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 文:墨韵飘香的“文三角”

作者简介:孙文,大专文化,高级政工师,中共党员。长期从事公文写作、新闻写作、文学创作。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黑龙江省诗词协会、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地方文学研究会理事,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会、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出版代表作《穿越心灵的步履》,曾任哈尔滨市解放70周年纪念文集《传承与传奇》副主编。曾任哈尔滨市委史志和齐齐哈尔市建党百年征稿评委。有诗作选入《燕京中国精英诗人榜》《中华诗人年鉴》《当代中国诗人精品大观》《黑龙江当代诗词•男子百家》。作品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民兵》《中华诗词》《新时代党建》《诗词月刊》等,征文曾获得相关奖项,获“雅韵精华•诗会百家”诗词一等奖,《联斋》优秀诗联家等。

西江月·墨韵飘香的“文三角”
爱好终圆夙愿,文缘结谊升华。心思点种笔飞花。妙手织出大雅。
掩卷单聊苦味,开园共品甜瓜。江山尽赏笑金霞。劲鼓长风足下。
我与浪子林杨老弟、雪落黄河边妹妹都出生在黑土地上的小山村,之所以能够成为“文三角”,这一切都源于文字的力量。
上帝叫我们今生有这个缘分,只因写网络文学的共同爱好。
论网龄,他们比我长,论网技,他们比我强,论网域,他们比我广,论文采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是我的榜样……我们同在一个天地,同在一个平台,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是非恩怨、论短说长、地北天南、湖海江河、山石花木、宇宙星空、冰霜雨雪、春秋冬夏,旧事今事未来事,事事可写;你说我说各自说,说说开心。激扬文字,遨游网间。彼此展现灵魂的世界,书写甜蜜的情感,述说酸楚的心境,讴歌真善美的事迹,鞭挞假丑恶的行径,感恩收获的知足,希冀美好的未来。
我们彼此非常关注对方的网络空间。几日不通个电话交流沟通就好像少了点什么。我们从网络中走来,如今成了现实生活中的朋友。
记得,新年的第二天,老弟为了大哥的到来,做了特色的菜肴,还有稀奇的油炸蝲蝲蛄(学名蝼蛄),彼此都不胜酒力,淡淡的香醇、甜甜的回味、红红的脸庞、朗朗的笑声,沉浸在快乐中。
那天,从中午12点一直到晚上18时多,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老弟告诉我他的文稿网站要给出书了,并谈了他的写作计划,还给我一本网站编辑的期刊,上边有他的文章。看到老弟笔耕墨海的成就,我十分高兴。他用娴熟的行书字体写下了“笔墨人生路,笔墨兄弟情”。还在林杨的签名下面,几笔勾勒出阳光与草地。这几笔,我细细咀嚼,慢慢品味,眼前一亮,心花怒放。象征着笔墨人生路,天蓝蓝、云轻轻、风习习、地葱葱,一路风景,一路阳光;预示着笔墨兄弟情,地久天长。
那天,老弟给远在他乡的雪落黄河边妹妹发了手机短信,说孙大哥在这。赶集回来的雪落黄河边妹妹,马上连线视频。亲切的问候、真诚的沟通、热情的交流、无限的感慨、美好的祝福,说了近两个小时。我为浪子林杨老弟、雪落黄河边妹妹坚韧不拔、始终如一的笔耕精神而感动。我也更为他们沧桑岁月,不忘乡情,友谊醇厚的高尚情操所敬佩。在包括家人在内寥寥可数的我的聊天记录上,我还是第一次视频通话。视频中我也是多次以她的那些鲜活的感人作品为话题进行交流。她那边说,《网络文缘让你我她走得更近》,那是大哥感慨我们三人的心声。我又提起了林杨老弟那篇写当年他与雪落黄河边妹妹在兰姐家的文章,你们三人畅谈笔墨人生,诉说乡情友情,笑语欢歌的场景。如果有一天你们三人重逢,我为你们斟酒庆贺,我为你们拍照留念……我发自内心地说。
寒夜里,我走在回家的路上,零下30多摄氏度啊,街灯冻得也懒得发光,一跐一滑的步道上偶遇行人,汽车缓慢地行驶在马路上,排出似乎凝结的白色尾气……可怕的严寒,无情的黑夜,而淡淡的女儿红让我温暖,浓浓的网友情令我陶醉!
文缘结知己,情真意更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业,那份酷爱不舍的工作;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幸福的家庭,那永远圣洁的港湾;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丰富的阅历,那缤纷五彩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人的准则,那柔中有刚的骨气;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向往,那乐观向上的追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胸襟,那包容成就了一切;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那谦和挤跑了清高……

我们不经常见面,却又经常间接相约,挤出时间顿足对方的空间,琳琅满目的不是买卖商品而是给予对方的精神食粮,彼此的交流与鼓励。
人在旅途,不可能一帆风顺,否则前人就不用造“坎坷”二字了,一路走来,或风或雨展示世界的多变性,沟沟坎坎是对意志的磨炼。你所面对的一切,不要抱怨,更不要随波逐流,要勇敢地正视。做人,要固守信念,固守理想,哪怕雪山草地,哪怕激流险滩,都要乐观向上,天上不会掉馅饼,成功的蛋糕是给有勇气的人准备的,要昂首阔步,走九曲黄河之路,扬起万里黄沙;攀珠穆朗玛,擎起玉宇苍穹。风雨过后,总会分享“赤橙黄绿青蓝紫”,笑看彩练当空舞!这也是我与浪子林杨、雪落黄河边之间更多的正能量交流。
人活着就要自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纵然千里马遇上伯乐可能会派上好的用场。哪怕有时候比常人付出的要多,忍受的也更多,勇气让你不服输。其实,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活的就是一个自我。
我带着憧憬,那么渴望,然而该发奋读书的时候终止了这个权利,开始了人生的工作旅途,盘点起来,可以这么说,下过乡、插过场,进了县城,派到基层,特殊机会穿上了绿军装,“党政军工农商”,工作岗位的转换,有不解,有苦衷,但每每都遇有贵人相帮,每每都是文字相伴,机会的恩赐加自身的努力,走到今天只有知足感恩。
鹰击长空,蛟龙戏水,“天生我才必有用”,珍藏一切的拥有,珍惜一切的美好,一路高歌,用自己难忘而坚实的脚步,编织多彩的人生。
雪落黄河边妹妹,是个有较深文学造诣的才女。她,如今虽然生活在乡下,但看得出很幸福、很温馨、很知足、很感恩、很快乐。她的文章真实感人,从《我的故事》系列、《我的春天》《女人四十》等,看到了她坚定不移的精神与顽强拼搏的毅力,以及艰辛过后的喜悦和淡定的人生态度;从《想远方了》《友谊永远不会缺席》《有一种爱叫相惜》等,看到了她真挚眷恋的乡情友情;《亲情在前,幸福在后》《我的老公》《大哥》《儿子来信》《树上挂着的风铃》等,看到了她的浓浓亲情,先人后己的风范;从《母爱路口》《邻居》《那一院子的落叶》等,看到了她歌颂真善美的当地本土文化……
我的桌案上有一本浪子林杨老弟著的《彼岸花开开彼岸》新书,这是香港人民中文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全书共收录了他近年来所写的网络空间散文、故事作品131篇,18.2万字。翻开书的扉页,“赠给:情深意厚的孙文大哥留存!”落款处“林杨 2013年2月22日”。十分工整略带拘谨的字体,看得出庄重与在意,还有“赠”与“杨”两个繁体字,看得出知识积淀的厚重与对往昔的难舍情怀,不仅出于美观而弃简就繁,多写上那么几个笔画,在这里不难找寻到浪子旅途的足迹。
《彼岸花开开彼岸》一书,这是浪子林杨老弟业余文学写作的一大硕果,凝聚了他的满腔心血与执着追求,彰显了他的敏捷才思与超人智慧,表达了他的丰富情感与美好渴望……
作为老大哥的我,也不敢懈怠,减少了不必要的应酬,减少了其他活动,忙里偷闲,围绕身边的事、过去的事,不拘一格,随心所欲,有感而发,有情可抒。反正那个空间是咱自己的家园,写出来的文章“都是自己的孩子”,自主经营,也有新的收获。是他们的勤奋打动了我,是他们的文采感染了我,是他们的鼓励推动了我,是他们的沟通推介了我……好朋友的正动力,让我“悟入奇途”不知返。如今,咱那块自留地上已经长上了200多株、近30万个叶片的新绿。
我长浪子林杨老弟19岁、长雪落黄河边妹妹20岁,我们之间真是成了忘年交了。
我们之间的交往,说起来,省去了很多世俗,轻轻松松、真真切切、快快乐乐,没有遮拦,没有粉饰,原汁原味,清水一杯。可谓“君子之交淡如水”。
闻其名,识其人,但不一定懂其文,只有闻其名,识其人,又懂其文,才可谓知己。我们努力前行,好好珍惜吧!

巴彦诗词楹联协会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