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 文:老鱼和小鱼的对话

作者简介:孙文,大专文化,高级政工师,中共党员。长期从事公文写作、新闻写作、文学创作。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黑龙江省诗词协会、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地方文学研究会理事,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会、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出版代表作《穿越心灵的步履》,曾任哈尔滨市解放70周年纪念文集《传承与传奇》副主编。曾任哈尔滨市委史志和齐齐哈尔市建党百年征稿评委。有诗作选入《燕京中国精英诗人榜》《中华诗人年鉴》《当代中国诗人精品大观》《黑龙江当代诗词•男子百家》。作品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民兵》《中华诗词》《新时代党建》《诗词月刊》等,征文曾获得相关奖项,获“雅韵精华•诗会百家”诗词一等奖,《联斋》优秀诗联家等。

西江月·老鱼和小鱼的对话
对话深藏哲理,传经解密箴言。饵香不可嘴贪婪。陷阱能识避险。
典故发光宝镜,今朝乘坐珠船。长风破浪叩心弦。逝水浮云怎叹。
无论是在浩瀚的海洋,还是在奔腾的江河,也无论是在荡漾的湖泊,还是在涟漪的池塘,大凡都有鱼类生长。
一群群的鱼在水下四处游动,它们是在成群结队地游玩、观看水底变幻的精彩世界?还是在忙着什么?人以食为天,何况鱼乎!觅食,这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唯一手段。
涉世不深的小鱼忘我地游来游去,连汤带水地吃着送到嘴里的微小食物,见到老鱼游来,便很有礼貌地上前打招呼:“老鱼,您好啊!”
“好!好!你这是往哪去?”老鱼说。“这不,刚刚美餐一顿。”小鱼打着饱嗝,又忙问:“您吃过了?”“还没有呢!”老鱼说。
“不合胃口?”小鱼说。“不是,饵很香,但吃了就没命了。”老鱼答后,看了看小鱼又说:“你知道我为什么长寿吗?!”小鱼摇晃着尾巴示意不知道。
于是,老鱼讲起了那次历险的经过:“有一次,我看到眼前的食物,可刚到嘴边就知道坏了,原来是下的香饵,幸亏钓鱼人起竿早,我玩命地往下挣脱,如今嘴唇落下了这道疤痕。”
“好险哪!”小鱼附和着说。
“是啊,捡了一条命,打那以后,我见到要吃的食物,就先在食物周围转上几圈,看有没有与食物相连的蛛丝马迹,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再香也不能吃。”老鱼又接着说:“这叫吃一堑长一智吗,这就是我的长寿秘诀。”
小鱼忙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得到老鱼真传的小鱼,围着老鱼蹿上钻下地撒起欢来,以示谢意。
“老鱼,您见多识广,再给我讲讲呗!”小鱼带着央求的口吻说。
老鱼心想,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但一转念,既然人家小鱼愿意听,那我就满足它的要求。于是,答道:“好吧。”
“咱们鱼族,来到这世上,原本就是为人类服务的,有人因为我们的美貌而钟情,有人把我们视为神灵而崇拜,有人把我们制成药品驱疾病,而大多数人却都把我们作为餐桌上的菜肴一饱口福……哈哈,看我,竟然摆起了咱们鱼族的功劳了。”老鱼说这些,就是想要告诉小鱼一句话:“小鱼,这就是咱鱼族的生命价值啊!”小鱼有些懵懂地说:“是的,生命价值!”

老鱼咕噜咕噜喝了几口水,抬高了嗓门说:“在东方,有一个古老文明的大国,有许多与我们鱼族有关的故事。”小鱼一个劲儿地摆动腹鳍,乐得直拍手:“好啊,好啊!老鱼快给我讲一讲!”
“那我就先从汉朝的羊续说起,他这个人非常喜欢吃鲜鱼,他到河南南阳当了太守,到任不久,有一位属下为了讨好他,便给他送来一条当地特产的白河鲤鱼。”“有这样的美味,可以喝上几盅了!”小鱼忙不迭地插嘴说。
“人家羊续可不是见了东西就收,见了好吃的就吃的那种人。你猜怎么着?”老鱼问小鱼。小鱼眨了眨眼,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羊续再三推让不收这鱼,可那位属下却执意要他收下。羊续待那位属下走后,就把鱼挂在了屋外的柱子上,上好的白河鲤鱼经风吹日晒,竟然成为鱼干。后来,那位属下又送来一条更大的白河鲤鱼,羊续便把他带到屋外柱子前,指着柱子上挂着的鱼干说,你上次送来的鱼在这,请你一起拿回去吧。那位属下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便悄悄地把鱼干取了下来连同新鲜的大鱼拿了回去。”老鱼说到这里,看了看小鱼,又说“羊续在柱子上挂起了白河鲤鱼,免去了白河鲤鱼的油烹之苦,假如羊续收下了鱼,又吃了鱼,那我们的白河鲤鱼就充当了贿品角色,白河鲤鱼用自己木乃伊的身躯为鱼族争了光,它的灵魂也会感谢羊续的!”
“这就是被人们传颂久远的羊续悬鱼的典故。”老鱼对正听得出神的小鱼接着说:“剩喜门前无贺客,绝胜厨内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下,闲阅床头几卷书。这首诗,是明朝的于谦,赞美羊续而作的。”
“你看人家羊续,送到眼前的佳肴美味就是不贪吃,把鱼挂在柱子上是向路人的一种宣示,当面教育送鱼人既十分巧妙又高明!”老鱼深有感触地说。“是呀,像羊续这样的人,真值得敬佩啊!”小鱼也有了些感慨。
“还有一个与羊续相似的付昭故事。说的是,付昭也很爱吃鱼。他在任安成内史期间,因为当地少鱼,下属便在一个炎热的夏天给他送来了不少的鱼,付昭便把鱼挂在了门边上晒成了鱼干,那些路人一看便知付昭的心思。”老鱼说到这儿又补充说:“付昭的这个故事,也看出羊续悬鱼的效应。” “是呀,为官的清廉之德值得称颂啊!”小鱼好像长了很多见识,也有了自己的见地。
“是啊,羊续和付昭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老鱼问小鱼。“要说这道理吗……”小鱼一时回答不上来,“这世上,人有所好,并不奇怪,但奇怪的是不分良莠、不把握分寸的所好。你看羊续和付昭,有人投其所好,他们就是不好!一条鱼能够成全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老鱼这么一说,小鱼真的听懂了:“就是,就是啊!”
“小鱼,你还想听吗?”老鱼问小鱼。“听,还要听!”小鱼答道。“那好,今天我就饿着肚子再继续给你讲。”老鱼感到小鱼能把自己的话听进去,就没白说,也很兴奋。
老鱼张开嘴巴,吐吐吐,一连吐了几个气泡后说:“在三国时期,吴人孟仁曾任监池司马,负责渔政,自己会结网捕鱼。 有一次,他把捕的鱼做成咸鱼,千里迢迢寄给母亲,以表孝敬之心……”“这个孟仁真是个孝子啊,他母亲也一定会很开心的!”小鱼忙说。“小鱼,你不要抢话,我还没说完呢。”老鱼打断小鱼的话接着说:“孟仁的母亲收到咸鱼后,把咸鱼原封退回,并且附了一封信,信中责怪儿子作为渔政官员,近水楼台先得月,假公济私,这样的鱼,为娘的不能要。”“真的没想到。”小鱼涨红着脸,有些不好意思。
“像孟仁老母退鱼教子的故事,还有晋人陶侃老母退鱼教子的故事。”老鱼说。“晋人陶侃年轻时做管理鱼塘的官吏,有一次,托人给母亲送了一坛腌鱼,他母亲不但没有收下,还在退回鱼时责怪儿子贪占公家便宜,如不及时改正,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老鱼说到这儿便停了下来,看着小鱼。“这样的母亲就是了不起!”小鱼说。
老鱼看小鱼一点倦意没有,便说:“这么个偌大的国家,厚重的历史文化,鱼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哪。”小鱼不作声地用期待的眼神瞅着老鱼。“好,好,我最后再讲一个。你知不知道历史上有个叫公仪休的?”“不知道。”老鱼与小鱼一问一答。“那我告诉你,这个公仪休是春秋时鲁国的国相,非常喜欢吃鱼,各地有许多人给他送鱼,但都被他一一拒绝。”“公仪休当了那么大的官,收人家送的鱼算不了什么吧?”小鱼带着试探的口吻说。
老鱼说:“公仪休的弟子也不明其故,便问他你不是很喜欢吃鱼吗,那人家给你送来鱼为什么不要啊,不新鲜啊?他说这鱼是新鲜的,但是我不能要,要了以后就贪污了、犯法了,我就不能当这个国相了,不能当国相也就自己没有钱买鱼吃了,别人也不会给我再送鱼了,所以我不收鱼,就一直当这个国相,我的工资买鱼吃绰绰有余,正因为喜欢吃鱼,我才不收别人的鱼,这样可以一辈子吃鱼。”

老鱼把公仪休拒鱼常食鱼的故事讲完,话锋一转说:“你说说,那些被打的‘老虎’‘苍蝇’, 就没有公仪休拒鱼常食鱼的远见和修养,私欲膨胀,到头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成了害群之马,真是可恨!” “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口腹之欲与清廉美德对从政者来说,也往往不能兼得。这一点,春秋时的公仪休说得最为明白。”老鱼又说。“这个公仪休,真是不简单!”小鱼发自内心的赞叹。
“就拿曾一度盛行的公款吃喝风来说,山珍海味,大摆筵席,我们鱼族可遭了殃。”老鱼气愤地说。“这人也真敢吃呀!”小鱼说。“可不,什么野生鱼、养殖鱼,来者不拒,吃坏了风气,吃坏了胃……就拿养鱼池来说,那时是一池浑水,垂钓者有头有脸、人来人往,池前若市,大都是拿着条子来,签个字就走,钓不着鱼,就大动干戈下网捞,弄得池里的鱼族心惊胆战。”老鱼说到这一转话锋:“如今,树正气、刹歪风、天蓝蓝、水清清,我们鱼族也欢了心!”
“小鱼,小鱼,今天故事就讲到这儿吧!”老鱼对听入了迷的小鱼说。老鱼说:“小鱼啊,这世上有些图谋不轨的人专把鬼主意打在咱们鱼族身上,拿咱们作钓饵再钓‘鱼’,以后可千万要警惕着点!”“谁图谋不轨,我就用鱼鳍扎他!”小鱼愤愤地说。
“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生活,珍惜自己,珍惜好的环境,珍惜一切美好的事物,洁身自好,远离污泥浊水,学一学鱼干的策略,退鱼的情操,拒鱼才永远有鱼的哲理啊!”老鱼无比感慨并忠告地说。
“再见了,小鱼!”老鱼说完,一挺身,游向了远方。
小鱼好像真的长大了,懂得了这一切,紧追在大鱼后面:“大鱼,快等等我,带上我一起走!”

巴彦诗词楹联协会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