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 文:梦游百味斋

作者简介:孙文,大专文化,高级政工师,中共党员。长期从事公文写作、新闻写作、文学创作。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黑龙江省诗词协会、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地方文学研究会理事,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会、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出版代表作《穿越心灵的步履》,曾任哈尔滨市解放70周年纪念文集《传承与传奇》副主编。曾任哈尔滨市委史志和齐齐哈尔市建党百年征稿评委。有诗作选入《燕京中国精英诗人榜》《中华诗人年鉴》《当代中国诗人精品大观》《黑龙江当代诗词•男子百家》。作品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民兵》《中华诗词》《新时代党建》《诗词月刊》等,征文曾获得相关奖项,获“雅韵精华•诗会百家”诗词一等奖,《联斋》优秀诗联家等。

西江月·梦游百味斋
百味溢香慢品,一生感念精淘。平常却有浪头高。怎忘故乡山道。
自我铺宣绘画,恩人助力搭桥。迎风沐雨展风骚。解锁何须金钥。

一
农历乙未羊年春节的七天假日刚过,天上、地上、水上,贯穿南北东西的运输大动脉仍然承受着不同服饰、不同年龄、不同口音熙熙攘攘涌动人流的压力,返乡的农民工又陆陆续续地走来了,探家看望父老的游子们又恋恋不舍地踏上了征程,上班族又按部就班地给这座城市交通带来了早晚高峰。从尽享传统节日中复苏的人们伸了伸腰,爽一爽神,带着微笑、祥和与祝福,精神饱满地又紧张忙碌起来。
商家店铺门前春风舞动彩旗飘,锣鼓声声东北大秧歌扭得欢,在红底金字对联和大红灯笼的呼映下,正张罗着开门迎客。与往昔相比,人们似乎理智了许多,治理雾霾、呵护全国文明城市,居民鸣放鞭炮的明显少多了,不过图个开市大吉大利,商家店铺还是在门市前放起了“大地红”“开门红”,噼噼啪啪声伴随一股刺鼻的硫黄烟雾过后,真的铺就了一块“红地毯”……
在开了关,关了开,只换匾额不换屋,多如牛毛的商铺中,我看见不远处一家新开张的店铺,蓝漆鎏金凹字匾额上苍劲有力的“百味斋”三个大字。心想一定又是一家美食广场,可当我走到近前,只见门旁墙上镶嵌一块黑色的大理石上金黄色的隶书醒目地写道“人生百味知多少,欢迎惠顾答案找”,落款是:百味斋文化传媒公司,2015年2月25日。
我随着络绎不绝的人群,走进了百味斋。“味道”一下子充斥了我的视觉神经,按板块思路设计,分别设有故乡味道馆、爱情味道馆、怀旧味道馆、家的味道馆、梦想味道馆、男人味道馆、女人味道馆、生活味道馆、思念味道馆、过年味道馆等展馆,可谓味道大全。每一个馆既各成一体又相互照应,如同孪生兄弟姐妹紧密相连,可见店老板的独具匠心。而从那重量级的综述里,按一字千金概算足有六百万金,又尽显店老板的大家风范!
当我得知百味斋老板是退休官员,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创办的独资公司,完全是服务他人、回报社会公益性的时候,油然而生敬意。

二
我戴上耳麦,聆听讲解,看着图文并茂的展览,静坐演播厅观看精彩片段。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自己的感言,带上百味斋人生百味的答案,细细咀嚼旅途人生,深深陷入情感味道的思索。我无法精深全面地概括味道,只好用事实的片段来诠释。
有人说,故乡的味道是甘醇的陈年老酒,思乡的时候喝上一口让你陶醉;有人说,故乡的味道是溢香的泥土,唱响了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生命的歌;有人说,故乡的味道是常青树的根,飘向远方的叶片总会回来的……而我还要说,故乡的味道就是印在脑子里、刻在心底的一张永不变的底片。我常常独自一人临窗远眺故乡的方向,翻动深藏骨子里的这张底片——依山傍水的老屯,镶嵌在山坎下的泥草房篱笆墙,袅袅炊烟披上神奇的面纱;屯前那片开阔的草甸子,猪马牛羊饱餐的牧场;屯西那条日夜流淌的大河,白帆桨声唱渔歌,冰河上跑着马爬犁;河套深处传来猎人清脆悦耳的洋炮声,划破了旷野的寂静;岗上的玉米大豆高粱翻绿浪,畦田里的稻谷飘清香;远近有名的小叶张苫房草,垫鞋取暖的靰鞡草;夏季里,蛙声伴你晚餐与入睡,冬季里围着火盆讲故事到三星偏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们也活得很滋润。还有那阴森可怕的东大沟、森林王国般的坟地、游击战的柳条通、挖沙坑垒沙堡扣沙洞的沙坨子、赤身裸体戏水的稻壕,传来孩子们天真欢快的笑声。如今,老屯变了模样,白色水泥路面直通屯里,草甸子变成了一畦畦的水田,家家户户的砖瓦房盖在了岗上,五十年前姥爷家的三间泥草房虽已弯腰驼背却仍站立风中,老人和儿童组成了留守大军。还有,东大沟平了,西大河瘦了,北坟地没了,南沙坨子小了……从县城通往大顶子山航电枢纽的公路从老屯东边经过,屯子里通了营运的小汽车,出行更便利了。我在弟弟和亲友的陪伴下,找寻当年的影子。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的山和水。我为老屯沐浴春风,伴着梦想的富庶而祝福、而骄傲、而感叹,老屯仍然定格在那张不变的底片上。这就是我的故乡的味道。
说起我的爱情的味道,没有当今的浪漫,没有当今的开放,没有当今的变数,就是“炒菜少放盐少放味精”的平淡。当介绍人引见我与老伴初次见面时彼此涨红着脸,初恋约会时彼此相隔三尺远,热恋相依时涌动的热血被理智的约章挡住。订婚照上的比翼齐飞,是彼此商量写下的誓言。记得那年的八月十五,父亲母亲为我们举办婚礼,单位还专门送来了一对大镜子,镜子下方密密麻麻刻上同事的名字,一份重礼是六十多元钱的六个晶体管半导体,盖有党支部印章的马恩列斯毛选集。夫妻好比连体鸟的一双翅膀,只有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才会飞得更高、更远。婚后,干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对家庭负责的理念,给爱情注入了新的动力。工作的转换,致使两地分居,长期在外,教育儿女、操持家务的重担落到了她一个人的身上,苦了她,累了她,但她从不抱怨,从不扯我的后腿,无声地支持我、鼓励我。两口子过日子,没有勺子不碰锅沿的,不过我们没有长期的冷战,如同放二踢脚乒乓两声也就过去了。如今,我们彼此执子之手、风雨兼程地走过了四十多个春秋,爱情的表达,变得更为平实和平淡,为对方端上一杯水,送上一句叮嘱,捶捶背,搓搓脚……没有爱情天梯的壮举,有的仅仅是爱情在无言中,爱情在细微处,爱情在日常的生活里。每当我下班回到家里,老伴儿已为我剥好了松子仁或瓜子仁,送到嘴边让我吃掉。进了屋脱鞋习惯鞋尖冲里,不知什么时候她摆放向外了。有时,我看着老伴的身影在想:“都这把年纪了,老伴儿呀,我能为你做点啥?”这就是我爱情的味道。
提起男人,就会想到男子汉这个词儿,还有与之相匹配的高大、伟岸和敢于担当。我曾说过,父亲是座山,是傲立苍穹的大山,战酷暑、挡严寒,艰辛困苦不弯腰。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前参加工作的,从屯里出来,几十年一直在县粮食系统工作。父亲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常常是早出晚归。父亲打一手好算盘,在统计报表上大显身手,又练就了付粮“一戳成”的技能,当个主任总是干在前头。为五保户定期送粮又是父亲下班后的乐趣。父亲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几毛钱的奖状挂在墙上一排,多了几份荣耀与喜庆。休息日时父亲也闲不住,不是骑自行车去江边、河边为家人打鱼改善伙食,就是带领我们兄弟去山里、草甸子捡柴火。父亲乐善好施,亲朋好友都很敬佩他。我的岳父在退休的前一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别人说他是个老积极一点也不假,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制油厂工作时常年高温作业,掉下地沟摔断肋骨也不吭一声,在粮库当保管员下班后蹲在地上捡散落的粮食粒。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却得到工友们的赞许。这就是我所认知的男人的脊梁、男人的追求、男人的性格、男人的气概、男人的味道!

母亲,是成熟女性的代表。歌颂母亲的文字屡见不鲜,但却是百读不厌。我曾说过,母亲是条河,纳溪水,汇涓泉,偌大的包容,坚韧的毅力,无私的奉献……我们哥仨都出生在屯子里,那时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既要照顾爷爷和奶奶,又要照看我们,还要下田劳动,可谓里里外外一把手。屯子里的人都说母亲要强。家搬进了城里后,母亲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纳鞋底、做面包、压挂面、摊煎饼、晒粮食、捡烧柴……付出了很多辛劳。这就是女人的高洁、女人的无私、女人的伟大……女人的味道!
三
百味斋里的展馆太多了,我突然感到自己的眼神有点不够使,心想不如用随身携带的摄像机先来个录像和照相,回去再慢慢品味。于是,伸手去挎包里拿摄像机,手被床头板挡了回来。原来竟是一场梦啊!梦醒时分,这百味斋不就是天之骄老师发表在江山文学网东北社团的《味道》组诗吗!没有睡意的我,连忙起身,开启电脑,拜读起《味道》来,也扫视了自己的跟评:“羊年正月初七店铺开张,想不到老师的‘百味斋’也开张了!没有深厚的积淀,没有哲理的思维,没有透彻的感悟,就没有如此精美的诗!谁要缺了‘味道’,就到天之骄老师的‘百味斋’来!”
天之骄老师《味道》组诗,道出了人生百味、情感百态,给人启迪,给人思索,给人感慨……说来说去,我突然想起了三字经的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啊,每一个人都是一位自我人生的调味大师,酸甜苦辣、香臭涩咸,都是自我调制;每一个人都是一位绘画大师,人生旅途或顺或逆,或浓或淡,或红或黑,都是自我描绘的图画。我们要从《味道》中汲取精华,接受传递的正能量,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一句话,就是做事一定要讲事理,做人一定要有人味儿。
哈哈,这就是我梦游百味斋的味道!
巴彦诗词楹联协会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