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海风物】系列专辑
诗文:梅如柏
摄影:詹天富 谢健洪

【作者简介】
梅如柏,网名古柏,广东省台山市人。中华诗词学会、中华文学艺术家协会、广东岭南诗社、台山市作家协会(社)会员;台山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无邪诗社常务副社长、常务副主编,天湖山诗苑顾问。与人合著《三轩吟稿》,现任《广海文苑》杂志主编。
作品历年在国内各级诗词赛事中多次获奖,作品散见《中华诗词》《中华军旅诗词》《当代诗词》《岭南诗歌》及纽约《环球吟坛》等国内外书报刊及网络各诗词微刊。部分作品被收入《上海滩诗叶》《粤海风华》《文人墨客》《中国当代诗词精品库》等十余部大型诗词典籍中。

【广海风物】系列之一
“海永无波”刻石
诗文:梅如柏/摄影:詹天富
巨石巍然紫花麓,
游人不绝仰英雄。
倭奴狼戾兴风浪,
张督虎威擎剑弓。
一举靖边焦土里,
千秋留字溽城中。
莫嗟云水少宁日,
此际神州已驾龙!
注:“海永无波”石刻坐落于南湾紫花岗麓,是明末都督张通平倭后所书,副使徐海勒刻。此石刻每字3x2米,距今已600余年,字体仍俊秀清晰,是广东省重点保护文物。


【广海风物】系列之二
灵湖古寺新大雄宝殿
诗文:梅如柏/摄影:詹天富
飞檐翘角疑宫阙,
觉悟菩提法外天。
瑞气祥云绕香殿,
晨钟暮鼓颂尧年。
三生因果一朝定,
百瓣莲台万众虔。
祸福问心何问佛,
与人为善自安然。
注:灵湖古寺位于广海城东门郊外,始建于宋嘉定(1207)年,是台山境内最古老的寺院。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始,古寺已遭人为多次损坏;五十年代后,没有和尚的寺院遂成空室,任由鼠雀盘踞,因年久失修,将要倒塌。2006年,有社会热心人士捐资将古寺进行局部修缮。2009年,更有民营企业家伍坚石捐巨资在古寺原址旁兴建一座雕梁画栋,气势不凡的大雄宝殿,而今香火鼎盛,灵湖古寺已翻开历史新的一页。


【广海风物】系列之三
烽火台
诗文:梅如柏/摄影:詹天富
一座孤墩留痛史,
残砖诉尽百年哀。
世间但愿无豺虎,
不筑边戎烽火台!
图片说明:烽火台遗址在广海镇“海永无波”公园紫花岗顶。据史料记载,此烽火台是广海紫花岗、鸡罩山、莲花山三处烽火台之一,筑于明代洪武二十七年(1394),距今已六百余年。


【广海风物】系列之四
烈女坟
诗文:梅如柏/摄影:谢健洪
一代英娥节烈身,
溽城千古吊斯民。
凛然巾帼寒倭胆,
正气长存励后人。
图片说明:“明烈女彭大娘之墓”在广海城西门外约一公里处。按府志载:彭大娘年方十八,尚未婚。明隆庆四年,倭寇掠城时被掳,不为所辱,并厉声骂贼,触刃而死。死后僵卧三日,面色如生,贼去,邻里将其葬于此,俗称“烈女坟”。为表彰其坚贞不屈,古今曾几度重修烈女坟,历代不乏凭吊和题诗刻石者。

【广海风物】系列之五
余氏石室
诗文:梅如柏/摄影:谢健洪
罄竹难书倭患频,
根山逃难历艰辛。
十年匿洞茹毛苦,
乱世流离哀野人。
图片说明:事情发生在明代隆庆六年。石室(石洞)位于城西郊西村后山东北方向的“狗仔石山”附近。洞居者是奇石村民余根山,他在石洞前刻有“余氏石室”四字,每字近尺,字迹现仍留存。

【广海风物】系列之六
孭仔石
诗文:梅如柏/摄影:谢健洪
峰巅伫立俩儿娘,
肠断晨昏眺远方。
鹣鲽情深凝作像,
永年仍候未归郎。
图片说明:远看有酷似母亲孭着孩子的两块奇石,耸立在城西郊西村背后山峰上,乡人俗称“孭仔石”(台山方言“孭”读“咩”,背负之意;广海土谈叫“备仔石”)。相传古代有一对恩爱夫妇,丈夫被征从军,经年未归,少妇长思征人,孭着孩儿伫立在高山上盼夫归来,但久望不见夫郎面,后化作俩石人。另有传是渔夫出海迟迟未归,妻子牵挂而孭着孩儿在此候望,年深日久化作俩石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广海风物】系列之七
蟾蜍石
诗文:梅如柏/摄影:谢健洪
吐光俯伏万千年,
雨袭雷轰亦坦然。
日月精华塑金骨,
化为灵石护山川。
图片说明:此石酷似蟾蜍,位于城西郊约5公里处因此石而得名的“蟾蜍石村”左傍山脊上。“吐光”源自“刘海戏金蟾”之民间传说。

【广海风物】系列之八
石人公
诗文:梅如柏/摄影:谢健洪
西山再访石人公,
笑伴云霞立险峰。
济世助贫虽巧说,
寿齐天地乃仙翁。
图片说明:在城西郊约7公里处的“石窟口”山峦上,屹立着一块远望酷似人形的巨石,乡人尊称为“石人公”,传说此石是一位济世恤贫的仙人所化。

【广海风物】系列之九
飞来钟
诗文:梅如柏 摄影:詹天富
谁遣护神天外来?
洪声响彻溽洋台。
世间魔鬼闻钟遁,
万顷波恬晓色开。
图片说明:“飞来钟”纯粹民间传说。据光绪年间的《新宁县志》记载:此钟铸于明代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被安置在城墙最高处“溽洋台”上作防倭报警之用。其状顶小口大,顶端铸有金龙,中间刻有“重一千斤”4字,旁侧有“大明弘治十三年、岁次庚申八月吉日立”一行小字。“飞来钟”之说是因为此钟有千斤之重,挂在高达十余丈的城墙上,其时没有起重机,又怎能搬得上去?所以后人就想当然的叫它“飞来钟”了。1931年拆除城墙时,此钟被弃于荒野;1957年更被一些无知者将此钟砸烂,当废铜烂铁处理掉了,这无疑是广海历史文化中一项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




....................................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
中小学生写作園地简介:
中小学生写作园地、是我艺术社培训未来作家诗人的重要园地。
我们实行一免费二修改三发表的辅导方法:为国内国外华人子弟服务。
我们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辅导方法新颖,深受国内国外华人家长和学生欢迎。
请投稿:
微信号:R6049931328 许先生

....................................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
机构:
精武会驻文艺中心副会长:李剑昌
顾问:
许湛荣、伍蓬莱
主任:林敬照
副主任:伍国胜 梁少华
常务理事:林敬照 伍国胜 梁少华
刘质坚 陈绮娜
理事:梅如柏 周慧君 陈泉声
魏台平 甄春花
秘书长:林敬照(兼)
财务:伍国胜(兼)梁少华(兼)

主编:许湛荣
副主编:冯艺儒
执行编辑:陈绮娜
责任编辑: 甄春花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与您相约
投稿微信:R6049931328
领取稿费:Chen18128290208

请点击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投稿须知:
作品:原创首发+照片+自我介绍(文责自负)
音乐: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自作者与网络(侵删)
平台赞赏费用即为稿费,其中50%归作者所有(赞赏低于十元和一周后的稿费不发放,维持平台基本运营)。凡在《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平台》发表过的优秀作品,本社将向各地报刊、杂志等纸媒推荐,并定期整理成文集出版。
敬请各位可爱的人儿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版面设计:陈绮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