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巴渝,谈重庆的来历
原创首发
文/申力(重庆)签约诗人
主播 花之语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所在,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重庆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
来重庆观光,不仅能看到流光溢彩的美丽景色,更应了解重庆深邃丰富的历史文化。
巴渝文化起源于五千多年前的巫文化,由于少有文字记载,只是民间不断口口相传,文字记载的有《华阳国志》、《后汉书》、《世本》、《山海经》、《左传》、《路史》等书籍。
重庆为什么又称巴渝,把巴渝二字分开来看,巴指巴人、巴国、巴山、巴将、盐巴等等,渝指渝水、渝州、江州等等。
湖北长阳香炉遗址发现了夏商时期的文化遗存,“巴人源于鄂西”,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又切和彪恒的性枚. 乱,守城将军巴蔓子向楚国求助,楚国出兵平定了巴国内乱,要求巴蔓子割让三城,巴蔓子为了保存土地,为了不割城,自刎将头给楚国,才保存了巴国的完整,为纪念巴蔓子的忠义行为,将他的故乡命名为“忠州”,这个忠州即使改朝换代,也没变。
嘉陵江古称“渝水”,重庆简称“渝”,渠江到嘉陵江,再到长江,到了朝天门两江交汇,《山海经》里记载,伏羲出生在渝水,他的母亲华胥好奇踩了雷神的脚印,怀了伏羲,《路史》这样写道:“华胥之渊,盖因华胥居之而名,乃今阆中渝水也。”阆中。
巴国的陪都。重庆是古代名称,有多种传说,在“二庆之间”即顺庆四川南充与绍庆重庆彭水之0人化公善战,一路开礓辟土,与险恶环境作顽强斗争,落脚重庆,《华阳国志》记载,战国时期,巴人迁至江州,定都为巴国,“东至鱼复(奉节),西至棘道(宜宾),北接汉中,南至黔涪(彭水酉阳)”。《后汉书》记载“巴为廪君之后”,廪君是巴人首领,巴人到了胡北长阳县清江武落钟离山,有五个氏族首领争夺酋长,巴氏族的首领夺了头名,被众人推举为酋长,尊称“廪君”,巴从一个氏族的名称变成了一个地名--巴国,重庆人也称巴人。
“巴有将,蜀有相”,重庆人耿直,重义气,《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国内间,其二,即为宋光宗赵谆正月封恭王,二月登帝位,谓“双重喜庆”故命名渝州为重庆。
由于历史原因,由巴国的命名到江州、巴郡、永宁都、巴都郡、垫江、楚州、巴城县、巴县、巴州、渝州、南平郡、恭州直到正式称为重庆。
春秋战国时,重庆曾为巴国国都,元末时期,明玉珍在重庆建立大夏国都,在重庆称帝,民国政府迁都重庆,重庆又称陪都。
“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一百年解放碑”。三千年前秦灭巴蜀,秦始皇为巩固秦朝防御体系,派丞相张仪到重庆筑江州城、“仪城江州”始于现在的江北嘴。三国时期,蜀国重臣李严在江州城的基础上修了16公里的城墙,东西各一城门,还准备在峨岭劈开山岭让两江相通,切断敌军攻击,因工程量太大,诸葛亮下令停工。
南宋重庆知府彭大雅在重庆筑城,城池由西向北拓展到今天的较场口,临江门一带是当时重庆抗击蒙古的政治中心,为“钓鱼城之战”蒙古大汗蒙哥的死亡提供了坚实基础,延续了宋朝国祚。
明初戴鼎在宋代旧城的基础上大规模修筑石城,应“九宫八卦”风水之象,形成九开八闭十七道城门,重庆府基本形成,现在渝中区还保留有朝天门,通远门、东水门、千厮门等古城门。
民国时期重庆正式建市,新中国成立后重庆成为第四个直辖市。
作者简介
申力《明心文学》签约诗人!笔名:申维希。重庆人,喜好涂鸦,曾在重庆文艺、星星诗刊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数百篇,在各种文学平台上发表作品数百篇。

主播简介
花之语《明心文学》常驻主播!2022年度被评为优秀主播!酷爱诵读,作品发表在多家网络平台。徜徉在诵读的海洋中充实而快乐,希望在诵读中,传达生命的情感,温暖人间。
————————————————
投稿须知
1,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作品。谢绝敏感话题以及违反投稿条例,禁止一稿多投,文责自负,本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
2,关于稿费,读者赞赏金额少于20元不予结算,合集没有稿费,文章发布七天后结算。第八天起,后续赞赏不再计算发放。没有赞赏金,不足20元的没有稿费。赞赏超过20元60%为作者稿费,带有诵读的作品,赞赏超过20元作者40% 主播20%为稿费。40%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稿费以微信红包形式发放,请加总编微信,方便发放稿费。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3,投稿视为同意此规则,诚邀广大文学爱好者投稿。
投稿题材以现代诗,诗歌,短诗,微诗,散文,随笔,五言,七律,词……
4,来自网络的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总编删除!
投稿请加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