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教导
文/王宇鹏
父爱是山,为孩子擎起一片祥和宁静的晴空。父爱是海,让我们生命之舟不会迷茫失灵。父亲的原野含蓄深沉凝重旷远。不论我们多大年龄,也无论与父亲空间距离或心理距离有多远,潜在我们心底的父爱总让我们倍觉温暖,让我精神清明。读懂了父亲这本书,我们就读懂了大半个人生。
我的第一次挨打不亚于《红楼梦》中贾政打宝玉。那是我六岁时暮春的一个中午,我眼馋口渴,看到邻居老伯在地边栽了准备打籽的萝卜栽子。我瞅着没人,就偷拔了一个吃,掰开尝了一口,萝卜糠心了,我就直接扔到河里,用脚将土抹平。没承想还是被老伯发现,他满地大声叫嚷。顿时,我的脸火辣辣的。等到父亲从单位回来,得知此事,他二话没说,直接关了楼门后门,拿出一把刀子,一脚踩了我,要剁了我的小手。在母亲和大伯再三的劝解下,我回了话,做了保证,父亲才饶过我。然后,他拣了自家最大的萝卜,去河里挑了一担水,给老伯栽好了萝卜栽。然后引我去给老伯赔了罪。那次刻骨铭心的教训让我知道:今生,万不敢干违规的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记得我在西峪献殿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放了学,那个河西“蔫怪”王荣怂恿和我一起偷了其他学生的蓝水笔。事发后,冀老师一边饱打了主犯王荣给我立规矩,一边耐心教导我做人道理。放学后,在漠漠的秋空下,我穿着短裤低着头,一个人走在回家的山路上,顿时感到万念俱灰,心想今天免不了一顿暴打。
回家后,父亲不动声色,他看着我胆怯地吃完面、搁了碗,让我扛了小镢头陪他去挖地。我俩一边挖地,他一边给我讲惯娃娃害娃娃的故事:那个经常站在高树杈给路人撒尿的熊孩子,用尿淋湿了过路的儒生,儒生反欺哄说孩子尿得好厉害,熊孩子未能得到及时恰当的教育,后又攀援在两树杈间撒尿淋湿了霸王项羽的头,项羽大喝一声,用力将两树分开,那熊孩子当即被劈叉成两半。父亲话语言简意深,让我终生受益。
念小学五年级时,我就被父亲转学到大荆小学读书。学校组织清运垃圾劳动。班主任屈正运老师要求街道住的学生每人拉辆架子车。我因患疥疮,走路极不方便,向父亲哭诉后,父亲让我先去上学,他随后借了一辆架子车径直拉进校园,说要帮我班清运垃圾。王鼎石校长赶紧劝住,说孩子有特殊情况可以例外,劳动教育和集体观念培养是针对小学生的。老校长让我父亲留下架子车,人赶紧回单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父亲工作实践能力强,深得业务领导的认同, 一九八八年他以副业工的身份参加全省水利系统转正招考。机不可失,他日夜攻读专业理论知识,田间地头劳动累了,他便带着水电专业书本在地头学习。在考前十多天,他少食少睡,硬是凭着精神信念支撑他刻苦攻读专业知识技能。水电局局长们轮流来劝他休息,强制他喝安眠药,担心他学得精神失常。考试结束,他未向任何人打招呼,想着趁雪夜卷铺盖由板桥野人沟赶回老家,怕成绩不理想,自己丟人又让领导为难。局长知情后,亲自来安慰他,做他思想工作,让他放宽心: 只是一次成绩而已,不代表什么,让他目光要放长远些,不要有思想包袱。第三天成绩公示后,他获得了全地区第三名的好成绩,局长们也被父亲的成绩感动得落了泪。他年年被评为该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父亲的辛勤耕耘和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父亲常劝导我们说: “要立志求学,踏实做人,将来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我上师范,妹妹上省农校。父亲工资难以维持我们上学,他白天工作,晚上趁月夜和母亲开荒种田,利用假期挖了半个门前坡,带动乡亲们种天麻劳动发家致富,卖了天麻供我们姊妹三人求学。我上师范的第二年的一个星期天,晚饭时,我刚从阅览室读完文学评论回到集体宿舍,突然看见父亲坐在我的床铺边。他见了我,上下打量了我一番。我说一块去校食堂吃饭,他却说带我去校外饭馆。我有点意外和眼热,心想:一贯艰苦朴素的父亲怎么会想到带我下馆子?到了刘师傅面馆,他给我要了份肉炒炝锅面,父亲自己则要了一小碗水煮面。他说水利局一行人去丹凤竹林关和庾岭水库考察学习农田水利基建,利用时间顺路过来看看我。临走前他执意给我买十三钉的白力士运动鞋,要我换掉已露出脚趾的旧鞋,父亲说再朴素节俭也要在人面前活得像个样儿,别让人笑话。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我们姊妹参加工作,父亲总是以自己正直勤奋干净的工作态度影响着我们。他教导我们:粗茶淡饭求得四季平安,敬业守规只为心安理得。人一辈子要见钱不眼红,工作要勤恳,做事要有担当,为人要谦逊踏实有自尊。
父亲退休回村里任村干部,他和乡亲们疏通河道,整修河堤,修路架桥,盖村部、建校舍,治理滑坡,积极落实国家富农政策。他经常顾不上吃饭,有了烦恼彻夜失眠。他长期带病工作,多次昏倒后被村干部从工地搀着回来挂吊瓶。二零零九年村里要修高速路,他含着热泪带头拆掉了自己拼了命盖起的九间院房,努力协调政府和群众的关系,艰难推进工作。当时人们思想混乱,眼界和思想发生剧变,面对利令智昏的混乱现实,他坚守原则和底线,在谣言中伤中挺起瘦硬的骨头,清廉正直勤勉工作,在复杂艰难的环境中吞泪含冤忍辱负重,将维稳工作做到了极致。树欲静而风不止,但他总象老牛一样负重前行,他总是以自己敬业的态度和责任的担当,为孩子们树立了做人的标杆。他清贫一生,艰苦创业,做人做事无愧于天地良心。
坚韧顽强的父亲在两年大病住院期间,还委托我将他六百多元党费交给村支部。大病初愈的他,一定要扎根故里,重建栖息的新家园。
2016年,七十多岁的父亲历经身体大磨难,为了在故乡落脚,他征得镇政府和路政部门的理解支持,在高速路桥下侧修得几间能遮风挡雨的简陋房子。千难万难他也极少让我们帮忙,他告诫我们要安心工作,他却一个人默默承受身体劳苦和精神磨难。回归土地,父亲衰老的身体扎根故土,他整个人便焕发生命热情,他抡起八磅锤砸石奠基,打了二尺新镢头开荒种田。身体劳苦使他精神得以充盈愉悦,是劳动让他变得坚韧顽强。在他身上我更多地看到一个农村人顽强向上的生命本色,认识到作为父亲的坚韧和勇敢,认识到人活在世上生命的尊严和精神的力量。
每到秋天,父亲的原野豆荚满地,南瓜满园,火红的辣椒和饱满的西红柿则是对他艰辛劳动最大的回报和最高赞誉。自足的他一有空闲便默默阅读《圣经》,以求得思想的清明和精神的安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每每看到父亲以瘦硬的身板擎起人的精气神时,我的敬意自心而生。他无声胜有声,在他以身作则的潜移默化中让我们子女懂得人生的真谛和活着的责任和意义。他的人生是一本书,这本书成为我探索人生之路的方向和动力。和他一起劳动生活,我很知足,也很懂感恩。人生的荣华富贵都是过眼云烟,不管这个世界怎样的天道沦落,但父亲的教导总是暖暖地让我铭记感动一生。我爱稻湾,因为这里是我的根。我更爱父亲,他让我懂得了人应有生存的道义和光芒。看着父亲辛劳瘦硬的背影,我还哪里有理由懈怠人生,哪敢向困苦低头。
【作者简介】:王宇鹏,男,汉族,陕西商州人。青年文学家作家杂志社理事、麒麟书会副会长、麒麟作家联盟副主席,商洛作协、评协、诗协会员。作品入刊《青年文学家》、《当代文学家》、《当代作家》、《九天文学》等刊物。有10余篇作品在杂志《当代文学家》《当代作家》获一等奖。
【老丫文苑 :创始人】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



金牌主播朗诵热线:
传奇: 13436847700
智昊:13756148336
阿桂:13943822385
天乐:13991678287
(备注: 作者可以选择您自己喜欢的主播老师为您朗诵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