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汉川县乡贤顾膺历
文‖吴雷
乡贤,顾名思义,乡里的社会贤达。一般主要指品德、才学为乡人所推崇敬重的人,既有食朝廷俸禄的好官,也有德高望重的贤者,还有贡献卓著的能人。他们作为乡贤,受到后人的敬仰和崇拜,表明了国家和社会对其人生价值的肯定。
“乡贤”一词始于东汉,是国家对有作为的官员,或有崇高威望、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社会贤达,去世后予以表彰的荣誉称号。是对享有这一称号者人生价值的肯定。迄于明清,各州县均建有乡贤祠,以供奉历代乡贤人物。因之,形成一套完整的官方纪念、祭奠仪式。
在战争时期,一般指大酋长,乡贤需要厮杀在第一线,为人民争取生的机会。
“乡贤”在传统时代,也被认同为乡里公共事务有所贡献的人。他们也是古代中国乡村社会建设、乡里公共事务的主导力量。
乡贤祠是古代官府批准建立,将去世后授予乡贤称号的社会贤达,请祀于祠堂内春秋致祭。始于东汉孔融为北海相以甄士然祀于社,后逐渐推广到全国各地。
湖广汉阳府汉川县明清时期,在县城也专门建有乡贤祠。祭祀者有元黄元吉、明耆民、授本县知县卜仲铭、肃宁掌教何英、吏部员外、江西右参议陈杰、广州府通判龙章、赠文林郎龙大川、吏部员外张绪庆、府长史龙襄诰、赠中宪大夫龙裳、授中宪大夫龙纳箴、赠通议大夫王一善、吏部尚书周嘉谟、兵部右侍郎王道直、翰林院检讨胡灏、国朝庠生顾膺历、分巡副使道龙纳铭、封奉政大夫龙德、进士、仪真县知县汪时泰、州学正汪定昌。岳州府教授汪特昌、举人周学颜等乡贤。
名列其中的乡贤顾膺历,字开明,明末庠生,系汉川县长城乡顾家岭人。
据考清代《康熙汉阳府志.卷之九人物志》中记载;顾膺历,字□□,县庠增生,侍御史顾如华之父也。
顺治十七年九月 ,奉督学道王批:据汉阳府申准/汉川县申准/县学关据/通庠呈公/举汉川县已故增广生员/今赠文林郎/山东道监察御史顾膺历/崇祀乡贤缘由。奉批:据详诰赠故宦顾膺历,才名早腾黉序,业擅雕龙。品行久重乡评,望高司马。学宗源本,胸藏二酉之书。藻艳文园,墨洒三江之雨。敦仁履顺,心同君实无欺。秉正怀方,鍳是人伦有道。孝双亲而征祥,庐墓泣尽皋鱼。感同气而义著,分田芳追薛氏。门下皆河汾之彦,化溥青莪。庭前有芝玉之馨,风贻式谷。虽遇穷三刖而荆璞自存,故泽衍一经而纶音竟被。济人赡族,尚传文 正麦舟。抱璞全醇,难忘庚桑墟里。宜恩荣下周乎泉壤,永昭潜德光。应推毂愿切于蒸尝,无愧褒贤之选。允孚月旦,合晋宫墙。仰府行县,择吉迎 主人乡贤祠崇祀。缴。
又考清代《同治汉川县志.卷十六》中文字:顾膺历,字开明。邑诸生侍御如华之父,种学积文,于经史皆有论著,最嗜蒙庄之学。生平内行修饬,事两尊人及其伯兄,备极孝敬,尝手一编亲没庐墓,终丧设义田以敦族。死丧必收,饥荒必恤,又推恩以及里党。时论多之。以子如华贵,赠如其官。顺治十七年祀乡贤。
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用一生的时间都去做好事。顾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敬老人、行孝道,侍奉双亲兄长终老。他重仁义,体恤乡里,乐善好施。他为人师表,以文章教义传播善知识,他崇德向善,导人向上。他严正家风,培养其子顾如华成为一代廉吏名垂青史。
祀为乡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汉川历史上从元代自有记录以来,数百年历史上也仅仅只有二十多位名人能尊称为乡贤,其中大多为官员,而布衣之身的更少。旧时交通、信息都不发达,能受到十里八乡老百姓们公认的仁义大德,更是少之又少。朝廷恩准乡贤也是要层层举荐选拔,经历无数层次审核,够得上乡贤资格方能获准。顾膺历先生能获得如此崇高的声誉,可见其一生都在真真正正的泽被桑梓,得以祭祀于乡贤祠内,数百年受到历代人的敬仰。他是顾家岭人的骄傲,更是我们顶礼膜拜的道德典范,永远值得当代人与后来者尊敬和学习!
【责任编辑 胡采云】



作者简介:
吴雷,男,七零后;始终以一颗求知的心致力于荆楚文化的探索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