年刚好六十岁的程学华,是东乡区绿盛牧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同时还兼任着家乡虎圩乡陈桥塘下村小组长。说起程学华创业致富的事,还得 追溯到1996年初。当时一直在塘下村务农并担任村小组干部的他,因在家禽养殖方面有一定的见解,也取得些许成就的他,经时任该村委党支部的黄书记介绍,进入到东乡农科所工作。在农科所工作期间,他坚持边干边学,几乎是吃住在鸡舍。每天捡蛋称重,观察鸡的粪便,还经常自费去参加一些养殖培训。通过自身的努力,程学华掌握到林下养鸡、饲料配方、快速育肥、提高雏鸡防疫、成品鸡防病等一系列实用技术。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程学华总结出了科学养殖的五大原则,即:优良的品种,合理的防疫,科学的管理,全面的营养和整洁的环境。
俗话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二O一五年,当时程学华的家乡虎圩乡正在全面开展招商引资,广纳贤才。程学华经过多方调研发现,未来的养殖业前景十分光明。他首先通过亲朋好友借钱以收房屋抵押贷款等方式,筹集到初始创业基金二百万元,先在虎圩陈桥村租好养殖场地。想干就干,2016年程学华怀揣着养鸡致富的梦想,辞去了工作近二十年的“铁饭碗”,创办了东乡绿盛牧业有限公司,从此开启了他的养鸡致富梦。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程学华创业起步的第二年,也就是2017年,全国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波及大半个中国,程学华的养殖场也未能幸免。鸡蛋滞销、蛋鸡染病大量死亡,巨大的压力让他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面对突发的灾情,程学华知道,“坐等靠”不是办法。于是,他联合其他养殖户主动走出去为鸡蛋找销路,并在养殖技术和防控疾病上下功夫,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点。程学华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度过了难关。此后的几年,他不断扩大了养殖规模,真正走上了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并逐步成了当地养殖行业的佼佼者。
“一人富了不算富,众人富了才是福。”这是程学华始终信奉的人生理念,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做为一名村组干部、共产党员的程学华,在致富路上奔走的他,始终不忘拉众乡亲一把。他的养殖基地,除技术人员外,其余的员工聘请的是周边村组清一色的贫困户、低保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此同时,他还积极为有养殖意愿的农户免费传授养殖经验,并为在养殖过程中有经济困难的养殖户提供资金帮扶,带动更多的乡邻走上致富之路。
如今的程学华依旧没变,仍然是那个敢闯敢干,乐于奉献的人;仍然是那个秉承带头致富理念,引领村民共同致富的人;仍然是那个扶弱助困,乐施好善的人。用他的话说,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就是要实实在在地为乡亲们做事,让乡亲们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图片选自网络)

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