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互鉴 与冲突》(九十九)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人类文明应当走向哪里?其实冥冥之中早已天定!人类文明历史运动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大浪淘沙的过程,一切违背道义的文明,一切与自然规律对立的文明,一切物权高于人权的文明,终将在人类历史的滚滚长河中被淘汰出局。人类文明只有符合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要求,才能天长地久,永不中断!文化是文明的灵魂与血脉,指引人类文明的文化思想必须符合道义才能使人类文明体现出正确积极的价值导向。那么什么是文化?文化的意义又体现在哪里?中国古人对文化的解释是“文以载道,大化天下”,文化的力量来源于文化中所包含的道性思想,引导人类文明依道而行,所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如果文化中包含着拜金主义思想、享乐主义思想、征服自然的思想、唯利是图及天下归私思想,这些文化就属违背道义与自然规律的三俗文化或反动文化,这些文化所引导的人类文明早晚会退出历史舞台!由此可见,真正与道同行的文化其生命力顽强且恒久!譬如中国的太极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基督文化,伊斯兰文化,这些文化中包含着宇宙人生的基本原理与规律,故而与人类灵魂产生共振,故而成为人类文明的核心价值思想。

对一种文化进行恰当定位应依据三个标准,一是思想性,二是社会性,三是欣赏性。思想性表现出一种文化的深度,一部思想深厚且符合道义的文化作品,总能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社会性表现为一种宽度,一个文化作品能否受到各个国家、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各个种族的欢迎,这需要文化作品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能得到人类社会的普遍认同,这需要文化作品必须有宽广的胸襟,没有阶级、阶层、阶段的人文情感限制,承传久远仍令大众喜闻乐见。欣赏性也是文化作品的外貌,通俗讲就是耐看!欣赏性也是文化思想性与社会广泛性的外部表现手法,它所体验的是一种外观美感或曰观赏价值,正如一位才人,我们首先要观察他的外表,然后方能通过交流从而接触它的思想灵魂一样。文化的思想性体现一种深度,文化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影响范围,而文化的欣赏性决定了它的艺术品质。

文化是什么?是超凡脱俗的从生活升化了的精神食粮。而今很多文化人,受西方利益文化思想的影响,提出了“文化产业化”的概念,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牵线,经济交流等,将人类文化这种高级精神性事物向低级的物质产业化转移,也就是精神产品的物质产业化,这简直是文化犯罪,引导人类文明走入了物质文明泥潭!人类文明七千年来,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是通过其承载的思想去升华大众的灵魂,从而为人类的“精神和谐、文化繁荣”服务。资本主义文化带给世界的是文化商品化,文化物质化,文化粗俗化,文化产业化,其结果是人们只关注文化的欣赏性和社会性,而放弃了文化的思想性,从而让文化变得短视而肤浅。几年前中央反对三俗文化在中国大地泛滥,但这些粗俗、媚俗、低俗的三俗文化却很难退出历史舞台,为什么?国家需要为大众提供思想厚重、健康向上的文化作品。当然,每个国家的文化安全是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都关注的一个战略问题。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一直处在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从国际层面上看,文化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正在加剧,谁能为人类文明注入普世文化价值观,谁将控制未来世界!

二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作为后盾,在全世界推销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试图用文化软实力控制世界。但资本主义文明是建立在物质文明之上的人类文明,其利益至上的物权主义思想将“以人为本”道义理念排除在外,这决定了资本主义文明必将在人类文明历史中昙花一现。人类社会是以人为核心而结成的社会组织,人类社会的道义就体现在广大民意之中!中华文明中的核心思想是太极文化,它反映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循环有序的运动变化法则,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共推《易经》为百经之首,太极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文化!是中华民族七千年来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的积淀和凝聚,正是文化认同与文明互鉴,才成为维系五十六个民族生生息息的精神纽带。

几千年来,太极文化的辐射区不断四面扩张,从中原走向四夷,从黄河流域走向长江流域。自汉唐以来,太极文化区又融入了佛教文化,基督文化,伊斯兰文化,蒙古文化,满族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以及各少数民族文化,今天的中国文化早已是“百花齐放”中的集大成文化。但这个文化的核心依然是太极文化!中华文明区中的其它文化如中医文化、诸子百家文化、建筑文化、人伦文化等大都从太极文化中繁衍而来,文化是文明的灵魂!太极文化的包容性与规律性也决定了中华文明的道义无量与胸襟无限。一种道义的文化,首先是个善良的文化,因为道义文化中没有阶级性,没有阶级仇恨和阶层敌意,真正的文化中没有欲望、没有自私,只有和谐共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一种道义文化,永远以人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它追求精神境界的深邃高远,它是富有人性的,它是圆融无碍的,它体现出人性的尊严与生命价值,它体现出人类的公平与正义,它体现出社会的扶贫济弱与本性善良。这是人类道义文化的真谛与魅力所在。

中华文明为什么七千年从未中断!其中最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明的灵魂是太极阴阳文化!中华文化中所独有的阴阳性、包容性和道义性决定了中华文明恒久活力与同化能力!这也是其它人类文明所不具备的。两千年来,自中亚传入中国的伊斯兰文化,自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由西方传教士引入的基督文化,以及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都已在中华文明区扎根发芽,并与太极文化相得益彰,百花竞放各领风骚。中华文明在历经百年沧桑之后,又肩负起了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重任。在缤纷灿烂的人类文明中,敢问路在何方?谁敢横刀立马,带领人类文明走出隔阂与冲突,唯中华文明具备胸怀天下的意志与能力!中华文明正吸纳世界各类文明然后形成普世文明,冥冥之中一个具备包容性、道义性、同化性的新型文明正在中国形成,我不知道这个文明的名字,但我知道这个文明的性质和形象,这就是道法自然,海纳百川。


第十八届“三木秉凤”杯网络征文再次开启新程,我们依然期待着天下正能正见正义的文化作品百川归海,我们期待着才子佳人再显风采,共同扛起用文化作品为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增砖添瓦的历史责任!为了使本次活动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征文内容做出部分调整,现将征文事宜公告如下: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5. 戏剧作品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限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八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3年1月1日起至 2023年5月底截稿。
五、征文与评审流程:
1. 主办单位组织成立征文及评审委员会,负责征文与评审。
2. 初选入围作品要求:
(1)文质优秀,思想健康,正能正量,坚决杜绝三俗文化作品入选。
(2)阅读量300以上者可入围三等奖以上等级,阅读量500以上即可入围二等奖、一等奖,特等奖范围。
(3)文章评审以文章质量为主,同时参照文章点击量量、尾评、打赏、阅读反馈等各种综合因素作出评定。
(4)征文的目的是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社会正能正义正道正见之文化作品,坚决拒绝三俗文化作品以及国内外各种负能文化作品列入候选。
(5)涉嫌购买阅读量点击量者,欢迎群众举报,我们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且永远不得参与本平台的赛事!
(6)特等奖由评审委员会以投票形式,从各位主编推荐出点击量高,且质量好的文章中优中选优。征文评审结果将在网络中公示七天!公示内容包括获奖作品序号、作品名称、作者笔名三个部分。
(7)为了鼓励广大作者书写出优秀文化作品,弘道承德,我们特别设立了优秀奖、鼓励奖各二百名,从阅读量未满三百但已满一百的优秀文化作品中择优挑选。
六、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5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200名:奖金50元。
优秀奖200名:奖金20元。
鼓励奖200名:奖金10元。

投稿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能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