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村志的农民彭让
文/曹建文
难以置信一个没有多高文化水平,在村里当了半辈子干部的村民,竟然编写了本村的村志,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人是沙河市刘石岗乡大坪村的彭让。
彭让出生于1940年左右,在本村民办小学第一班读了四年,便参加了生产劳动,1954年全家加入了农业合作社,成了村集体中的一员。随着村子的发展他也茁壮成长起来,先是加入了共青团,当过会计 ,队长,副村长等职,后来入了党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2000年已年过半百的彭让,一边在家里务农一边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正月十六这天,安河村的彭河魁来大坪村抄家谱,到了彭让家详细介绍了自己编写家谱的过程,彭让因此深受启发,对彭河魁的精神表示钦佩,他能为家族写家谱,我为什么不能为本村彭氏家族编写家谱呢?经过深思熟虑当天下午就开始挨家挨户登记人名,然后按辈份顺序编排。 2003年2月28日,彭让拄着拐杖步行到彭硇村,在彭未祥家里找到了高祖彭雷世系家谱,然后与大坪村彭氏家谱联系上,整个家谱便有了眉目。2005年3月5日,再次来到小仓村抄家谱,3月25日,他来到东郝庄铁矿和权村 抄家谱,在矿招待所住了两天才回了家。
在编写家谱的过程中,彭让萌发了编写村志的念头,自己从单干到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经历了四清,文化大革命运动,再到土地联产承包,对村里的情况非常熟悉 ,所以就开始搜集各方面的资料,为了更加规范编写村志,2006年6月21日,特意请教了在沙河市机关工作的表弟李宗爱,真不错,李宗爱送给他《李石岗村志》,《孟石岗村志》及《显得汪王氏家谱》等三本书,这下可帮了大忙了,彭让觉得如虎添翼。 2010年的时候,他把编写村志的情况向时任村主任彭会民做了汇报,得到了彭主任的大力支持,在村委会成立了村志编撰委员会,彭让任主编,李宗爱,冀彤军,郝志军为顾问,由彭书芳彭忠国等12人组成编委会,在原沙河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冀彤军的具体指导下,编委会分工合作终于完成了村志的编写工作。
2013年12月,一本崭新的《大坪村志》问世了,了确了彭让先生的心愿,也为沙河市地方志百花园里增添了一朵艳丽的奇葩。 作者简介:曹建文,1966年出生于信都区曹演庄社区。1982年邢台五中毕业,1987年邢台彩色印刷厂工作,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进修,1996年-1997年邢台日报,2002-2003年邢台广播电视报,在邢台日报、牛城晚报、邢台广播电视报发表作品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