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二月二逛庙会
文刘玉伟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2月21日是农历的二月二,我和小区的邻居们跟团来到灞桥区席王街道的老洞庙庙会。这是三年疫情过后,人民生活恢复正常以后,西安市灞桥区又举办的,周边群众盼望已久的“2023年老洞庙物资交流大会”。
我们是中午从临潼赶过来的,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车在开上通往庙会的那条道路上后,因为前面各种车辆太多,我们的大巴车几乎是开开停停,停停开开,那车速还没有车两边行人的步伐快。

我透过车窗看到,路两边的人行道上,有不少逛了庙会,满载而归的人们。他们手里都提着从庙会上买来的东西,有吃的也有用的,有大的也有小的,几乎没有一个人是空着手回来的。我也看到,路两边还有不少人或是三五成群,或是成双成对去逛庙会的人们,他们说说笑笑地朝庙会上走着,一个个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
老洞庙在大阿弥陀寺的北面,这里是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办事处杨圪塔村,距西安市中心12公里,南靠白鹿原,北临灞河。大阿弥陀寺始建于大隋开皇二年,距今已有1425年的悠久历史。我们一行因为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有点望山心怯,就没有去建在山坡上的大阿弥陀寺和老洞庙了,我们只是在庙会的主会场那里,看着上山和下山的拥挤的人们,看着老洞庙庙宇四周那不断弥漫着的一缕缕青烟,一样能感受到那份不一样的快乐心情。
我们听这里的人讲,大阿弥陀寺占地约300多亩,面积广大,气势宏伟,坐落于山窝,形似座椅,夏季这里山色碧绿,草木葱郁,风景秀丽,青山翠柏,幽静雅致。在山上有各种鸟儿在不停地鸣唱,也有各种花儿在山间竟相开放。这里远离闹市区,空气更加清新和洁净,真可以说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老洞庙比大阿弥陀寺晚,它始建于明朝隆庆年间,到了清朝同治年间,由于战火不断,老洞庙被付之一炬,直到清朝光绪年间又重新修建。老洞庙的主体建筑是药王大殿,又称“药王洞”和“药王山”。祭祀的神位主要是唐代医圣孙思邈。这里过去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一就是娘娘会,农历二月初二就是药王会,每逢会期,周边远道而来的善男信女,或是祭祀娘娘,求生贵子;或是乞求药王,消灾免祸。每年来这里朝会的人多达几万人甚至有十万余人之多。
我们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老洞庙庙会也曾停办过多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周边群众自发修复了老洞庙以后,每年一次的“老洞庙物资交流大会”才又继续在这里举办。从正月三十到二月初四,在五天的庙会期间,有慕名而来的远方游客,也有周边的村民和群众,他们或是开车或是步行。尤其是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逛庙会达到高潮,成千上万的人们涌到这里,参加一年一度的乡村大集会。
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车只能停在“灞桥驿”那里,从那里朝庙会上走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农村小路上来来去去的人们是络绎不绝。尤其是在一个公路的涵洞那里,除了大量的行人外,还有小车和电动车,还有三轮摩托车和自行车。由于路面窄,再加上两边还有停放的私家车,一个人都要侧着身子才能过去,各种车辆在那里几乎都是动弹不得。

我们好不容易才走到席王街道上,这是已经是下午的两点多钟了,我们先在路边的小吃摊位上吃了碗羊血饸络和炒凉粉,先把肚子填饱后,这才在街道上逛了起来。我看到路边有斜口的荞面饸络,有田王的油糕,也有灞桥的炒凉粉等地方小吃,其它各种小吃也都有。我们走在行人川流不息的街道上,耳边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眼前五花八门的各种摊位也是应有尽有。
我们还没有来这里时,就听以前来老洞庙逛过庙会的小区邻居们说过,这里的庙会真的很好。在庙会上不仅有各种杂耍、马戏、秦腔大戏等各显风姿,也有各路民间社火在各显绝活,还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场面之红火和热闹称得上是西安城东最大的庙会。
二月二逛庙会,我那天在街道上和庙会的主会场那里就看到,这里除了小吃摊位外,也有卖农具、树苗、文具图书、糕点食品、各种水果蔬菜和日用百货等物品的摊位。人们在这里可以享受美食,可以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年轻人也可以爬山登高,饱览春日美景。孩子们也可以在儿童游乐场里,尽情地享受着适合自己年龄段的游戏。上了年纪的老人们也可以坐在戏台下面,欣赏着台上的秦腔演唱,锣鼓秧歌,杂耍摔跤和各种演出。
二月二逛庙会,过去是人们在春耕农忙前,为即将到来的农忙时节作好准备。如今早已摆脱了贫困的农村村民,生活越来越好的城市居民,他们来这里逛庙会是在寻找儿时的记忆,是在寻找生活的快乐,是在享受不一样的人间烟火。但是,不论是进寺庙烧香拜佛,还是来这里购物吃饭,我们大家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祈祷我们的祖国风调雨顺,繁荣昌盛!祈祷我们的生活更加富裕,越来越好!祈祷我们自己和亲朋好友身体健康,永远幸福!
刘玉伟,2023年2月22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