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国泰感叹,我们给孩子的赞扬和鼓励太少了,要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被关注被鼓励,有时候一句话就会成就孩子的一生,鼓励会发生奇迹。
孟国泰善于发现孩子的亮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亮点,他也能恰到好处地适时给予激励。有一位同学性格开朗,思维活跃,由于父母远在国外,疏于管教而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一次因为课堂捣乱,老师训他,他狂妄地反驳道:“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一个月的零花钱都比你一年的工资高。”老师们都摇头说教不了这样的孩子。孟国泰知道后,找到学生谈心,他发现这位同学表达力强,脑子灵活,英语发音标准,便首先肯定了他的优点,让他担任班上的英语课代表,做“小老师”带领同学阅读英语课文,树立他学习的信心,慢慢地,这位不仅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还让全班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
孟国泰对学生宽容,善于保护孩子,接纳学生的不足,不放弃不抛弃,始终相信鼓励学生。他说,墙体没有缝隙,阳光就无法照进室内;心灵没有缝隙,阳光就无法光临心田。

有一个学生在课堂测试中,三十道选择题居然全部选错,孟国泰笑着对他说,你真了不得,成功地避开了每一个正确答案。待学生放松后,孟国泰和他促膝谈心,并通过小组重点帮扶,使他获得进步。
小玥的家长对此深有感触,他说:“我经常会收到孩子表现进步的信息,孩子通过竞选当上了班长,学校的新闻网站上还专门写了孩子竞选班长的表态发言。学校能对一名普通的孩子如此用心,我感到万分意外和感激。这样一则小新闻,对孩子来说却是莫大的鼓励。”
孟国泰表示,教育不是流水线,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有个性的,每一个孩子都独一无二。让麻雀和雄鹰比赛飞高,麻雀肯定输,但这并不代表麻雀的无能。高处的天空,是鹰的领地,而麻雀自有麻雀的天地;不要指望灌木丛直入云霄,高处的风光,是望天树的眼福,灌木丛自有灌木丛的风光。如果你不够聪明,也不必自卑,找到自己的优势,照样可以成才。真正的教育也是如此,让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各得其乐。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为广纳贤才,孟国泰创造性地提出了“地域不限、男女不限、学历不限、职称不限”的“四不限”用人原则,提出了“有理想能实干,有思想能行动,有专业能超越,有个性能合作,有人格能感召”的“五有五能”用人标准,并在各项目学校、品牌学校带头实施“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周全考虑,想方设法;快速反应,马上行动;张扬个性,合作共赢;忘我工作,快乐生活”的40字“工作新风”,全面落实“一线工作法”“目标管理”“自主管理”“文化管理”“制度管理”,做到“事事落实,时时坚持,人人成功”,使许多从个体出发的新教育学校在短时期内,就从小变大,由弱变强,在当地教育界独领风骚。
减负,不仅仅要为学生,也要为老师。为实现真正的减负,孟国泰提出“十二个取消”:1、取消老师统一布置家庭作业;2、取消老师批改作业(小学低年级除外);3、取消预习 (小学低年级除外);4、取消导案(学案、导学案)导学;5、取消教辅辅学;6、取消全班性一问一答;7、取消全班性展评(典型、典题例外);8、取消满堂灌、填鸭式;9、取消直接告诉现成答案和现成结论;10、取消死记硬背、苦拼硬干、加班加点;11、取消全班性批评、惩罚、帮扶某一个学生;12、取消全体学生的课外辅导和家教。
他是第一个提出并实施为老师减负的人。他认为,真教育乃“乐育”,真正的高效课堂是快乐课堂,是轻松愉悦、无拘无束的课堂。
要想让孩子快乐起来,先要让老师快乐起来。老师快乐了学生才会快乐,学校才会笑声不断,这叫一通百通。不要让老师感觉太累,思想压力太大,还给老师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学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孟国泰痴迷育人事业,为寻求真正的教育,他经常深入课堂一线进行调研与示范教学,听课、评课超过2000节次。孟国泰在学校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他是一个没有办公室的校长,来校就直接扎进课堂。他只要在学校,就一刻也不歇着,组织老师们一起到课堂上现场办公,现场给学生们解疑答惑,跟老师们交流谈心,到了晚上还要给老师们开会,研究、剖析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把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做扩大化研究,然后一个一个地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孟国泰说:“教育上没有小事,一些看似非常小的问题都可能会带给学生不好的影响,只有我们把小问题解决了,才能真正的避免大问题。”
古人云:性痴,则其志凝。孟国泰视教育为他的第一生命,热爱教育达到了“不疯魔不成活”的境界,他对教育事业有着一种深深的迷恋,这种迷恋让他深陷其中,如痴如醉,乐此不疲,忘我地全身心付出,在教育实践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求索。

孟国泰一直在唤醒并告诫孩子们要做最好的自己:“每个人都有两个自己,一个勤奋的自己,一个懒惰的自己;勤奋的自己一旦战胜了懒惰的自己,你就做了最好的自己。每个人都有两个自己,一个勇一个勇敢的自己,一个懦弱的自己;勇敢的自己一旦战胜了懦弱的自己,你就做了最好的自己。每个人都有两个自己,一个自信的自己,一个自卑的自己;自信的自己一旦战胜了自卑的自己,你就做了最好的自己。”
“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一颗心灵感召另一颗心灵,是一个生命点燃另一个生命的力量,是人类集体心灵神秘参与的智慧活动。”孟国泰一直致力于做孩子灵魂的唤醒者。
(选编自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2018年第5期,插图选自网络为编辑所加。)
作者:邢晓风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