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望古城墙 悠悠故乡情
(节选)
文 || 王晓彬
古城也慢慢地在苏醒。我有了能力独自去古城里领略她的风光,那段从幼时就种下的种子。或许是孩子的缘故,也许是第一次,我去摸了古城墙,城砖有的掉了小块,有的表面很粗糙,就像奶奶的手一样,布满了褶子。我用手拍打了城墙,真结实。抬头又看着她,从心里问你怎么这么高,这么结实。我努力的在呼吸来自古代的气息,我摸到了城门,城门经过了风风雨雨早就失去了本来的色彩,但是依然在和城门相守。我那个时候是很感慨的,这是古代的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贝,真的是历史的东西。我内心很欢腾。直到今天当我走入城门上城墙还是有一份激动。这份激动来自家乡有一张世界名片。古城的大街小街虽然轻车熟路,但是找起景点,我还是费了一大番心思。平遥古城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大跳。都知道的日升昌,却不想平遥票号不止一家。拿着这张通票,我敲开了魅力平遥的大门。先从这些景点的院落来看,十分典型的北方院落,北方四合院建筑,当我一边看一边转的有点迷路的时候,我在心里暗暗叹服:没有想到自己生活了快二十年的平遥古城里居然有这么好的院落建筑,同时也在感叹真是平遥是卧虎藏龙啊。一直在说别人家的景点好,这次我可以说一句,这些是我家乡的。山西出晋商,平遥在清代居然可以称作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而且业务市场远开海外。对于我是很惊讶,在今天金融中心都是上海深圳这样发达的沿海城市。没有想到平遥可以有这么大 的影响力,对于现代的我是无法想象的。在众多的景点中,我每去一个景点,平遥人的自豪感就增加一分。平遥不只古城还有票号有武术有镖局有报纸陈列馆。全国最全的报纸收藏在平遥。县衙是全国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四个县衙之一。市楼现在都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文庙作为儒家统治的缩影,现在也在焕发独特的中国特色。对于城隍庙,我的印象是最深刻的。上了大学去外地看到城隍庙,才知道平遥的城隍庙可可以这么规模大,即使宗教建筑也可以这么美丽。一天的游玩,我丝毫感觉不到累,同行的伙伴早已累到休息,而我还像一个新奇的孩子,在满大街满大院不停地转着。是家乡,怎么看都不为过。
(本文获得平遥成功申遗20周年一等奖)

一朵文学奇葩的美丽绽放
——读王晓彬老师作品有感
文 || 梁继国
今日有缘拜读王晓彬老师的文学作品,被一种莫名的难以表达的文学色调深深的感染。深厚的文学水平功底掲示的人生哲理,似淡淡的丹青墨画婉约隐现,丹青墨画的色彩,渗透着汾西故乡的乡土文化,活灵活现的人物故事情节在他的笔下留下了浓重的历史痕迹。
其一,他以深厚的文学水平功底,自然朴实,娓娓动听,婉约叙说。品读其作品时,好似一幅淡淡的丹青墨画,无斑斓夺目的华丽词藻,无激越动荡的宏人场景,在自然朴实的月光下,向读者婉约平缓叙述。其中最为突出的祖父辈勤劳、善良、朴实的品质,似当代著名画家罗立中的《父亲》形象,淡雅、严谨、朴实而不俗,细腻、丰满、润泽而夺目。水英子的遭遇人生,三泉的苦难生活,刀哥的酒疯,勇哥的青春……,凛然面对生活,淡然笑对生死,把故乡汾西河畔乡土文化描写的淋漓尽致。他的婉约叙说是那路作家学派?至今无法比拟,无法定义。在他朴实的笔调下,展开的是人性讨论的哲理,展开的是人类生存的规则,展开的是对人类文化深深的思考。
其二,他以河西乡土人物生活环境为原型,充满了对人民大众的温情,在文学界留下了浓厚历史缩影。品读其作品时,我好似看到了故乡的一切,他所描写的人物多么像我的父亲,他所描写的成长环境多么像我的经历,入笔来源于现实,倍感亲切!善良、朴实、耿直的性格造就了一个伟大的群体,贫穷、落后、艰难的生存条件,延续了生生不息的汾西民族。人逝去的葬礼,八十万的天价彩礼,酒后的失真……,不仅仅是他经历的过去,而是深入现实生活、精心思考、细心雕琢、总结人生规则用婉约的笔调诉著于未来。
其三,他给后人留下了文学作品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文学作品,无论什么体裁,小说也好,散文也罢,真正做到有价值的是“真”,是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德、道、义”。我曾经与他交谈过: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失去“真”--无味,失去“德、道、义”--无意,特别是批判文学,我们不应是指责前人的过失,而是警戒后人以此为戒不犯类似的错误。王晓彬老师年轻有为,他的作品做到了以上这几点。他深入实际生活,抓住生活中的一个个细节,以“小”见“大”,导出了文学作品特殊的历史文化。祖父的平凡而伟大;水英子殉水舍生取义留给了这片土地;光棍三泉的灿烂人生价值;青年人青春岁月。每篇作品中都包含了深刻的哲理,让人深受感动,为之点赞!
祝愿王晓彬老师“婉约派”作家与山西“山药蛋”派作家齐名,像著名莫言作家一样,开创未来,走向世界!




作者简介:梁继国,平遥县杜家庄人,高级教师,晋中市作协会员,平介红色文化研究学者,汾州文化协作交流会副会长,晋绥平介红色文化发展研究会秘书长,山西省晋绥边区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员,杜家庄红色小延安纪念馆馆长,为东游驾红色展览馆及孝义大孝堡红色展览馆提供大量的革命历史史料。著有平介抗战红色文化史料系列丛书《红色“小延安”杜家庄----永放光芒》《血铸铁北·平介抗战史料汇编》,多篇红色文化作品被多家刊物文学社刊登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