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0日 ,今天是个好日子,为纪念七八年镇巴籍战友参军四十五周年,回顾镇巴籍战友退役40周年历程,这个日子是值得他们纪念和永远回忆的。在深镇巴籍战友们和家属:曾超炎、陈阳、彭世娥、胡凤英、崔吉文、杨惠梅、刘朝明、尤小芬、龙宝胜、李广香、刘世义、马忠友、张积洪、赵国帮、鲜仕华、杨学珍、张世明、向裕莲等欢聚一堂,在维时科技大厦八楼深圳红色驿站举办本次座谈会,座谈会由张世明老战友主持。

在座谈会上,彭世娥感慨的表示,人生有几个40年,他们从农村和泥巴打交道的娃娃到部队这所大学校里转变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为国防建设奉献青春,一日从军终生跟党走。我们镇巴男儿是从革命根据地川陕苏区,走出大山的,从农村到部队,从部队到参加特区建设,这是一个华丽的转身,所有战友都是深圳这座大都市的建设者拓荒牛,回忆起刚来深圳时的情景,既心酸又骄傲,心酸的是脚踏泥泞,蚊叮虫咬住席棚,艰苦程度,难以想象,他们从未放弃,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克服困难为特区建设奉献着青春。

在座谈会现场,作为军嫂代表尤小芬深情的说,“遥想 40 年前,当她们还沉浸在军嫂身份的自豪时,他们却随着国家一声号令,脱下军装,奔赴千里之外的深圳--当时还是一座边境小渔村,投身火热的建设浪潮中。这个突然地转变,令军嫂们猝不及防,从此与陌生的城市结缘。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每天的相处,油盐酱醋,心烦意乱,吵闹难免,再也没有了当军嫂时那种每年只能见一面的思念之情,再也体会不到军嫂令人的宁静生活与内心的喜悦,内心不免生出失落和埋怨之情”。

鲜仕华战友、陈阳战友和崔吉文老战友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纷纷表示:我们骄傲的是深圳的座座高楼,有战友们的身影和汗水,座座桥梁,有你我的足迹,我们的付出,今天终于有回报,党和政府正在落实关于让人民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现在我们都年过半百,都已退休,生活富足,乘车免费,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应该感谢党和政府对这一代人的关怀。现在大家都 60 多岁了,要好好珍惜保重身体,争取在下一个 40年,我们再相聚一个也不能少”。


军嫂们对这一代特区拓荒牛的支持,关心厚爱,付出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暮然回首, 40 年后的今天,深圳已成为国内一线城市,成为国际大都市,GDP 总量排名全国第三。回想当年的深圳,农田、鱼塘、荒岗现已被林立的高楼、纵横的马路、优美的公园所取代,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这一切就有作为早期拓荒者的功劳。作为退役工程兵,付出的青春和汗水不会被历史忘记,也不应该被忘记。作为军嫂,我们为你们的成就而感到骄傲,为你们的坚守而感到欣慰!这正如《十五的月亮》歌词所言:“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同样,深圳的昌盛,有你们的贡献,也有我们的贡献。如今,我们都已在不同岗位上光荣退休,有的都已经当上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正是享受天伦之乐,尽情享受人生的第二春,享受美好的幸福生活。

据了解,他们虽然已经退休,退伍不退色,退休感恩党。很多老战友在退休后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疫情期间大部分战友踊跃参加了社区的义工志愿者红星队,为防疫工作作出了贡献,发挥余热,为这座美丽的大都市而助力,青春虽不在,夕阳分外红。欢乐属于谁,风雨60载,发挥余热,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从青春到夕阳,一路走来一路忙,远去了风华正茂,迎来了两鬓风霜。让他们在变老的路上,共同拥抱快乐和健康。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拓荒战友们各自畅谈回忆军营生活,退役后的奋斗历程,展望未来的美好生活,座谈会在欢快和谐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编辑:赖燕华
