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有黄土、黄河和黄陵,是中国人的革命圣地、民族圣地。延安与黄河有不解之缘,而延安人民也传承了黄河生生不息、一往无前、坚韧挺拔的品格。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因此,唤醒千千万万的民众理解黄河、保护黄河、传承黄河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而黄河文化与延安精神的交汇产生的民族自信,一直激励炎黄子孙的探寻。
2月20日,洛阳市黄河书画院一众艺术家带着探寻,带着向往到延安采风交流。

这是继在河南郑州召开的黄河文化沙龙之后,“保护黄河文化 寻根延安精神”在行程中召开的又一次,选址革命老区——延安,旨在从黄河文化和延安精神的交汇处,探讨如何加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来自全国多位书画家参加沙龙。据洛阳黄河书画院院长刘利然介绍,沙龙选址延安,一方面是因为母亲河——黄河流淌过这里的土地;另一方面,也因为这里是中国的革命圣地,是革命火种得以保存和发展壮大的地方。因此,延安对于“保护黄河文化”,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他表示,在延安讨论黄河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黄河文化和延安精神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因此,他建议,对黄河沿岸的文化遗产、精神遗产要进行深度整理、挖掘、保护和传承。刘利然提到了黄河船工哨子、大禹治水的传说、安塞腰鼓、陕州地坑院等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他认为,有必要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沿黄各省市分段申报文化遗产,“这样文化就像项链一样带在黄河母亲的脖子上。”

而作为洛阳黄河书画院,选择黄河文化与延安精神交汇的精神价值取向,具有非常典型的时代意义。他呼吁全国热爱黄河和延安书画的艺术家一起携手前行,走出一条独具文化特色的书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