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的双泉村
文|刘平(宁夏)

看了蔡全禄先生的摄影作品《美丽的双泉村》的开篇文章,还有那些鲜艳夺目,五彩缤纷的照片镜头,引起了我的一些怀旧心绪,让我感慨万千,浮想联翩。
双泉村,位于固原城西南十多华里地,老地名也称孟家沟。因沟内有个双眼泉水而得名。“双泉村”代替了孟家沟。在我的脑海里,我一个人的思维中,双泉村与我有千丝万缕的瓜葛和机缘。进了那个村子,能遇到的人,十个中几乎有九个都在“亲戚”之列。
双泉村的“双泉“,流淌出清澈如甘醴的矿泉水,比超市里卖的瓶装的矿泉水,要清洁纯净的多。此泉水慈养浸润了夲村几辈子人的咽喉与肚腹。一茬又一茬人就是饮用此水长大的。如今成了当地人最宝贵的,有历史价值的重点保护的文物品牌了。村民们早已立碑纪念。原州区影协主席祁学斌先生就是夲村人。由他亲自执笔撰写的碑文,刻石立碑于泉水之傍,记录了双泉水和双泉村的历史根源与人文价值。

这个村子是我母亲的出生地,她生于此地长于此地。此处也是她舅家人居住的村子。这个双泉村,既有我舅家人,也有我母亲的舅家人。我舅舅姓秦,她舅舅姓祁。她的舅舅自然而然就是我的舅爷爷。
母亲的舅舅老弟兄六人。我的六位舅爷爷生育了十多位我的姑舅爸。他们祁氏家族在此地是老户,生活在这里的历史已经年代久远了。祁姓之人,就是该村的最大族戸。
祁家是我外奶奶的娘家,是我妈的舅家。秦家是我妈的娘家,是我的舅家。娘家套娘家,舅家套舅家,亲戚连接着亲戚。“亲戚沟”,在我的思维中便是如此形成的。
孟家沟翻过西山是老庄沟,翻过东山是柳沟,三道大沟组合成了双泉村。我想象中的“亲戚沟”是中心,原先的大队部,如今的村委会,一直都设立在此地。
双泉的两个泉眼,在我舅舅家门前很近的河道上。已经用水泥箍砌成大口圆井的形状了,加上了井盖。村民们当成了神泉圣水保护起来了,成为村子的风水宝地。
我从襁褓中到丫丫学语期,就由母亲抱在怀里,每年去几次双泉村。她转娘家,我浪外爷外奶家。到我会走路时,先由母亲拖着领着,以后我就独自行动,正月里给外婆外爷拜年,五月端阳节八月中秋节,去“追节”。还记得起,孩提时母亲拖领我给外爷拜年时,姥爷爷掏的压岁钱,是三枚麻钱子,两枚铜子儿或一枚铜板。那还好民国时期,巿面上流通的货币,麻钱子、铜子儿和大板(也称铜板),还可以当钱使用。姥姥和姥爷下世后,到了舅舅和舅妈这一代,拜年之礼,照旧执行,从未间断过。
人常说三岁记老呢,我在两三岁时,外爷爷给我捉虱子挤虱子,把我衣服脱光,精身子放到洗脸盆子里,为我洗澡。八十年了,我还记忆犹新。
每个人的一生一世,最亲近的老人,除父母之外,就是舅父舅母,姑父姑母,岳父岳母。这几家人,就成了“踏断门槛”的亲戚。中国人是最讲究文明,懂礼节的。从古到今,一代又一代,接辈传辈,给舅家姑家岳家拜年,似乎成了根深蒂固的人情礼仪,不成文的制度。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无论何时何地,任何人家的红白喜事上,所有的客人中,唯有舅家人最尊贵。最受人尊敬,是贵宾中的贵宾,是坐上席的人。
自小至老,我便成了双泉村的常客了。去“亲戚沟”探望亲戚,成了我的一项不可推卸的义务,责无旁贷的任务了。从零岁到八十多岁,从三里铺到孟家沟这条路,我来来去去走了无数趟,留下了我的数不清的足迹脚印。
今年正月十四日,我的一位舅舅驾鹤西游,仙逝了!我们兄弟几人到灵前吊唁,戴孝帽送他入土为安。四月二十四日,是舅舅去世一百天的忌日,又去双泉村给舅父磕头祭奠,八十多岁的老外甥,为他烧了百日纸。
以前的双泉村,是个离城区十余里远的乡间村落。村南头的南湾小队,紧靠着六盘山余脉香炉山北麓,偏僻而荒凉。山路荆棘满目,村北头荒山秃嶺,沙石土路,进城极为不便。
如今的双泉村,早已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脱贫致富了,村民们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旧貌换新颜。由于固原市城区不断的翻新改造,扩建扩展,这个村子成为市区边缘地带了,与城区连接起来了。成了相连畔的近郊近邻了。一条宽阔的水泥大道,蜿蜒曲折通进了固原市。双泉村柳沟梁岇,与固原城的“印把子"一一古雁嶺遥相呼应。
党的富民政策深入人心,新时代新农村建设也在蓬波发展。双泉村变化日新月异,砂石土路建成柏油水泥路。秃山土嶺变成了花果山,野菊花,山丹丹花,芍药花,红黄蓝白相间。山花烂漫,山明水秀,满眼翠绿,暗香袭人。砂石河道绿树成荫,河床绿茵覆盖,小溪在河谷中蜿蜒流淌,清流淙淙。人工建造与自然形成的小湖小坝,鱼跃虾游。双眼泉之外,还有几处山泉,清水涓涓,湖山相影。紫花苜蓿连一片连一片,各色各样的鸟雀,叽叽喳喳,呼朋唤友,在树稍头扑腾着,跳跃着,呢呢喃喃鸣唱着。花翎长雉美丽的锦鸡,呱啦鸡,鹌鹑鸟,驹狸猫,野兔子,各种小动物。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活跃在山洼林间,啾啾啾觅食。湖畔垂钓者悠闲雅静,稳盯吊竿,目不转睛。林荫道上散心的几位老人,漫步聊天,畅谈晚年的幸福安康,优哉游哉,心旷神怡。
双泉村南端的杨家山,是该村的一个小队,现已移民搬迁,建修成杨家山公墓。墓碑林立,松涛阵阵。孟家沟西梁山上修筑了一条市区直通公墓的 宽畅大道。
2022年6月18日,原州区摄影家协会在此地举行的“新农村,新双泉"摄影展采风活动。影协主席祁学斌,副主席陈锦凯,副主席蔡全录拍摄的照片,报道了双泉村人的音容笑貌,双泉村环境优美的新气象。
蔡先生拍摄的“绿色满目”,“湖水清澈”,“环境优雅”,“百年古树”,“双泉古址"等等,丰富多彩,精辟醒目,美不胜收,是记录了双泉村新时代新面貌的最美丽的画卷。
一遍又一遍的欣赏那些镜头,让人心境开阴,心潮澎湃,眼界大开,重新认识了双泉村的美丽优雅。双泉村成了一个很理想的修闲渡假村。
蔡先生的照片中,有位手捏核桃,戴眼镜的白胡须老人,他是我的一位姑舅爸。
祁学斌是我妈的姑表侄儿,我们两人见了靣,还可以称兄道弟的交谈一番。
“两个老烟枪”镜头中的一位,姓李名发荣,他就是双泉夲村人。与我都是属兔子的,我是已卯年的,他是辛卯相,他是我的一位忘年交朋友。
透过摄影师的作品,让我看到了双泉村未来的美好前景。据说,上面派来驻村的第一书记郭勇同志,还有西北机场的驻村工作人员,工作认真负责。他们怀揣使命,胸怀大志,抱着彻底改变双泉村生态环境的宏伟梦想,踏遍了夲村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勘察道路,设计景点。兴味十足,信心满满,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借助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动广大村民,献计献策。要让全村人的绿色的梦想茁壮成长,正在筹划把该村打造成旅游产业的模范村。
在我的想象中,再过两三年,假若我的健康状况允许,年届米寿的我,再次走进这个村子时,看到的将会是,“亲戚沟”生机盎然,孟家沟色彩斑斓。:全村人的欢歌笑语,梦想成真。犹如世外桃源一般样的双泉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