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广播电视台Fm98.2兆赫,综合广播,现在是:说北镇!!!
说北镇•旅游8:
北镇庙

听众朋友, 今天带着大家走进有着1400多年的建筑历史,而且是全国五大镇山中唯一保存完好的镇山神庙——北镇庙。
北镇庙坐落在北镇市城西3公里的山岗上。七重殿阁坐北朝南,占地5万平方米,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时,舜帝封医巫闾山为幽州镇山,汉帝刘询封医巫闾山为全国五大镇山之北镇,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下诏就山立祠,建庙设主。此后,历朝历代在此祭拜医巫闾山。每有朝代更替、新帝登基,或天时不顺、地道欠宁,或皇帝亲临,或派大臣代祀,祈祝江山永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庙内现存元、明、清三个朝代的古碑共有56座,古碑之多实属罕见,所以当地人又把北镇庙称为碑子庙。
北镇庙南北长280米,东西宽178米,规模宏大,布局严整。中轴线上由南至北的主体建筑依次是石牌坊、山门、神马殿、御香殿、大殿、更衣殿、内香殿、寝宫。神马殿后东西两侧有钟鼓二楼。其他附属建筑则分布在中轴线两侧,布局规整,左右对称,形制相同。在神马殿南部阶下东西两侧各建朝房五间;神马殿正北十米处建碑亭四座,隔中间甬路东西横排一列。沿钟楼往北依次建有土地祠、真官祠、僧房、神库。沿鼓楼往北依次建有土地祠、城隍祠、道房、神橱等。寝宫西侧岩石台上,另建揽秀亭一座。各主体建筑有白石栏杆围绕,四面栏口设台阶上下相通。庙东墙外侧有清乾隆年间所建广宁行宫一座,计建筑81间,在钟楼东墙外侧有万寿寺及观音堂遗址。在鼓楼西侧有大仙堂遗址,现已恢复。这些附属建筑遗址经清理,清晰可辨,对考证北镇庙的原貌弥足珍贵。

同时,如果你足够幸运,还会在北镇庙内看到盛大的辽代萧太后拜庙和清代皇帝祭山大典等情景表演,还原古代帝王祭祀医巫闾山的盛大场面,与皇帝来个零距离接触,感受一下皇恩浩荡。
近年来,北镇市加大对北镇庙公园的建设力度,两期工程共投资7000万元,对北镇庙周边及南侧153000平方米近230亩地段整修美化,新建了亭廊、广场、木栈道及休息平台,料石健身大道,北镇庙正南台阶路及舞台,南侧祈福广场包括广场及南侧步行道、敬香亭等,栽植各种树木5000余株。扩建了北镇庙正南台阶路西侧,环北镇庙健步道起南至北镇庙夜市前闾山路,施行了包括火烧板铺装路、彩砖甬路、蓄水池、碳化木凉亭,栽植海棠、丁香七千多株。整修了北镇庙及正南台阶路东侧,北阁路起南至闾山路,改扩建水塘、新建广场,包括休闲娱乐广场、中心喷泉雕塑、碳化木长廊、叠水景观、溪流等,文化长廊、文化演艺广场、网球场、篮球场、健身广场等。修建作业道、观光步道、甬道、塑胶健步道,修建景观长廊、景观亭座、石桌石凳等。配套设施更加完备,新建公厕、井房、安装路灯125盏、高杆灯2盏、监控35个。绿化美化项目更是抢眼,栽植常绿树木、乔木、花灌木近4000株,草花5000平方米,绿化总面积达到17500平方米。经改扩建的北镇庙公园,花红柳绿、四季宜人、健身休闲、各得其所、林溪亭台、修身养性、风吟鸟鸣、歌亮曲宏、冬夏晨昏、极尽其乐、远近游人、络绎不绝,躁动天下,指日可期!

好了,听众朋友,北镇庙今天就给您介绍到这里,我们下次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