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 月
520到了,许多年轻人都在精心准备着给心爱的人送玫瑰,以浪漫的形式表达对爱人的忠贞爱情。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正聆听九十五岁的老爸讲他与老妈的罗曼史。
一九三七年,兵荒马乱,加上干旱水灾,家里生活举步维艰。那年爸爸十一岁,他的母亲,因病无钱治疗而散手人寰。自从奶奶过世后,当私塾先生的爷爷既要教书,还要管农田、家务活,既当爹又当娘,真的是“螺蛳壳里做道场——难!”熬过了艰难的四年,爸爸长到了十五岁,家里的亲戚张二奶奶提亲把娘家邻居陈家二姑娘介绍给他。此时,爸爸家的另一亲戚在旁多了一句嘴:“你和他家做亲啊?那姑娘砣头高点噢!” 长得五官端正的爸爸听了以后心里很不乐意,便把草纸帖子(生辰八字帖)退了回去。
“既然你把帖子退给人家,那你们又怎么走到一起的呢?难道妈妈家就没人提亲了?”我好奇地问道。“这以后,到你妈妈家提亲的踏破门槛,其中一个大户人家听说你母亲很聪明能干,几次托人提亲,都被你外公婉言谢绝。你外公说:做亲要讲究门当户对,板门对板门,笆门对笆门。人家很富裕,我们穷人高攀不起,女儿嫁过去要遭罪的。”我听了后,跟爸爸开玩笑地说:“还是外公有眼光,高瞻远瞩,要不,妈妈就变成地主婆子,解放后那真的要遭罪啦!”逗得爸爸哈哈大笑。我又问道:“老爸,那以后也没人到你家提亲啊?”“我那时已经悄悄地参加了八路军游击队,跟着 共产党闹革命,打日本鬼子,哪里顾得上谈这些啊。”
婚姻缘分天注定。两年以后,那个媒人再次到爸爸家提亲。爸爸又想起那个亲戚讲的“姑娘砣头高点”的话来,便提出看看这姑娘到底有多高。旧社会,青年男女相亲不能互看。媒人回去和女方大人商量好,安排爸爸到镇上偷偷地去瞧瞧。
腊月十八,镇上逢集。外婆派二闺女到镇上去打酱油。媒人让爸爸在镇上南门外等候着。媒人以及外婆家人也在那等着看热闹。唯有二姑娘蒙在鼓里。老爸穿着借来的棉袍大褂,站在十字路口边,远远看见一个姑娘上身穿着紫色碎花棉袄,下穿蓝色裤子,脚穿一双带绊子的绣花鞋,笑盈盈的迎面走来,一根又粗又黑的大辫子甩来甩去,手里提着一个扁扁的黑陶罐子。近瞧,细细挑挑,脸庞雪白干净,三号个子。那时候爸爸年纪小,有点愣头青,看过姑娘以后,觉得还不过瘾,从姑娘后面撵上来,跑到她面前又端详一下。周围看热闹的人都捂着嘴笑,这下被姑娘发现了,既气恼又害羞,一溜烟跑到家里,将黑陶罐子朝桌上一撂,跑到房间,趴床上羞怯的哭起来。
这次双方家庭看过以后,爷爷家觉得姑娘长得白白净净,也不是别人说的那么矮,更重要的是聪明能干;外公家觉得男方家里虽然贫穷,但男孩长得英俊潇洒,还有文化,知书达理,女儿嫁过去不会受罪。两家都觉得满意。于是,做私塾先生的爷爷写了一张大红帖子:“月老赤绳系足,天缘红叶题诗。”请媒人送到了姑娘家,定于次年完婚。
第二年阴历九月十三,天高云淡,丹桂飘香。吃过早饭,村子里的一些乡亲,吹着唢呐,敲着锣镲,抬着花轿来到爸爸家。爸爸先到轿子上坐坐,俗称“压轿”。他的姑父便带着二十多人到外公家去迎亲。午饭后,外公家派两个亲属押轿,轿前轿后各一人,为防止轿夫走的太快,也防止他们在路上戏耍新娘子。外公家还派了一个伴娘,坐在独轮车上,紧随花轿后边。外公家陪了六件嫁妆:两只杌子,一个脸盆架,一个箱子,一张梳头桌,一只洗衣桶。
在太阳快落山时,新郎家的路上,传来一阵喜庆的唢呐声。只见一个小伙子扛着一把大红伞,后面紧跟着一个撑黄伞的,接着是敲锣打鼓的,后面是抬花轿的,最后面是抬嫁妆的。他们吹吹打打到了家门口。
爸爸戴着礼帽、穿着长大褂(这都是借来的衣物),便上前掀起轿帘,用红筷子挑下新娘子的红盖头。进院门时,两个全福奶奶扶着新娘跨过门槛后的驴鞍子。全福奶奶高声说:“新娘叉驴鞍,一肚生十三。”旁观的人一边叫好,一边在笑。新娘子进堂屋门时,还要跨过火盆。全福奶奶又喊:“新娘叉火盆,大人生小人。”又引来一片叫好声。进了堂屋,先是双方跪拜高堂,接着夫妻对拜,按规矩,应该新娘跪拜新郎。新娘不讲话,摇摇身子,两手作揖,向新郎拜了拜。拜堂后,两个送房先生一个说着喜话,一个道好,把新娘子送进新房。男方两个姑娘陪着新娘子坐在床上。大家都来看新娘子,闹洞房,向新娘子身上撒红枣、花生、桂圆、栗子,表达“早生贵子”的美好愿望。
第二天早上,按照风俗,新娘起床后,先用木棍搅搅猪食缸,嘴里还说:“稀溜溜厚溜溜,养个小猪像小牛。”不知游击队里哪个调皮青年,故意找个大木棍放在猪食缸里,让新娘子多费点劲。
......
呵呵,爸妈的故事真有趣!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从此以后,妈妈跟随着爸爸风雨同舟,相濡以沫了六十八载。他们从灾荒、战乱、动乱的年代里走过,目睹和经历了洪水的肆虐、饥馑的煎熬、疾病的磨难、土匪的骚扰、日本鬼子烧杀抢掠、土豪劣绅的欺凌、枪林弹雨的洗礼、政治运动的折腾。他们自己生存下来很不容易,还要培养我们兄弟姐妹几个读书上学,拉扯成人。千里姻缘一线牵,百年恩爱双心结。爸妈婚前没有花前月下玫瑰般的浪漫誓言,历经风雨坎坷,六十八年他们始终不离不弃,携手相牵,演绎了一曲涤荡心灵的爱恋之歌。他们的爱情验证了一句话“陪伴才是最深情的告白。”
老妈,虽已离开了我们九年,但老妈在老爸以及儿女的心目中永远是女神!我一边聆听着老爸讲520的罗曼史,一边抚摸着老妈微笑着的照片,心里充满了感激:老爸、老妈,你们忠贞不渝的浪漫故事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