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云南省一级一等完中宣威六中麒麟分校(帅亚高中)自创办之日起,就将孟国泰先生创立的“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的“价值理念”(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让不同的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让不同的人共建同一个和谐社会)确定为学校的“办学理念”。迄今为止,已经有诸多具有“鲜活个性,快乐灵动,和谐向上”的学子脱颖而出。昨天,高二一、二班组织了高快作文(2022年北京市高快作文《学习今说》)活动,今选高二一班学子“高快作文之星”李汶萍的佳作,以飨读者。
古人言,学习当有三种境界:一问,二品,三实践,层层推进,乃成最高。而在此道路上布满了荆棘与挑战,学会“贯穿古今,融会贯通,寻找真理”,炼化此三境界,学习方可得成就。
一“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问,乃学之始也。一个问题,大到宇宙之阔,小至尘埃之微,都有可问,有可思,有可学。
提出问题是学习的第一步。有人说,回答出一个好的问题,不如提出一个好的问题。而在我看来,当你有所思有所悟时,却百般思而不得,于是,你会发问,积极的跳身傲游于知识海洋中去探索追寻,然后一个个答案的轮廓慢慢浮于眼前。回望历史,如果没有牛顿被苹果砸后引发的“问”,也就没有著名“万有引力”的“答”,所以,古今中外,凡学,必从问而始。
二“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当哲学家苦思万物之源时,当作家把世间万物写入书页时,当诗人把生活提炼为一句句诗时……眼前、手边、脚下的万物都演化为他们心中最本质的一切,焕发出五彩的光芒。而学习虽涉及各个方面,但寻其蛛丝马迹也能寻找到最本质的解释,品其本质,然后从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又皆所是不同。
通过细细品,我们又会发现万物各有各的光芒,各自散发异彩。诚然,我们的求学之路更离不开“品”,当我们把不同的“品”集于一“品”时,又将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格物而品之,方可谓如此,问而品,品而知,方能更进一步
三“实践”,纸上得来终得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古往今来,人们追求学问的出发点在于提升自我,感受世间万物之奇妙。问的必经路在于品,而最终的落脚点,便在于实践。经过实践,方能知晓万事万物发展之根源。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寻经问典,勤学古籍,博采众长,踏遍山河而寻之,尝遍百草而试之,经此实践方著名书,由此可见,知行合一、切身实践的重要性。
问而不品,是为拙;品而不行,是为谬。敢实践,有实践,真实践方可成学问。学不可以已,在于不停问,不停品,不停实践。问而则品,品而则践,学至所成,今说学习,至于此。
作者:李汶萍(帅亚高中高二一班)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