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承受的高额彩礼之痛
作者/饶晓辉/江西

每年的新春佳节,本是万家团聚之喜的日子,可对于江西小伙张赣东(化名)而言,回家过个年简直就是个煎熬。用他的话来讲,如果不是家有年迈的双亲,他真的不想回家过年。
都说三十而立。今年三十五岁的他,一米七几的个头,长的也是一表人才。这个年龄,本该是事业有成,儿女绕膝,享受满满的幸福天伦之乐。可对张赣东来说,事业上虽说不上很风光无限,但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然而更让他苦恼的是,“年年相亲不见婚,至今仍孑然一身。”其实,每年春节回家,相亲的机会倒是不少,但几乎都是因高额的彩礼,让他止步于“婚姻的殿堂”之外。小张的家在江西某县的一个农村,父母身体欠佳,每年所挣的钱也就基本上能解决温饱而已。小伙子倒也励志,这些年一直在外打拼,几年下来,先后在家乡小县城按揭购置了一套商品房和拥有了自己的代步小车。按理说,在农村普通家庭里,没有成家结婚的男孩子,靠自己的能力买房买车者甚少。但小张考虑到家乡这边相亲的第一条件,女方则是看男方是否城里有房有车,再来谈首饰彩礼事宜。这还不算,有人经专业媒婆撮合下完成的婚姻,光答谢媒人的费用,都能让你听之“咋舌”。他深知,仅凭父母家庭这样的条件,那就是天方夜谭,一辈子都不可能做到的。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还有那动辄几十万的高额彩礼,让他永远没有喘息之力。
其实,在笔者的家乡,像张赣东这样的大龄剩男不计其数。某乡镇一个也就三四百人的小村子,有人粗略统计发现,年龄介于三十到四十岁的未婚男子,竟多达三十余人,是名副其实的“剩男村”。这当中虽有少数其他因素所致,但绝大多数人都成了高额彩礼的“牺牲品”。近些年来,这种高额彩礼的现象出现,在本就男女比例失调的现状下,不仅让众多普通家庭的大龄适婚男“望婚止步”,更是洐生出一系列的婚姻矛盾纠纷。据了解,有些适婚的男女青年,在媒人巧舌如簧的游说下,完成了相亲彩礼的交易后,男女双方开始了交往接触一段时间后,发现这种原本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就是一场金钱数字的游戏。后来双方没有走到一起,因退还彩礼引发的口角纠纷,甚至发生惨剧的事也时有出现,社会危害大影响大,对安定和谐埋下了不堪设想的恶果。

破旧立新,摒弃陋习,不仅治标更需治本。要从根本上摒弃高价彩礼的婚姻陋习,树立“彩礼高换不来家庭幸福,感情才是美满婚姻基础”的新理念。依愚之见,靠的不是某个人的言行能左右,需要的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必要时各地政府部门可给予行政和法律干预的手段,彻底惩治遏制这种旧思想、旧观念带来的奢糜之风。愿每一个家庭都能被婚姻温柔以待,更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