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见面会,其实参加人员很少,只有书法家宁青、画家杨士民、青年书法家李旭和清风四人。
见面地点于竹竿巷李旭的文房四宝店。虽初次见面,却也似久违的老朋友,话逢知己千句少。宁青拿出刚刚创作的新作品,给众友惊艳,更是给清风惊喜!
宁青不仅是字写的好,对书法更是博古通今,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宁青认为,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想要在书法上取得成就,无不是经过刻苦练习,沉浸数年的积淀,外加一点点的天分合集而成。唐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曾于所著的《书谱》一书中写道:"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这说的是书法的最高境界,意思是一个人要对书法获得深刻的领悟和真正的把握,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当真正能够融汇贯通的时候,才能够变化自如,熟练老道,达到书人合一、炉火纯青的完美境界。
宁青把书法当成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书法包含着古人传承至今的文化精髓,隶书、楷书、瘦金体、草书、篆书...不同的字体都有不一样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代的人们为之向往、为之付出毕生的努力。
今日得见宁青作品,楷书更是别具一格,自成一体,让人看后有一种心潮澎湃的激动。那意境让你浮想联翩,排山倒海的横、气壮山河的竖、石破天惊的点、行云流水的撇…特别是那一捺,如猛虎出山的前爪,锋利如剑,锋芒尽露。
杨士民、李旭深知宁青的书法造诣,认为宁青博取颜(真卿)、钱(南园)、黄(庭坚)、何(绍基)诸家之长而自成一体,超凡脱俗。其大楷雄乐奇遒劲、苍严古朴,小楷瑰丽俊秀、动静自如,凝重中显得宽博大气,流畅中兼具沉凝稳健,力透纸背,受到名家和收藏界的关注。
见面会惊喜不断,高潮迭现。宁青捎来杨士民画鱼作品全市评选获奖证书,李旭拿出手机摄影,三人又一次留下精彩瞬间。
话语朗朗,小店墨香,仿佛让任城文化流出竹竿巷,搭上旁边老运河的游船,载向各地,送往京杭。
(清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