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呼延东,陕西延安宜川人,自由职业者。爱好朗诵,主持,唱歌。闲暇之余喜欢用文字抒发心声,向往诗和远方。
郑发财进城之《希望》
作者/东方睿智
播讲/孔祥会
蔚蓝的天空中没有了鞭炮烟雾的骚扰,清澈了许多,灵敏的耳朵再也听不到了锣鼓声,感觉好安静。年,元宵节,都过完了。
河边柳树的枝梢梢柔和了许多,空气中多了一点泥土的气息。鸟儿成群结队的在天空中嬉闹玩耍,轻轻地挥舞着灵巧的翅膀,时而高处寻觅、时而低空盘旋,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
远望山坡坡,好像多了一些生机,一改往日灰蒙蒙的景象。红红的太阳照在人身上非常的舒服,柔和的光芒吸引了周围的万物。楼下、街道、广场的人群多了。
春天来了,春雪也忙着凑热闹,一会儿把大地装扮成白色,太阳刚刚一出来,瞬间有恢复了原来的模样。天暖了,空气湿润了,看吹来的风不再凛冽萧瑟。尽管天气多变,尽管雨雪交加,春姑娘还是来了,迈着蹒跚的脚步,跌跌撞撞、羞羞答答的向我们走来了……
困扰了三年的疫情让人们饱受摧残,疫情的全面解封让人们终于可以舒展舒展筋骨了。年,在人们热闹、欢快、团圆的节奏中过完了,一个全新的春天即将到来了。
要说疫情这三年,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或喜或忧,喜忧参半。提起这三年,郑发财可有乐的了:虽然疫情骚扰让他少了很多挣钱的机会,少了许多的经济收入,但家里添丁进口让他打心眼里高兴。三年添了两个宝贝:一个孙子一个孙女,两个小家伙的到来让他家里增添了许许多多的喜气,原本热闹和谐的家庭更加温馨了。看到郑发财每天发孙子孙女的抖音视频、朋友圈,人家都说郑发财爱嘚瑟有福气,幸福的赛过活神仙,郑发财心里那个乐呀,甭提啦!添了两个小人,虽然郑发财和老伴忙了许多,但心里的确高兴,真的比吃了蜜还甜。为了不影响儿子媳妇们上班,老两口忙就忙点吧,为了自己的儿子、孙子应该的。
说归说、闹归闹,春天来了,人们都忙起来了。生活须继续,再艰难的日子也要挣扎着前行。没有地、没有产业的老郑还是要想办法挣钱养家的呀!这几年受疫情的影响,小县城也是百业待兴,建筑活也不多。而郑发财就会建筑的活儿,人已过知天命之年了,改行做其他的事情谈何容易,何况这年头,干什么也都不容易啊。这几年他在县城经常是干三天歇两天的活儿,也挣不了几个钱,常常是朝不保夕,勉强度日维持生计。想在冬天去南方暖和一点的地方打工挣一点钱补贴家用,有疫情困扰的也挪不动步子,郑发财经常愁的茶不思饭不想的。好在有两个宝贝的到来让他忘记了许多的烦恼和忧愁。其实,这些天,郑发财早就忙着到处打听了,他人缘好、信息灵,那里有什么活儿他就知道,人家也乐意叫他干活。可是,到目前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活儿,一家人要生活,要开销,今年这情况可咋办呀?发财又开始了愁啊……
以往爱发朋友圈和抖音的老郑这几天再也没有了心思,天天盯着手机看干活群里的信息,天天考虑着这些事儿。“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希望、是开始,必须有个好的打算才行啊。实在不行,就出门吧,家里的事儿交给老婆和媳妇,两个孩子让她们看的安排吧,有困难想办法克服,不干活是不行的呀!
这天一大早,翻来覆去睡不着的郑发财就起来了,老婆和孩子们还没有醒来,他轻轻的起来穿好衣服,慢慢拉上门,自个儿出去溜达溜达。出了小区后门,到了河边,远远的就看见两只喜鹊在柳树上谈恋爱,交头接耳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老郑心里暗暗的一喜:好兆头啊!瞬间他皱着的眉头舒展了不少……看着河里的冰逐渐在融化,河水哗哗的唱着歌儿欢快的流向远方。小草随时要拱出微微松软的土地,柳枝条儿轻轻地迎风招展、卖弄着优美的舞姿,太阳公公也红着脸爬上了东边的山尖尖……
老郑遛弯回家刚刚吃过饭,还没有收拾碗筷,孙子就吆喝开了:“爷爷、爷爷,你的电话响了……”,“好,好,宝贝给爷爷拿过来吧”。正抱着孙女的郑发财高兴的接过宝贝孙子递给他的手机,奥,原来是在西安的朋友打来的电话。电话说,如果方便看去不去西安干活,现在有个工地正在上人,活不错,再晚几天人家的工人就上够了。他接完电话当机就开了个家庭会,大家一致表示:说他年龄大了,也常不出门远行,出门多有不便,建议不要出去,再等等看……
郑发财思前想后了几天,最后和家人们商议决定:还是出门打工,进西安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