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向前,泰州市作协会员、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作协理事,一直对文字有着别样的情愫,先后发表文学作品200余篇,10多篇作品获奖。
“来来”离开我已经整整10个年头。虽然时常劝慰自己:忘了它。可是,隔三差五,依旧心灰蒙蒙的,想起那揪心离别的一刻、想起那段不凡的情缘……
“来来”是2008年深秋的一个晚上来到我家的。是朋友杨先生为感激我传授养殖经验特地送给我的一条狗。杨先生把它从车上一弄下来,我便迫不及待的打开纸箱目睹它的“芳容”。不知它是刚离开母亲感伤,还是一路颠簸劳累,一直蜷缩在纸箱的旮旯边。我小心抱起它,也许是受惊吓,也许是人生地不熟的缘故,它朝我“汪汪”大声直叫,我姑且将它放在地上,任其在地上自由走动。
放下后,它便在养殖场的过道里来回踱步,眼睛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适合它安家的地方。此时,我不由细细地打量着它的身材。瘦削玲珑的脸庞,两只炯炯有神似乎会说话的眼睛,一身金黄夹杂少许黑毛的外衣,尤其那峭立的耳朵,就像县官老爷乌纱帽两边的长翅,走起路来一晃一晃的。颈项一周全是白毛,就像一条白围巾圈在颈上,点缀得楚楚动人。眉宇间和嘴唇上镶嵌着一簇白毛,简直是锦上添花、相得益彰,更加显得它的美丽和高贵。杨先生告诉我这是苏格兰牧羊犬时,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难怪这么漂亮!”
那时,我最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它取个名字。此时,家中共养了五条狗,因为狗多,当场难以如愿。晚餐时间,我联想到当地的熟语“猪来穷,狗来富”,联想到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名字,心存养殖场“大发财来罗”的期盼,便将五只狗分别取名为“大大”“发发”“财财”“来来”“罗罗”。因为它是杨先生送来的,自然就将“来来”这个名字给了它。
晚饭过后,我便给“来来”准备床铺,没想到,它早就自行找好了地儿,悠闲地睡在一个干净的蛇皮袋上。一家人为它爱干净、会料理而啧啧称赞!
“来来”到家的第一个晚上,让我辗转反侧,喜忧参半。喜的是拥有了这样的名犬而兴奋,忧的是名犬的嘴肯定很挑剔、如何准备其饭食而愁。没想到,第二天早晨起床,只见“来来”在其他狗吃的盆上正吃得有滋有味,我的顾虑从此荡然无存。
“来来”是个善良懂事的“大丈夫”。从不挑食,也不捂食,更不会抢食。饲喂时,总是被其他四条狗一抢而空,总让人怜香惜玉、常动恻隐怜悯之心。为此,我特地将“来来”的饭食放在一旁,可那四个家伙吃好后,还要抢占其食物,“来来”总是摆出“大丈夫”的风度,既不动火,也不争斗,好多时总是饿着肚子。
“来来”是个讨人喜欢的“好伴侣”。将其圈养时,从不反抗,安于束缚。将其放养时,总要脚前脚后,缠绵徘徊。尤其我上班时,它总要送上一程又一程,在我再三驱离下,才肯止步,还要原地眼巴巴地目送我远离视线后,才肯回家。当知道我上下班的必经的道路后,每天下班时总是按时到村口等候。接到我时,不是用脚抱住我的腿,就是用嘴舔着我的手,那种兴奋、狂热劲儿着实让人感动。要不捋捋其卷毛,拍拍其额头,亲热一下,其总不肯罢休。
“来来”是个守家看家的“好管家”。纵然有铁将军把门,他也丝毫不肯离开半步。羊从羊圈里溜出来,从不咬羊,总是第一时间发出最强音,通知主人将那些不受束缚的“家伙”圈起来。只要是生人来了,总会叫个不停,提醒主人。因而,听见“来来”的叫声,就让人知道不是羊溜了出来,就是养殖场来了外人。有一次,客人来找我有事,因为我饮酒过度,熟睡不醒,“来来”一直叫过不停,直到我打开大门将客人迎进门来叫声才嘎然而止。客人连连称赞“好懂事!”“通人性!”
更让我难忘的是:2011年1月16日,书记家的儿子结婚,酒足饭饱后,回家便倒床而睡。半夜三更,“来来”大叫不止。我深感不妙,起床一看,原来两个小偷打起我的羊的主意。我灵机一动,将院门打开,直呼“大大”“发发”“财财”“来来”“罗罗”,不到三分钟五个家伙齐刷刷赶到我面前,我使了眼色后,“来来”带着其余四个小伙伴一直追随偷羊者的摩托车到两里开外。小偷只得弃羊而逃,好多人和我开玩笑,应给“来来”记一等功,其他四个小伙伴发一张奖状。
2013年10月,“来来”的身体开始发生变故。他一改常态,先是挑食、少食, 最后发展到只饮水。我深知,“来来”要走了,只是迟早问题。我整日忧心忡忡,生怕它不辞而别。因而,每天上班前下班后,第一时间总要先看看“来来”的情况。
2014年11月4日早晨,我起床第一件事情和往常一样就是看看“来来”。看见它躺在饲料加工间的地上正酣睡着,我轻轻地喊了声“来来”,只见它睁开双眼,看了我一眼,尾巴还摇过不停。我才放心地去拿豆腐渣准备回家喂羊。拿好豆腐渣到家时,我惊呆了,只见“来来”在大口大口的吐着血水,还边尿着尿,我断定它非常痛苦难过,可是,它始终没有叫一声。在离开人间时,双目直盯着我,嘴唇翕动了几下,似乎在跟我道别:“主人,我不能陪伴你了!”然后头一歪,双目未能闭上就走了。顿时,我的心揪了起来,泪在眼睛里直打滚。心缓了过来后,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了杨先生和爱人,“来来走了!”
“来来”啊!你我相伴,短暂七年。你的到来给予我无限的惊奇、欣喜!你的离开给予我着实的揪心、伤痛!你不嫌贫富,不问场所好坏,饭食的好差,忠实地履行看门守家的职责。“来来”,请你相信,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来和去,永远不会忘记我们一同走过的日子,我会铭记那一段永不磨灭的“来”生缘。假如有来生,我还愿与你续缘,重新续写我的“来”生缘。

评论者:史根银,泰州历史学会常务理事、高港区师德模范、高港区五老志愿者、泰州市胡庄初级中学历史高级教师;37年扎根乡村教育 ,他始终信奉这样的名言: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在于奉献,在于蜡烛般为事业耗尽心血,在于海燕般为事业风雨兼程。
唯美的描写、感人的细节和强烈的抒情
读了刘向前的《“来”生缘》,文中唯美的描写、感人的细节和强烈的抒情一下子吸引了我的关注。
文章一开头追忆爱犬“来来”离开“我”已经整整10个年头。虽然时常劝慰自己:忘了它。可是,隔三差五,依旧心灰蒙蒙的,想起那揪心离别的一刻、想起那段不凡的情缘……
接着,交待爱犬“来来”的来历,为朋友杨先生所赠送。
初次相识,我“迫不急待”,要一睹它的“芳容”。不知它是刚离开母亲感伤,还是一路颠簸劳累,一直蜷缩在纸箱的旮旯边。“蜷缩”一词,写出了“来来”的伤感及劳累。“我”小心抱起它,也许是受惊吓,也许是人生地不熟的缘故,两个“也许”准确地道出了它朝“我”“汪汪”大声直叫的原因。“我”姑且将它放在地上,任其在地上自由走,让爱犬放松,体现出对“来来”的人文关怀。
放下后,对爱犬“来来”的动作、外貌和神情描写细致入微,活灵活现,呈现出一幅唯美的画面。
它在养殖场的过道里来回踱步,眼睛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适合它安家的地方。体现爱犬“来来”刚到陌生地真实的内心世界。此时,作者“细细”打量着它的身材。瘦削玲珑的脸庞,两只炯炯有神似乎会说话的眼睛,一身金黄夹杂少许黑毛的外衣,尤其那峭立的耳朵,就像县官老爷乌纱帽两边的长翅,走起路来一晃一晃的。颈项一周全是白毛,就像一条白围巾圈在颈上,点缀得楚楚动人。眉宇间和嘴唇上镶嵌着一簇白毛,简直是锦上添花、相得益彰,更加显得它的美丽和高贵。作者情不自禁,由衷赞叹。突出了“来来”确实惹人喜爱。
然后,作者简要介绍“来来”名字的由来以及与其它四犬“大大”“发发”“财财”“罗罗”的和谐相处的一系列事件,重点突出“来来”的“大丈夫”的风度。
作者集中笔墨所描写的两件事,一是“来来”是“我”的“好伴侣”。将其圈养时,它从不反抗,安于束缚。将其放养时,总要脚前脚后,缠绵徘徊。“我”上班时,它总要送上一程又一程,在“我”驱离下,才肯止步,还要原地“眼巴巴”地目送我远离视线后,才肯回家。“眼巴巴”突出了爱犬“来来”的内心渴望。当知道“我”下班的必经的道路后,每天下班时总是按时到村口等候。按时,突出“来来”时间观点强,爱犬通人性,且它不是用脚抱住“我”的腿,就是用嘴舔着我的手,一抱一舔,真实地再现了爱犬那种兴奋、狂热劲儿。此时作者要不捋捋其卷毛,拍拍其额头,亲热一下,其总不肯罢休。
二是“来来”是个守家看家的“好管家”。羊从羊圈里溜出来,从不咬羊,第一时间通知主人将那些不受束缚的“家伙”圈起来。生人来了,总会叫个不停,提醒主人。因而,听见“来来”的叫声,就让人知道不是羊溜了出来,就是养殖场来了外人。还有两起突发事件,体现爱犬高度的责任心。一次,客人来找“我”有事,“我”饮酒过度,熟睡不醒,“来来”一直叫过不停,直到我打开大门将客人迎进门来叫声才嘎然而止。客人连连称赞“好懂事!”“通人性!”客人的评价是对“来来”最大的褒奖。另一件事更让“我”难忘的是:2011年1月16日,“我”赴宴吃喜酒,回家便倒床而睡。半夜三更,“来来”大叫不止。“我”被惊醒,起床一看,原来两个小偷打起羊的主意。“我”灵机一动,将院门打开,直呼“大大”“发发”“财财”“来来”“罗罗”,不到三分钟五个家伙齐刷刷赶到,“我”使了眼色后,“来来”带着其余四个小伙伴一直追随偷羊者的摩托车到两里开外。小偷只得弃羊而逃。“来来”和它的伙伴们保住了财产。
接下来,作者花了四个段落写了“来来”生病直至去世。它生病了,“我”忧心忡忡,每天上班前下班后,第一时间总要先看看。2014年11月4日早晨,时间记得如此精准。“我”起床第一件事情和往常一样就是看看“来来”。看见它躺在饲料加工间的地上正酣睡着,“我”轻轻地喊了声“来来”,说明“我”此时怕惊吓到它。只见它睁开双眼,看了“我”一眼,尾巴还摇过不停。这才放心去别的事。哪里想到只一会儿功夫,“我”回来了,还是被眼前情景惊呆了,只见“来来”在大口大口的吐着血水,还尿着尿,断定它非常痛苦难过,可是,它始终没有叫一声。在离开人间时,双目直盯着我,嘴唇翕动了几下,似乎在跟我道别:“主人,我不能陪伴你了!”然后头一歪,双目未能闭上就走了。顿时,我的心揪了起来,一个“揪”极言作者的难受度。泪在眼睛里直打滚。
末段,作者抒发了痛失爱犬“来来”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并发出假如有来生,要重续“来”生缘。呼应开头,升华了主题。
记得作家张贤亮在《大话狗儿》一文 援引瑞典人所说,在瑞典,一个人和他的狗也可组成家庭。他们把狗看作家庭成员之一。张贤亮在文中指出“儿不嫌母丑”好像并不确切了,“狗不嫌家贫”倒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确实,狗、马、牛、鸡、羊等等,都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但唯有狗会和人类建立家人般的感情。狗却不减忠心与真诚。所以,喜欢狗的人才会越来越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