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集电视连续剧剧本《仁梯汪广仁》连载第12集】


自控教育的“星火杯”
编剧:鲁 岱 汪琪铃
【主题曲】(歌词)
赤水河 (踏莎行)
汪水天池,溢流飞展,长龙绕岭穿山县。惊仙瀑布虺休游,奇闻美酒馋河满。
广出英雄,新星又现。仁声义举铃琪闪。巅峰导引育梁才,江山赤水恒流远。

【体育赛事回忆】
1979年5月4日,中国第30个青年节。汪广仁就读于赤水县第九中学高一(1)班。
学校体育运动场。
上午。乒乓球决赛。
汪广仁参加乒乓球决赛。拉弧圈球。无敌。夺冠。(静画面)
下午。篮球决赛。汪广仁是高一(1)班主力中锋队员。
比赛场。篮球场。汪广仁投3分篮,几乎百投百中。(静画面)
上半场。高一(1)班胜出15分。
下半场。汪广仁一路3分篮远投命中率高达八九成。(静画面)
已是下半场最后2分钟了。高一(1)班已经胜出26分。于是,班主任老师让汪广仁下场休息。
这一次篮球比赛的结果,自然是汪广仁所在的高一(1)班大比分胜出。
【回归新华桥夜光球场】
汪广仁想到这里,欣然一笑。
“绝杀!”忽然间,全场一个响亮的声音将汪广仁从回忆中惊醒。
他身边的高文慧,看球看入了迷。高文慧忘情的将汪广仁一个拥抱,喜的说:“广仁,你看神不神?本来,贵州茅台队输了两分球的,可没想到,就在终点哨声响过之前不到半秒钟,一个远距离投篮出手,居然命中了一个3分球!结果,反超遵义联队1分!贵州茅台队夺得了冠军,夺得了习水红卫杯!”
“呵。”汪广仁还是刚刚从记忆中清醒过来,因而,他仅仅是哼出来了一个字。随后,他也伴随着妻子说了一句似乎是文不靠武的话:“三分球就是这么神奇!”
【旅婚拍照】
(静画面展示以下内容)
结束了习水县城的旅行婚事。汪广仁携着妻子高文慧一路的旅玩。
汪广仁与高文慧到达遵义城。拍照。
汪广仁携着妻子逛桂林山水。拍照。
汪广仁与高文慧游玩重庆市。拍照。
汪广仁与高文慧旅婚上海。拍照。
汪广仁与高文慧旅婚北京。拍照。
结束了一个月的甜蜜生活。期间,也拍摄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为美好人生留下来了一个个闪耀的瞬间。
【三(3)班教室】
1986年9月1日,高文慧作为一名代课教师,被安排在了长沙小学与汪广仁一起任教。任教三(3)数学兼班主任来了。
长沙小学。三年级(3)班。上午第一节课。
高文慧站在讲台上讲话:“同学们。新学年开学了。我叫高文慧,任教我们班的数学课,兼班主任。以后,我们将和睦相处,共同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
学生们鼓掌:“欢迎高老师!”
高文慧:“现在开始上课。请同学们将数学书拿出来。”
学生拿出数学课本。高文慧讲课。(静画面)
【办黑板报】
又一天。学校宿舍。汪广仁的寝室。
汪广仁将饭弄熟了,就候着妻子回家吃饭。
汪广仁将饭菜端到了小桌子上。
在屋内闲着走了几个来回。汪广仁说无心话:“怎么还不回来吃饭?菜都快凉了。”汪广仁闲的无奈,去房内拿了一本书,翻了翻,看了一下子,又放下了。回到餐厅。坐了一会儿。
汪广仁突然起身,出门,径直去教室。走到三(3)班教室门口,一看,原来,高文慧还在教室里办黑板报,且又是写字又是画画的,忙得不亦乐乎。
汪广仁站在教室门外,没有吭声,只是静静的看着。此时,他看了看教室两个侧面的墙壁上,还是空荡荡的白色粉面,情不自禁的一句:“看来下午甚至是晚上,文慧她要加班了!”
高文慧还在专心致志的办她的黑板报。
“嗨!”汪广仁又轻声说话:“这也应该。这会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啊!”
“噫!广仁。”也许是汪广仁发出来的声音大了一点儿,这时的高文慧忽然转头,望着丈夫说:“你怎么在这儿?是来喊我吃饭的吧,这马上就写完了。”“饭菜已经端在桌子上了,快要凉了。”“呵,为难你了。”高文慧随口说着,可她又突然的转口:“唉,广仁,我下午的任务还挺重的,两个侧面的墙上还要办些字呀画呀报呀什么的,明天一早就要检查了,你帮我出出主意,看怎样办才好?”
“嗯。”汪广仁依然是自语型的一句:“按学校要求,每个班级,都要办黑板报、墙报。”“是呀,广仁,我忙的不亦乐乎。”“其实,这是我在公社教办里确定的任务。”汪广仁又说:“当然啰。这也是区、县教育部门的文件要求。““这些我都知道。只要你帮下子我,就能完成。”“好!我帮你。现在吃饭去,下午我帮你办。”“嗯,就这么定了。”高文慧一个微笑,让她那高兴的劲儿挂在脸上,简直可以伸手摘下来:“走!黑板报办完了啰。吃了饭再来办墙报。哈哈。”
吃过饭,在汪广仁的帮助下,下午就很快的完成了两边墙壁上的墙报举办业务。(静画面)
【夜间谈真】
晚上。在学校宿舍里。
汪广仁与高文慧没有外出什么的消闲,他们两个人坐在床上谈真开了。
高文慧:“广仁,我个人认为,这班主任工作也太令老师们肩上的担子有些杂、有些重了!”
汪广仁:“这话有道理。”
高文慧:“那你说说,这班主任为何就成了班里工作的包机了?”
汪广仁:“你这话趣!我们不应该包机,我们也不应该当这个机长!”
高文慧:“哟!你当真了?”
汪广仁:“是呀,你说的很有份量啊!”
高文慧:“嗨!我是胡乱说的,你看,我还是刚刚当老师不久呢。”
汪广仁:“你很不错呀,当了两个多月的老师就能敢于这么想,这是乘风破浪啊!”
高文慧:“哪儿有你说的那么好,我是瞎编的。”
汪广仁:“你知道吗,人家教了几年书甚至是教书几十年,都编不出来这些美好的想法啊!”
高文慧:“那你就说说,这班主任工作,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呢?”
汪广仁:“有,肯定有!”
高文慧:“说说看。”两个人坐在床上,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论着一个崭新的、目下还无人敢闯的几乎是教育禁区!
“时间不早了。”汪广仁一个哈欠,说:“关灯。睡觉。”
【自控教育密谈】
一个晚餐。两个人边吃边谈。
汪广仁:“文慧,你的工作也真的够累了。”
高文慧:“以前当学生还不知道,原来,老师是那么的辛苦。”
汪广仁:“应该来说,历代的老师,所有的老师,都是像你一样的辛苦。”
高文慧:“广仁,都说你是教育家,你就不能想个法子改进一下吗?”
汪广仁没有回答,只是将筷子伸到盘子里挟了一筷青辣椒,放到嘴里,津津有味的咀嚼起来。说:“辣的颇有味道。”
高文慧也挟了一筷子莱,但她挟的是红萝卜。也津津有味的吃起来。也说:“胡萝卜,好养份,吃了进去浑身是力。”
汪广仁:“做教师的,需要的不是浑身力,而应该是浑身智!”
高文慧:“对!教育一定需要智慧。”
汪广仁:“这个智慧就是自控教育!”
高文慧:“自控教育?”
汪广仁:“文慧,我设想,自控教育是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组织功能,自觉地开发智慧潜力,普遍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科学的创造性教育模式。”
高文慧:“新鲜!”
汪广仁:“在自控教育中,每个学生都是受控者、施控者和自控者的统一体,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欲望。”
“啊?”高文慧的神经骤然绷紧,并停止了咀嚼,惊疑的说:“原来,你对自控教育已经很熟悉了!”
汪广仁:“是的。对于自控教育我研究多年了。自控教育就是要调动和焕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有意识地自我控制,充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知识技能因素。”
高文慧:“我能听懂。”
“聪明!”汪广仁严肃了起来,也停止了吃饭,用一种肯定的语言说:“自控教育又可以称为自控素质教育,即根据学生的自知自控的天性和成长的规律,在不同年龄段,采取可操作性的循序渐进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心智成长。”
“不简单!”高文慧感觉到丈夫的自控教育研究已炉火纯青了。于是,一本正经的敲击问题的一个岔结:“照你的说法,自控素质教育与他控应试教育正好相对,上级会支持我们吗?”
汪广仁:“不要管那个别的坐机关下命令的官老爷!现在我们先悄悄实验,成功了才对外公开。”
“嗯。”高文慧似乎还吊着半颗心,但是,为了事业,她还是心平气和的说话:“你是专家,我听你的。”
这个夜里,中国教育事业中的这一对伟大伴侣,又进行了一番更为详实的研究与规划。(静画面)
【星火杯】
长沙小学。汪广仁的寝室。
高文慧精心剪纸。
高文慧用彩纸剪摘出一些极好看的小杯子。
看看这些小纸杯,彩色,分别有大小3个型号或等级,高度分别为10厘米、8厘米和6厘米,还嵌上去了一些能够反射光芒的小闪光星型纸片。
这时刻,汪广仁恰好进屋里来了。他一见小纸杯便说:“文慧,这小杯子很漂亮呀。”
高文慧:“是的吗?”
汪广仁随手拿起来了一个。顿时惊讶:“噫!当小纸杯移动时,还能发光呢!”
高文慧:“给。我这儿有一盏电灯,你拿去照一照。”
真的。汪广仁接过手电筒一照,小纸杯一闪一闪的还有光泽呢!美丽极了。
汪广仁:“喂,你这些杯子叫什么名字呀?”
高文慧:“还没取名字喽。你给它们取一个吧。”
汪广仁:“让我取名字?”
高文慧:“嗯。你得要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哟。”
汪广仁皱了皱眉头,慢吞吞的说:“让学生自控学习而首先看到一种星火般的希望,然后会自然的获得一片学习的燎原之势!嗯,就叫做星火杯吧。”
高文慧:“星火杯?嘿!好听。星火杯就星火杯!哟,我做出了许多星火杯啰,星火杯啰!”
【星火杯计划】
汪广仁确定他的自控教育实验为“星火杯计划”,亦可称作“班主任工作改革实验。”
长沙小学三年级一共有5个班。
汪广仁的自控教育实验从三年级开始。
又是一日。有一个老师路过汪广仁的寝室门口,也许是有意的。他对着汪广仁的寝室门喊话:“玩什么自控教育?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或者学生干部,他们能够自己控制自己吗?他们能够治理得了班上的事情吗?简直是笑话!”
正好,汪广仁夫妇都在屋子里,这话,他俩听得清清楚楚。
高文慧:“纪老师怎么是这么的一个人,说那种不好听的风凉话?”
汪广仁:“别理他。他是最反对我们的星火杯计划的。”
高文慧:“也怪的真,我们搞教育实验,管他屁事!”
汪广仁:“我们按既定方针办。”
又有一日。三(2)陈姓班主任,在操场的一角,找到汪广仁,说:“汪老师,实在对不起,你的星火杯计划,请不要去我们班搞事!”
广仁:“不实验可以。但是,说话请文明一点。我们不是搞事,我们是开展教育改革试验活动。”
陈班主任:“呵呵,还红火起来了!让一个小学生自己管自己,不是搞事,那就是找事了!哈哈,真好笑!”说完,这个陈姓班主任扬长而去了。旁边还有两个老师也跟着起哄:“对呀,不是搞事就是找事!”说着,这两个老师也离开了现场。
在三年级5个班之中,只有一、三、四、五,这4个班参与汪广仁所施行的“班主任工作改革实验”活动。
又一个夜里。长沙小学。汪广仁的寝室。晚餐后,两个人坐在桌子旁边,桌子上的碗筷还没有收洗。
高文慧对汪广仁说:“我们也不能责怪那些老师。因为,有谁看见了一个什么新妙的结果呢?”
汪广仁:“关于这个实验,我们学校,甚至是我们区、我们县,也许全国都没有人试验过。因此,老师们的担心与议论都很正常。”
高文慧:“这个事嘛,学校里头已有几位老师甚至是个别领导持了不同意见,我们是否放弃算了?”
汪广仁没吭声。
高文慧继续说:“我想呀,班主任工作就按照常规的思路和程序去进行好了,免得惹事生非。”
“嗨!甭管他们。”汪广仁泰然自若的劝慰妻子:“人啦,每做一件事情,都很难得到所有人支持的,甚至,有时候还要遭受到多数人的反对。这种人情逆态现象,也自然,我也是见多不怪了。嘴,长在别人的头上;手,长在别人的身上,怎么说怎么为,那都是别人的权利,我们甭去过问!”
高文慧低着头,也没有了声音。
汪广仁又说:“三(2)班夹在中间,不与我们合作,就随他们吧。只要我们看准了的事,就大胆的去做!”
高文慧:“这,这能行吗?”
“怎么不能行?走着瞧吧。”汪广仁又解释说:“人是灵活的,只要调教的方法对路子,是会很快适应的,这就是生物7大特征之一的应激性!人是高等灵长类生物,人不但能够适应环境,还能影响环境,待我们的实验成功了之后,那些持不同见解的老师们是会转向的,至少不会明露儿的反对了。”
高文慧:“但愿如此吧。我洗碗去。”
【学校年级组会议】
一个上午。长沙小学。三年级5个班的老师,全员入会。会议由学校教导主任戴厚科主持。
戴厚科:“老师们,今天召开一个特别的小型会议。主要内容是汇报星火杯计划的实施情况。”
汪广仁:“星火杯计划才刚开始,照理还谈不上汇报。但是有一条是成功的,是可以汇报的,这就是关于班干部的人选问题。”
戴厚科:“我插一句。这个问题至关重要,或者说是一个核心问题。”
汪广仁:“选择班干部的第一步是察颜观色,早物色好苗子。如何选择苗子呢?这需要确定班干部的三条标准。第一是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号召能力、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当好班干部的首要条件。第二条标准是优良品德,即为人诚实,关心集体,愿意为同学服务。”
高文慧情不自禁的接过汪广仁的话:“这第三条嘛,就是表率作用。我们选用的班干部要能够自觉遵守纪律,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乐于奉献,时时处处以身作则。”
“说得好!”汪广仁继续说:“班主任要善于做伯乐,平时要认真观察学生能力的高低。须知,品德的优劣,态度的真伪,都要求班主任慧眼识才。在充分掌握学情的基础上,反复权衡,再通过民主和任命等方式确定班干部。”
三(5)班班主任也发言:“汪老师说的极好。我们选择班干部,就是要真正的把那些德才兼备、在同学中具有一定威信的学生选出来,让他们担当起管理班级的重任。”
戴厚科:“我们教导处做了一个记录片,现在放给大家看一看。希望从中受到启发。”
【会议中播放记录片】
一个午饭后时间。
三(5)班有两个学生打架。(静画面)
老师还未上班。这时候,这个班的班长出面调解,制止了那个强悍的男生。(静画面)
第二天,上午上课前。
强悍男生的父亲赶到教室里来,胡乱的喊:“昨天,你们班里两个学生打我儿子一个,看你们怎么说?”
家长又找到班长:“班长,我问你。你为什么帮人家打我的儿子?”“没有呀。”班长哆嗦着说话:“我只是帮着将他们分开了。”
班主任来了。家长又把矛头对准班主任:“我看你这个班主任不必当了,管不了学生算啥老师!”“你说什么呀,我了解过,根本没有打你家的孩子,反而是你的孩子打人家。你颠倒了事实。”“你……”
戴厚科迅速的赶到教室里来,将那个家长带到了教师办公室。经过一番细致的工作,才让那个家长消气了。(静画面)
第二天,那个学生班长找到班主任:“老师,我不想班长了。”“为什么呢?”“我……”
【回归会议现场】
戴厚科:“从这个记录片中,我们应该得到启发。”
汪广仁:“是的。学生班长毕竟是学生,年龄还小,经验也相对不足,应该教给他们一些工作方法。”
戴厚科:“对!学生遭受了家长的恐吓,不愿意当班长了,这可以理解。因此,我认为这个班长还是很棒的!”
三(5)班班主任:“其实,我们班的这个班长,上进心还是很强的,也愿意为同学们服务,人也诚实,也正直,只是年龄太小,个头也不高,因此有些害怕心理。”
高文慧:“吴老师说的很正确。这个班长是一块好料子,应该精心培养!”
三(5)班班主任:“我今天回班里就组织召开班会,帮助班长树立班长的威信,让他更好的工作。”
戴厚科:“对!对于班长,该肯定的肯定,该批评教育的还是要开展批评教育的。比如,遇上了一点儿小问题,就打退堂鼓,这显得缺少勇气,缺少耐力,应该帮助班长纠正一些缺点。”
汪广仁:“家长也应该与老师一样,不可纵容学生的缺点。建议吴老师进行一次家访。”
吴老师:“我已有打算。”
戴厚科:“好。今天的会议到此为止。散会。”
【一堂公开课】
又是一日。下午第三节课。长沙小学三(3)班。班会课,也一堂课是公开课。部分学校领导、老师和各班的班长参加听课。主持人:三(3)班班长汪麒麟、班主任高文慧。
上课开始,汪麒麟讲话:“欢迎老师!欢迎兄弟班级的班长!欢迎你们来我班指导工作!鼓掌。”即然,全班学生一齐鼓掌起来。“现在。”汪麒麟又喊话:“请高强同学领头唱歌。这首歌叫做《小当家》,是我们班主任高文慧老师,自己作词作曲和教会学生演唱的。”说完,汪麒麟坐下了。
高强立即站了起来,大声的领唱开头:“自控教育洒洒洒。唱!”顿时,全班学生引吭高歌:
自控教育洒洒洒
学生们一道儿娃哈哈
娃哈哈自个儿取自个儿拿
一枝花两枝花
板报墙报办的像喇叭
你动手我动手
浇水扫地擦擦擦
长大长大
守纪律都听话
自己控制自己啦啦啦
啦啦啦我们都是小老师
我们都是小当家
小当家
歌毕。高文慧讲话了:“同学们,我们今天做一项班务活动,叫的《争夺星火杯》。活动分为6个组,即班上原来的每一个组为一个活动组。活动组长也由原组长担任。6个组长都听从班长汪麒麟的指挥。每一个组的同学都听从组长的指挥。现在,我介绍今天活动的内容和规则。”
高文慧说完,便拿出来事先准备好了的一大叠纸袋子。小袋子的个数等同于全班学生人数,共48个。每个小袋子内装着一张较大的彩纸,还有糊精、小光亮纸片等物。
同学们弄清楚了之后,高文慧又说:“活动内容就是布置一个专栏,即布置教室门对面的墙壁上的墙报。这个专栏的名称已经张贴好了,叫做‘星火杯展赛’。”
众位学生观望栏标。
“活动的规则有两条。”高文慧继续讲:“一是每个人将自己摘好的星火杯贴在你所在的小组专栏内。二是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现在分发物品,各组的组长上来领取。发下去之后就开始制作。”
组长上台领取。发放。完成。学生开始制作。
20分钟还没有过去,大多数的学生完成了星火杯的制作,并且陆续下位去墙上张贴。
在张贴过程中,有两个学生争吵起来了。组长批评其中的一个学生说:“王一鸣,谁让你插队了?退开!”“我没有插队。”“还要贫嘴,我看见你插队了。”“没有。”这时,班长汪麒麟也上来了。他轻轻的问:“王一鸣,你为什么要插队?我们早就有规定,排队张贴。”“我没有插队呀!不信你就问问洪光明。”“我是比他先动身的。”洪光明说:“可是,我在路上停顿了一会儿,他就先一步走过来了。”“是的吧。”王一鸣迅速伸冤:“我没有插队洪光明的。”“有道理,先一步为君!”班长汪麒麟斩钉截铁的一句:“在路上停顿了不算数,王一鸣没有插队。”说完,就将小手一扬,洪亮一言:“王一鸣,该你张贴的了,上!”
“噼啪,噼啪。”听课的人中,有一个学生班长突然间响起了一个巴掌。随即,坐在一块儿的十几个学生班长也都一齐的鼓起了掌来。同时,还有几个听课老师也爆出来了掌声。
“继续完成报栏的张贴任务。”站在讲台上的高文慧说话了:“刚才的4位同学都没有错。你们都好样的。送他们掌声。”
全班的学生一同鼓掌。掌声雷动。
掌毕,高文慧又说:“汪麒麟,你的星火杯完成了吗?”“老师。”汪麒麟即然的站起来回答:“我怕同学们下位乱了套。所以,我的星火杯就让张稳帮忙给带上去贴着了。看,第二组报栏上的第三个就是我的。”
“好!做得对。”高文慧用肯定的口吻表扬同学:“汪麒麟同学好样的!全班同学都好样的!”
“老师,你说的不对!”谁知道,一个冷不防,坐位上有一个女学生顶嘴了:“我看到了刘七英自己没有完成,她的星火杯是张高丽帮她做的。”“呵,这都很好。相互帮忙也没有错。”高文慧又问:“张高丽,你自己的星火杯贴上去了吗?在哪里?”即然,小女孩张高丽下位了,还几脚儿的跑到报栏前面,用手将自己做的星火杯轻轻的一拨动,说:“高老师,这一个就是我做的。”“好,回到座位上去。”
“呵!大家快看。”张高丽还没有离开报栏,不知乍回事,听课的所有学生班长一呼啦的都站了起来,惊喊的一团。

【押尾曲】(歌词)《汪广仁》
一支笔呀出于赤水长沙,一砚墨水掀起波涌天涯。文曲星,济世新篇垒牍,自控悬疑太多的创新如神话。赤水河上的仁梯立地挺拔,风采岁月一德耀彩霞。汪广仁,中国教育一奇葩一灯塔。
一杆笔墨澎湃天下,智圣人灵丰富了诸子百家。汪子德育,拓新文明时代,教育家思想家已蓬勃无瑕。赤水河上的仁梯执仁挺拔,风采世界一德安中华。汪广仁,人文中国一奇葩一灯塔。

附:剧本《仁梯汪广仁》简介(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MxMzEzNA==&mid=2455947314&idx=1&sn=29fccbdff9ec960ecd8681e1c2768df6&chksm=887f7d73bf08f4658f4a4b539b51bb466436073ec56702065ba0960c93c7bd86764d2b9ead88&token=360123171&lang=zh_CN#rd)
【第一作者简介】

鲁岱,原名鲁仲强,男,1955年8月21日出生,湖北省大冶市人,退休教师。曾经做过4年医生,任教过初级中学13年、高级中学10年。有生物和实验两门学科小文凭。自学过高等院校的数学、物理、语文、化学、医学等课程,还喜欢哲学、天文、历史、写作等学科知识。为人笃实,诚信善良,好学向上。虽然知识浅薄,底蕴俗软,但敢于学界争峰!在文章发表方面,理科论文居多。现时文科作品主要是新、旧体诗歌,散文,剧本,长篇小说等。已经出版一首2万余行当代神话诗歌《太阳韵》;一部38集当代神幻剧本《太阳韵》已送审国家广电局;一部约78万字的乡村振兴小说《黎明诗韵》已完稿;一部约23万字的半传体小说《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广仁》及由此改编的38集电视连续剧剧本《仁梯汪广仁》已与汪琪铃合作封笔;一部120余万字的三卷本历史小说《战争下的和平》已完成2卷,可分卷出版;春晚押尾曲《难说再见》,2023年群星春晚已录用。现任《至德文化》执行主编,《采风中国》于2022年6月号公益宣传了本人。本人学味浓,付出多,收获少,但甭管绿肥红瘦,进取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笑容迎陌客,哀笔画强人。看淡人情事,文圆史上珍。通联→邮编:435125;地址:湖北省大冶市茗山乡大鲁村;手机:13477739786。



【林静转自《汪广仁教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