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来的故事(小小说)
文/刘正双
朋友小崔在xⅹ镇便民服务中心上班。一次饭局后,他讲了一个几天前发生的事。
那天,阴,雾雨濛濛。远处,偶尔有几声雷鸣。大厅内来办事的人很少,他们几个工作人员聚堆闲聊天。
”妹妹,能帮我办个证吗?”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
同事张静往声响的地方瞅去,没见有人。
”妹妹,能帮我办个证吗?“苍老声音再次想起。
这次听得真真的。张静欠欠身,柜台边,一个身材矮小的老奶奶,手举一摞材料,踮着脚,努力地伸出。
老奶奶太瘦弱了,个小脸瘦,蓬乱的头发马蜂窝似的,一条破旧的手巾搭在头顶。
“办证?老人家,办啥证呢?怎么这么大岁数还跑来,孩子们呢?”张静连问道。
老人的脸色凝重起来,语调也缓慢了许多。
”儿子本来在澄海打工,前两年走了……,去了很远的地方了……,媳妇儿不愿呆,也走了,和一个男人走的……“。老人语气很平静,像述说别人家的事。
“那,家里还有其它人呢?”张静小声问道。
“孙女还小,上小学二年级了。老头子阳了,没挺住……。”老人边说边把材料摊开来。
“现在没靠的了,只能靠自己跑腿了,靠政府了。”
“老人家,你要办啥证?”张静接着问道。
”看不能办个低保证。“老人答道。“还有一些报销材料!”
聊天的几人都聚拢过来,望着老人。
”这是儿子的,这是老头子的,……这一张,是村里的证明材料……”老人一张一张地指给我们看。每一张上面都盖有大红戳,另两张有触目惊心的大字:“火化证”。
大家面面相觑,眼浅的小敏已红了眼眶。
老人家呀老人家,你难道就不知道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刚才路上不好走,我紧赶慢赶来的,还摔了几跤,幸好,没耽误你们下班。”老人云淡风轻,歉意地说道。
几个人面面相觑,不再说话,张静快速地办好了需要的材料,装在文件袋内。这时大家才发现,老人的手上有几道擦伤,渗着血迹。
”老人家,多大年纪?“小敏问。
“差几天就70岁了,老了,不中用了”。老人边收拾边答。
”你现在准备到哪儿?“张静问。“外边快要下雨了?”
”我要到医院去了,还有些材料要办。要快点走,不然得淋雨了。……”
老人转过身去,拄着拐杖,弓着腰,颤颤巍巍地移动着小脚,往门口走去。
咔嚓嚓,一个炸雷在头顶裂开,紧接着,瓢泼大雨从天而降!…………
小崔的故事讲完了。在座的几人都沉默不语……
2023.02.22,襄阳。


作者简介: 刘正双,笔名刘柳,湖北襄阳人。爱好文学,喜爱写作,笔耕不辍。92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在《襄阳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多篇,《都市头条》,《帝乡文学》,《南方文艺》,《青年文学家》等杂志,头条,公众号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散文诗等二三百篇(首),参加全国文学大赛,小说《礼物》获三等奖,散文诗《收获》获二等奖,优秀奖若干。现为襄阳市浩然诗社会员,《双河》文学社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