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农房改善中找到农业发展岀路?
——来自大丰区小海镇的调查
推进乡村振兴,改善民居状况,实现对空、旧、零、散、危居房的折、迁、转、建、修,有益于改善民生,有利于脱贫改貌,这不仅是土地集中流转的需要,也是实现农业条田化、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把零散的农户集中到现代居民集中点居住,居住的环境更好了,配套的生活服务设施更加优越齐全,社区综合服务为居家养老提供了可能,同时原来的老宅基地通过置换或复垦,又能获得一定的迁居补偿,许多贫困农户多年期盼进庄园、进集镇,住县城的梦想,在政府的优惠和扶持下,终于好梦成真,这是一举多得,失地和得地者双赢的好事和实事工程。小海镇唐中村五组吴正坤有3间平房,年久失修,早就打算搬到海团小区,但由于资金不足,加之12亩承包地缠在手上没人肯要,因而一直居住在交通不便的吊角田中间。民居房改的新政公布后,他主动报名,折房退田,迁往海团小区。经过有关方面测算,他的旧宅占地200平米,新宅为120平米,土地按每年每亩900元流转金计算,加上折旧费用补贴,总金额达146800元,搬进新居后他只需支付20000元就行了。土地流转协议一直签到2028年,也就是说以后每年他都能按时拿到10800元的固定收入,且5年上涨5%。吴正坤说:到了街上我打算开个家电维修门市,妻子进厂打工照顾小孩,全年收入有望比过去种田番一翻。
要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小海镇是大丰区有名的纺织业大镇,这几年吸纳的农民工有5000多人,进厂农民一般年收入都在5~7万元。不少农户都愿将土地流转出来,供大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而大户作业的机械化程度高了,劳动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产岀效益平均比过去提升了20%。小尚海新农村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农民土地的托管方,以一手托两家的角色解除了农户流转土地后的后顾之忧,也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新型农业经营者解决了成片土地拿价高,拿不到等实际问题。
盘活存量土地资源,荒闲十边隙地、林地资源、水面资源,村级集体资产等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渠道。温泉村将集中流转的土地复垦后,剩溢了186亩农田,每年给村里带来195300元收入,他们又将失地农民工组织起来成立帮工队,光是从农园务工的收入就相当于过去农民种田收入的两倍,农民群众兴奋地说:“还是跳出土地天地宽,丟了土地来钱快。”
大丰区乡村振兴促进会小海镇分会
202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