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巩义市
文|李述奎(述而)

从关中平原一路骑行,主要沿310国道走,这条国道西起天水,东到连云港,与陇海铁路并行,中间还夹着高速公路,可谓是齐头并进的陆海大通道。
这条东西大动脉,大多是平坦之路,路面整洁光滑,时而也断裂凹陷,坑坑洼洼,不同路面显示出区域经济的发展特殊性,遇有矿区,重型卡车不断撕裂哪怕还剩下一点点的完整路面,我的车轮尽管有些选择的余地,仍然是行路难,甚至很难!
这样的骑行是为什么?多人有多个答案。在我看来,就是完整的印象以及形成印象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就包含着历史和文化,凡是对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人自然会感受到这一点。比如骑行在崤函古道上,千百年来,无论交通工具落后还是先进,两边的山都在那里,山谷间的路基是古人和今人共同走出来的。几千年,或许就是几百年,人们就会把一条路改建的像模像样,走在函关古道上,我甚至会联想到今天的国道很久以前会是一条河流,也或许就是仅限一辆牛车通过的小路,据说函谷关的“函”字就是个象形文字,子欲过,还要受蔓荆的剐剐蹭蹭,不然怎会称天险如函呢?这些自然现象被人们上升到文化就不一样了,文化对国家对社会的影响大了去了!
顺着310国道骑行四天,过了洛阳,我的车又伴随一条河而行,这条河便是洛河,发源于秦岭,最后流入黄河,同样流经洛阳的还有伊河,加上黄河,在中原腹地便形成了河洛文化,我的车被导航到这条河洛大道上,文化苦旅的行程直达巩义市。
巩义市是郑州代管的县级市,因“山河四塞,巩固不拔”而得名。巩义南依嵩岳,北濒黄河,东瞻郑州,西望九朝古都洛阳,中国历史上北宋皇陵多葬在巩义。这样的地域优势来源于河络文化,这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核心区域”文化,我骑车来到巩义,多半是来感受这种“根文化”,从而增长见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及其对国家的影响。当然,作为普通人,我们增长的是见识,是一种文旅的乐趣,比如,洛阳平原也称为伊洛平原,系由洛河、伊河下游冲积而形成,我还没有这个概念,还有,河洛文化的中心洛阳,它的辐射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南至汝颖,可以说中原,即为天下之中,大一统的文化。

这样,我就来到了河洛文化的摇篮,来到了中国“根文化”的中心。巩义,埋葬着宋太祖赵匡胤、宋真宗赵恒等七位皇帝,还有包拯、高怀德等臣子陵墓,更有著有文集传世的杜审言,七岁能以凤凰为诗的诗圣杜甫故里文化园及陵园,这位千古诗圣人“来自这片土地,又回归这片土地”,被诠释为一个真实而全面的杜甫,诞生窖、诗圣堂、壮游园等都令我印象深刻,留情忘怀,晚上就住在了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从而圆满完成了瞻仰诗圣的一大心愿!




2023.2.25骑行游中华第五站河南洛阳巩义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