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三滴血》唱响100多年,红遍大江南北。这是陕西最亮的文化之一,更是韩城杏花村人可利用发展的。应该根据村庄历史文化地理情况予以实现蓝图,惠及民生。
一、认真学习党中央2023年1号文件和省市发展乡村战略文件,武装思想,传承与创新。突出特色,文史(戏与村独特"非遗″结合)与特产(杏业)是主牌。以通路、饮水为前提,人民幸福是目的。
二、杏花村历史文化深厚。应"以文促旅,以旅彰文″。1、尽快成立"杏花村文史馆″。2、大张旗鼓地展开宣传。3、有偿收集古物及有特色的物件。4、造册登记,减少古物流失。

三、充分利用戏剧文化品牌,挖掘村悠久的历史文化,组织人力资源,以小投资成册成书成网,出杏花村书文,快建杏花村网站。在市省乃至全国打响名声,以优设的发展蓝图,招商引资。
四、依托独特的地貌环境和自然禀赋,大力发展以杏业为品牌,以椒果等并进的富农模式。在各个路旁,村围等种植杏树(耐旱耐涝耐污耐伤害),复制村史上红杏(有甜仁苦仁之分)、白杏(有大白与小白之品)、野杏(没有过刀的大杏)、梅杏(酸甜独特味)、桃杏(形似)、海子红(向阳者红背阴者青)、满天星(俗称羊屎蛋杏)等等。建创杏脯业、杏酱、露、醋、酒、奶、饮料、调料等。以杏味延长时效扩大产业链。

五、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做好五百亩湿地大文章。辖区内宝葫芦峪峡谷幽深、林木茂盛,水草丰盈,瓜果飘香,田园乡土气息浓厚。在此基础上空旷处建棚育菜,依河势拦湖养鱼,以及过河桥、玩水蹦迪等游乐小场,使村民与游客丰富了欣赏和收获。
六、名正规范标记挂牌并保护。对古塔、古树、古民居、古碑(原有的明万历雷家碑、乾隆万人伞碑、沟南黄河鲤鱼影碑、八品乡饮义宾碑等)、古庙遗址(如原有的三圣庙、观音庙、马王庙、法王庙、药王庙、道观、尼庵等)、错落分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充分利用这方面的价值!

七、建好"杏花村故事汇″书册网站。讲好红色传承故事(如历史上反压迫,参加红军,地下党,游击队,抗美援朝,西藏平叛等);讲好地理故事(小套沟特景,等郎沟传说,桥沟及赌博窑,等);讲好人物故事,讲好独特故事(红碾子、水西流、喜崖不死人等)……
八、发展民宿餐饮业。合理布局养殖业以及有利民生的各业。目的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杏花村处于全市农业主阵区及国家4A级景区司马迁祠附近,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是构建南部精品乡村旅游线路的支撑点。把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
请您补充!(图片自拍及网如侵告诉删)
作者侯印来,韩城杏花村人,曾教小学初中高中语文。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语文学会会员。中语会教研教改研究中心研究员,四届理事。全国中语会阅读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中教育信息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湖南徐特立教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发现》杂志社记者、副理事长等。参编出书十余部,在《语文教学通讯》等发纸文约百篇,在《中国诗歌网》等发文千余篇,获奖三十余篇(部)。部分简介见《百度》《今日头条》等。
电话:19945230575
维信:wxid_rc3l3lymiqoq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