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印象始于苏俊老师朋友圈,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诗词传播平台,首次接触于“山大王杯”临海蜜橘全国征诗大赛,也在第四届、第五届【人间要好诗】大赛上投过稿。
2022年8月5日,“新人初入楼|李家荣”(词选)在《小楼听雨》诗词平台发表,随后我亦开始在“小楼周刊”栏目发表作品,偶有获评,甚感荣幸。我迄今在“小楼周刊”发表作品20首,获评8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师友们的优秀作品和评语使我能认识和改正自己的缺点,时刻鼓励和指导着我的诗词创作。新的一年,我与小楼的故事还在继续。
李家荣(广东阳山)
2023年2月17日于茂名水东湾

池畔
池畔好追凉,偏宜夏日长。
绿荷撑作伞,眠着小鸳鸯。
杨景龙点评:一幅夏日荷塘小景,得清新自然之趣。
闻箫
回首天涯事已遥,画栏斜倚近芭蕉。
西风自古多离恨,吹入无情碧玉箫。
按:住处近音乐学院乐器练习楼。
王守仁点评:画栏的芭蕉边,一定发生过浪漫爱情故事。但已经是很遥远了,遥远的似乎在天涯海角。往事并不如烟,还藏在心灵深处。秋风中倚栏细听那幽幽箫声,引起心潮的波澜,幽怨、离恨情绪真的扯不断,理还乱。全诗用“天涯”、“画栏”、“芭蕉”、“西风”、“碧玉箫”等意象推出了一幅幽怨的画面,特别是“已遥”、“倚近”、“离恨”、“吹入”词语的运用,增加了悲凉色彩。一位幽男怨女的形象呼之欲出。前三句如抽丝剥茧,又似层层设疑,直到结句箫声才出,可谓是妙解悬念。手法之高明可见一端。
晚眺
倚楼伤晚景,天意本难违。
日落千山暮,秋高一鸟归。
酒因青眼醉,书与故人稀。
叹惋流光速,朱颜渐已非。
安全东点评:首联倚楼晚眺起兴,二联晚眺所见之景,三四联由景及情,叹流光之易逝而朱颜之已非,洵为登高望远应有之义,颇合律诗范式。颔联写景尤迥阔清健,是本诗佳处。
渡头古柳
阅世无多感,伤离一百年。
往来名利客,迎送古今船。
远浦穷秋色,寒蝉咽晚烟。
楚江波澹荡,凝伫板桥边。
江合友点评:贴着柳来写,又能荡开笔墨,或亲历者,或见证者,俱有韵味。
秋望
气清天一碧,千里见秋毫。
凭望知寥廓,登临解郁陶。
水形趋海近,山色与天高。
北雁停江渚,西风动客袍。
路遥身孑孑,叶落晚骚骚。
故国无消息,相寻梦亦劳。
苏俊点评:格肖唐人,自非凡响。
渔歌
欸乃遣谁听,秋风下洞庭。
唤来双白鹭,划破一天青。
王守仁点评:欸乃摇橹之声,以声音开篇颇为新奇,由声觉转换为视觉,可知有渔船在湖面驶过,秋天正是洞庭湖鱼虾肥美季节。转句“唤来双白鹭”,化用了苏轼“”何处飞来双白鹭”,唤来乃呼唤也,呼唤白鹭来分享收获的鱼虾亦或是作者的优然惬意?天空的白鹭,牵动了作者的目光,并以深情的关注,才获得“划破一天青”的感觉。白鹭飞过蓝天,作者用划破二字示意天的澄净明澈与白鹭飞翔的速度及壮态,足见作者炼字之功夫。尤其是欸乃,下,唤,划等动词入诗,用笔轻闲,增加了画面优美和活力。
宋善岭点评:小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读来如画,堪称好诗。渔歌惊飞白鹭合常理,唤来白鹭看似不合常理,却能反映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也能使诗从平铺直叙中直接达到高潮,更能使诗为之一振,精神起来,“划破一天青”,也就顺流而下了,可见转之重要。

望月
往事参差过,他乡十二年。
可堪明月好,应照故山圆。
沈利斌点评:古今他乡望月,难免思乡之情,何况“他乡十二年”。此诗聊聊数笔,虽未明言思乡之情,但此情尽在意中,“可堪”“应照”更有不尽之意,乃望月思乡之佳作。
山居
烟岫碧千重,幽居第几峰。
就荒三径菊,怀故六桥松。
绝壑生岚气,清音识鸟踪。
暮深归路杳,唯有月相逢。
梦烟霏点评:山间自有逸飞神思之处。整体娓娓道来,结见得心地清幽。
诗者/李家荣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