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啦,学校在物色书法社团的指导老师,作为非书法专业教师的我,在年级美术教师不足以承担整个年级教学班的任务,我幸运地入选的书法社团的指导教师,成为精锐的指导教师团队成员之一。
我入选此阵容是纯属意外,可能与我长期保持对书法的爱好,时不时有书法作品展开有关吧,我觉得很荣幸。我校的社团活动在区内或者说是市里是“获奖单位“的常客,以竹笛和传统武术社团最为突出,也作为优胜者参加过多场区内外的表演和演示。本学期我校尝试开展书法社团活动,丰富课外学生的业余生活,让书法深入到学生的文化认同中去。
我练习书法主要是大学三年和课余时间,凭借手中的一本草书钢笔字帖和《陈景舒隶书毛笔字帖》,硬笔以行草字体为主要书写方式,软笔主要是仿隶风格的字体为主,大学三年我担任了三年班团干部,大多数是担任宣传委员和文字编辑工作,抄写出版多期粉笔字的黑板报,临近毕业那一学期,在学院的进出校门通道,醒目大方的大字宣传标语就出自我的手,学院办公室主任说:“字体饱满,舒张有度,笔法有力,持久耐看。”
我练习书法还要感谢父母和家人,每当寒暑假期,回到家,父母没有安排我去打短工,而是让我在家做家务、看看书、写写字。记得每天我都要写好几张废旧报纸。我没学临摹字帖,只是用“田字格”的方式,从笔划练习开始,再捉摸单字的结构和空间,然后筹划篇章,一步一步的往前推进。为了节省来之不易的旧报纸,我还取来一块干净的“街砖”,用毛笔沾水,重复地摹写各种字体。有一个暑假,当时我家住在东江河边,河水有潮汐,天气炎热,房间的电风扇不足于让人静下心来练字,每天下午我就在大树底下,空旷的水泥地,用地拖醮水,“大书特书”,让我在稍纵即逝的水迹中,看到运笔的劲道,寻找到书法与运动融合的乐趣。
书法是我国文化艺术瑰宝,充盈着饱满的民族智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初中学生中开展书法社团活动,通过书法社团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提高学生写字的能力,培育其对书法艺术的审美基因,是我们对初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举措。
然而时下的初中生的写字水平是参差不齐,不敢恭维的,字迹潦草,书写失范,错字白字,或许是书法社团活动未受学校的足够重视,初中生没有相应的书法基础。有些学生买来字帖临摹,并不明白内中玄机和蕴含,大多数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知半解。另外中学课程及功课比小学多了,初中生为了加快完成作业速度,结果是欲速不达。还有是我们所处的是电脑时代冲击了初中生书法认知,故此提高初中生的书法水平和能力并不容易,我计划从明了目的、增强兴趣、坚持练习等方面着手,一改现在的被动局面。
所谓明了书法社团目的,是在书法社团活动中,适时地以了解和掌握书法的方式进行情感培育,使初中生在书法社团活动中特有的强烈、复杂的情感中受到熏陶,加速学习书法的进程。在进行情感引导时,第一要遵循书法的功能特点,创造适宜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学习书法产生愉悦情绪和美感体验,练好字可以给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方便,同样写得一手好字也是令人肃然起敬的。第二要利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激发学生对书法知识的热爱,从而产生对书法的好奇心和认同感。第三为教者应加强自身的感染力,以及自身的人格魅力,从尊重、关心学生出发,不仅技艺精湛,而且做到表情和蔼、语言生动、示范准确,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敬和亲切感,促进学生学习情绪的提高。
要是初中生有学习书法的兴趣,可以推动学生自觉和积极学习书法的信心。初中生对书法学习一旦产生了兴趣或爱好时,他就会主动而又愉悦地投入,没有压力和负担。我可能在书法社团活动中选择时尚潮流的教学方式,触发学生的对书法学习的激情,尝试在课室、走廊、过道中张贴和悬挂师生的软硬笔书法作品,尊重先进,互相学习,让初中生把喜爱转化成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在书法社团活动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激发初中生临帖的冲动,多举办展览、手抄报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出更多公开的机会,使他们不断品尝到胜利的果实。
对书法要有兴趣和爱好并不容易,需要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初中生活泼好动,不容易静下心来练习书法。要初中生明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学不成书法的。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除了采取正确的书写姿势,确保书写尽量规范,只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就会很快消除的,从而使他们恢复信心投入练习,尽快走出低谷提供良好的心理品质上的保证。
练习书法可以提高人的智力,培养认真刻苦的意志,增强优雅高端的情趣。我们作为指导教师要以身作则,立德树人,注重技法上的教学,注重软硬笔结合的路子,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目标,持久的兴趣,坚定的信心,顽强向上的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取,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及培养能力素质。只有这样,我们的书法社团活动才会收到成效。
我认为,书法是一门艺术,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良好途径,使学生能从初中阶段打下良好的写字基础和书写习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丰富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审美文化素质,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我参与书法社团指导活动中,会利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开展社团的教学活动,为我校社团特色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钟奎华,笔名土圭垚,文柯。增城区作家协会会员。爱好写作、旅游、书法和摄影,坚持写作四十多年。多篇作品收录于《增城日报》《梅州文学网》《海珠文学》《澧水之水》《荔乡情》《南粤作家》《神州文艺》《作家作品》《丹荔》《杨梅》等报刊杂志或网络微刊,数篇征文在比赛中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